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地方文學館─紀州庵,等待再出發!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潘云薇

  紀州庵,日治時期曾記錄日本人宴飲娛樂的風華,光復後成了省府員工棲息之地。文學小說家住過、無情火燒過,從繁華年代走到斷瓦破礫的殘骸,未來它將如何走下去…。

  隱身於臺北市同安街底與水源快速道路的交叉口,座落在老松樹群下的破舊日式木造老屋──紀州庵,在臺北市中正區河堤里居民與城鄉研究學者的努力爭取以及重建規劃下,2003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通過古蹟與歷史審查委員會,定為第109處市定古蹟,為臺北文學森林預定地,並預計興建臺北文學博物館。希望由紀州庵開始,實踐對於環境的文化夢想,讓文學藝術走入生活。但7、8年來,紀州庵依舊在鐵皮屋下靜靜沉睡著,遲遲等不到重見光明的一天。

回溯歷史過往

日治時期的紀州庵風貌。(翻攝自紀州庵舊館牆面)  紀州庵原自日治時期,由日籍平松家族在新店溪畔所開設之料理亭。因河岸景致優美又可遊船賞景,深受店家青睞,同時期還有新茶屋、有川屋、清涼亭等餐館、茶館及酒樓,在水岸邊形成觥籌交錯的熱鬧景象。

  當時的紀州庵又分兩處,本店位於西門町一帶,支店則設在同安街底,由本館、離館、別館等大小不一的建築體組成。而今日金門街、廈門街、同安街一帶舊稱川端町,南臨新店溪風光明媚,夏日入夜後螢火蟲集聚,吸引許多文人雅士前來飲詠詩唱。結合水岸自然、美食、文學,成為享負盛名的休閒勝地,也反映人們生活與河岸是如何緊密。

  隨著日治時期結束,臺灣省政府收歸紀州庵作為員工宿舍,小說家王文興一家當時便住在本館靠東側的一樓,日後也蘊釀出小說《家變》的場景。但1996年一場無名火,將紀州庵本館付之祝融,徒留繁榮時期與眷村生活的過往記憶。

  「春始時那稀落的嫩芽葉梢像鮮綠幼蠶豆的豆瓣,到春末時樹身滿滿搭著綠葉…,由於長久沒人料理,屋簷下和門楣間牽結許多蜘蛛網路。」王文興筆下的《家變》彷彿道盡紀州庵的興衰史。

文學發展重鎮的悲與喜

  以紀州庵一帶為中心,包括同安街、廈門街、牯嶺街及師大學區形成的文學場域,是1950及1960年代文人作家余光中、夏濟安、吳魯芹等人的聚散地。造就大量的文藝創作作品與組織社團出版社在此誕生,如爾雅、遠流;也有文學社團「藍星詩社」、「文學雜誌社」等,可謂是臺灣文學搖籃發源地帶。

  於是政府規劃決定以紀州庵為臺北文學中心向外連結發展,但種種複雜因素,目前仍有住戶尚未遷離,古蹟修繕被迫停擺。直至日前文化局出面聲明,紀州庵屬第三種住宅區用地,文化局正研擬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作為藝術文化設施公共用地,並提起興闢公共設施訴訟,強制要求住戶搬遷,早日執行古蹟修復事宜。

  在舊館紀州庵還未修繕完成前,政府先於一旁開設新館,定名為紀州庵文學新館,並不定期舉辦文學展覽供民眾參觀。2010年2月開館時曾以「穿越林間聽海音──林海音文學展」揭開序幕,透過作品展出與人文對談系列,讓民眾進一步了解當代文學的寫作魅力。不過,目前新館也處於休館狀態,預計2011年1月中旬推出全新主題的文學展。

改寫老房子命運

  從歷史記憶挖掘到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紀州庵一帶孕育出多少文學作家,編織出多少優異的文學作品,數也數不清。臺灣的文學館遍布各地,高雄有鍾理和紀念館,臺南的楊逵紀念館,彰化的賴和文學館,在這書卷味濃厚的臺北南城難道不該有座完整的紀州庵?

  包覆在鐵皮屋下長滿青苔的紀州庵,隨著歲月消逝、風華退去,早已成為文化耆老凋零的老舊屋舍。可想而知未來重建的道路還很長,當務之急,應建構完整的修復計畫,加快古蹟重整的腳步,讓南城腳下有處可以沉澱心靈的角落。

  現在,南城水岸工作仍在進行,未來將植入更多文學藝術的種子。等待古蹟完成修復之時,之前散播的文學種子也能長成豐碩甜美的果實,並重拾往日與河畔親密的關係。

紀州庵新館落成於2010年2月。紀州庵外觀。紀州庵舊館仍被鐵皮屋覆蓋保護。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