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活化文創意園區─花蓮創意文化園區 藝文芬芳取代酒香

文:陳宛伊

  有90多年歷史的花蓮舊酒廠,雖因遷廠荒廢了20年,但那窖藏著花蓮人的記憶,隨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的「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計畫,修建了殘破的建物而重新啟封,更賦與新的生命與活力,瀰漫的藝文芬芳,已取代了酒香。

花蓮人感動的禮物

游文富裝置藝術展,吸引觀賞人潮。(橘園策展公司提供)  「現在的黃雞廣場,當年是籃球場,酒廠隊與木瓜林區隊打得難分難解。」在體育及媒體界20多年的林將,回家鄉花蓮經營泥巴咖啡店,連日來,參與園區舉辦的「尋找最美風景路」活動,與花蓮25家小店在紅露館參展,「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很棒!很讓人感動!」

  花蓮酒廠成立於1913年,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及大地震的破壞,經過重建後,再因環保及面積受限等因素,約20年前遷移到美崙工業區。舊址因而荒廢,原有木構建築蛀蝕嚴重,有的幾乎可以斷垣殘壁、荒煙蔓草來形容。如此悠久歷史且位在市區精華區的廠址,卻未能善加利用,未免失之可惜。

  文建會配合政府推動「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在全台成立5處創意文化園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其中,占地約3公頃的花蓮舊酒廠改造的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繼台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中建築.設計與展演中心後,第3個開放的園區。

  花蓮坐擁好山好水,並具有多元的在地人文及原住民特色,是國內、外旅遊觀光的重鎮。因此,文建會花費相當大的心力延攬專家學者,利用舊酒廠進行調查,幾乎將既有38棟建物都指定為歷史建築保存外,並分4期整建,期待將園區建構成為花東地區國際觀光旅遊起點,並帶動在地產業發展。

園區設置 離不開酒

酒瓶指標,頗有創意。(陳宛伊攝)  花蓮酒廠的紅露、紹興、糖蜜到小米酒,古樸帶有殘破的工廠、倉庫、宿舍、廊道、行政大樓到籃球場,甚至高聳煙囟、澡堂,都是市民共同的回憶,也是創意文化園區的主體。

  各展館更以紅露、糖蜜等產品命名,還有酒瓶指標,甚至連溝蓋都是採酒標圖案製成,在園區內,「都離不開酒」;在紅露酒標上,還印有「反共抗俄」字眼,令人莞爾。

辦公廳變身為酒廠生活文化館

  在園區今年6月2日開放的同時,園區內歷史建物的整修、復建,也持續在推動中。在4期工程中,目前已完成及開放第一期工程,由原辦公廳整建為酒廠生活文化館、餐廳變成小米酒劇場、原料半成品倉庫成了紅露館、原料倉庫變身糖蜜館、籃球場則是黃雞廣場。

  第2期工程則包括宿舍區6棟日式宿舍整建,原本蛀蝕嚴重且幾乎傾圯的木造建築,在原有結構、風貌下,經建築師更換不堪使用的木構件,並使用現代的防蛀蝕技術,明年中旬即可完成,將規劃做為藝術家駐村使用。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是由橘園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公司試營運半年,公司副理劉玉燕說,酒廠生活文化館裝飾了台灣早期掛著菸酒公賣局標誌的老雜貨店、老酒廠的酒甕外,還有酒廠老照片展覽和文建會五大創意文化園區的介紹看板,讓遊客體驗舊酒廠豐富的歷史文化。

園區內的水溝溝蓋使用紅露酒酒標圖樣,還有「增產報國,反共抗俄」字樣。(陳宛伊攝)  「紅露館」及「糖蜜館」則是較為大型的藝術展演空間,並以當代藝術為主,小米酒劇場與黃雞廣場則供播映電影使用,另附設兩個有社區藝廊,邀請藝文團體、畫會及學生前來展示創作,讓花蓮地區的藝術工作者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並將藝術、創意融入生活空間,提供民眾遊憩、觀賞。

  劉玉燕說,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形塑造小而美的風格,橘園從6月營運以來,平均每月至少開辦四個展覽,包括石雕、裝置藝術、照片、馬賽克、創作舞蹈、研習營等;每週六還規劃「周末夜未央」活動,安排音樂表演、電影欣賞等,至少吸引遊客4000人次,大部分則來自外來遊客,讓遊客深深感受到花蓮地區蓬勃的藝文創作動力。

  其中,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並與世界展望會結合,在黃雞廣場放映由馬躍.比吼導演的「黑暗部落」,記述及傳達富里鄉六十石山原住民部落面對觀光產業衝擊,村民奮發向上、互助合作的精神。當時廣場擠滿了民眾,深受感動,也對原住民文化及刻苦精神,有進一步認識。

  「讓藝術教育更能貼近民眾,獲得的回響格外地大」,公司企畫蔡凱琳說,在小石頭創作營中,有親子、大學生約20人參加,大家一起到海邊撿拾石頭回來彩繪,作品都在園區內展示,玩得十分盡興。

  「花蓮這個小城市,能有這麼一個地方,真令人感動。」林將說,漂流木、石頭及拼布等花蓮在地特色文化,也能納入花蓮創意文化園區,進而注入新的文化。

新舊並存的創作園地

園區殘破建物經修建後,呈現古樸風貌。(陳宛伊攝)  劉玉燕從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的營運,有著更深的感受,她說,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的地點好、區塊完整,在文建會整建後,新舊並存,如此好的場域,讓花蓮旺盛的藝術創作活力,有一個展演空間,「這對創作者是很棒的。」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開放後,常被詬病的公共基礎工程闕乏問題,也在今年10月間發包,隨著2、3、4期陸續完成後,花蓮舊酒廠的高牆,也將拆除,讓花蓮創意園區能更親近民眾,加上前臨的中華路與中正路圓形道路開闢,即可以嶄新的面貌呈現。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在12月檔期,有流動靈魂、尋找最美風景路攝影短文徵件、作家鍾文音與九把刀對談、郭瑞珍「輕描淡寫」創作展、行動數位展、婆娑舞集新舞作發表,及明年元月的七腳川畫會展。到明年元月底前,仍受理洽談申請展演場地。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園區開放時間為每周二到周日上午11時至晚間8時,週六則因應夜間活動延至9時,每週一休館。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網址(http://hualien.cca.gov.tw)或(http://www.webwave.com.tw/demo/054/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