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台南縣市圖書館 災情不輕

文:陳婷芳 照片提供:陳婷芳

濱海的北門鄉立圖書館災情不輕,天花板也掉落好幾片。濱海的北門鄉立圖書館災情不輕,天花板也掉落好幾片。安南分館受損圖書逾千冊。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除了高雄縣及屏東縣損失慘重之外,台南縣災情也不輕,水淹了大半個台南縣,曾文溪沿岸家園一夕變色,有的地方路毀橋斷,有的鄉鎮農損慘重,甚至公共設施也難已倖免於難。根據統計,光是台南縣31個鄉鎮市,即有多達15個公立圖書館遭水患肆虐,其中多數圖書館都是第一次成為受災戶。

  在這次風災中,受創較為嚴重的圖書館,包括台南市立圖書館安南分館、南區分館,以及北門鄉、鹽水鎮、新市鄉、楠西鄉、佳里鎮、仁德鄉等地圖書館,至於東山鄉、歸仁鄉、官田鄉、善化鎮、新化鎮、西港鄉、將軍鄉、玉井鄉及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則是傳出零星的受災情形,多半以牆壁滲水、圖書受潮居多。

濱海山區鄉鎮圖書館 重創最慘烈

  地處低窪的北門鄉立圖書館原本就是經常逢水必淹,這次下了一連3天不間斷的超大豪雨,圖書館前方的永隆溝排水溝更是完全無處宣洩,瞬間從滿水位溢出路面,並淹進了圖書館裡,即使水勢退去後,仍可見書桌牆角水痕斑斑,一樓的兒童館天花板也因雨勢過大,雨水滲入導致天花板含水量過重,硬生生地掉落了好幾片,兒童館內的繪本故事書也有一部分泡水報銷。

  鹽水橋南岸的鹽水鎮立圖書館由於鄰近鹽水溪,淹水狀況同樣十分慘烈,除了地下室淹水約20公分,頂樓積水沿管線滲入牆壁,造成靠牆書櫃圖書浸水嚴重,受損數量初估多達上千冊圖書,另外木質地板的兒童室以及木質書櫃也因泡水,未來必須陸續報廢更新。

台南市立圖書館安南分館淹水深度超過一公尺。  新市鄉圖書館鄰近台鐵火車路線,眼見火車鐵軌早已淹沒在一片汪洋之間,雖然位處市中心,此時此刻卻完全感受不到地利之便,這一回風災影響所及遍布全鄉,新市鄉立圖書館地下室淹水,木質地板和牆壁均嚴重受潮,館方人員表示,由於新市鄉圖書館往常曾有淹水經驗,即使事先早有預警,得以及時搶救部分圖書,並將災害控管降到最低,但書庫木質書架兩列淹水及雜誌區受潮,仍有多達約1,000冊圖書不堪使用,另外還有民眾歸還泡水書,甚至是被水淹流走的借書,對於民眾擔心的水流書,館方人員也特別表示,只要日後由鄉公所出具水淹村里的證明,即可取消紀錄。

  鹽分地帶文學發源地的佳里鎮立圖書館也在此次風災中首度傳出災情,木製書架和藏書發生泡水損毀,原本估計約有600冊書刊受潮需報廢,不過後來借書民眾陸續將泡水書歸還之後,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中。

  位於曾文山區的楠西鄉立圖書館受災情形更為嚴重,館方人員形容莫拉克大雨滂沱3天3夜,完全令人措手不及,再加上不同於平地圖書館的淹水狀況,傾洩而下的雨水是直接自頂樓樓梯間灌入,由於楠西鄉立圖書館非使用防水建材所致,天花板的石綿片吸水太重後,承受不住重量便成片崩落,木質地板也因吸水變形而呈現膨脹,整座小小的圖書館裡就像是天崩地裂的窘狀,多達600冊受損圖書中則以科學叢書占最多數。

台南市圖書館南區及安南分館 淹如窪地

安南分館木質書架受損嚴重。  8月7日,莫拉克颱風警報發布時,台南市立圖書館安南分館人員立即繃緊神經,一番大陣仗地將所有圖書往高處搬,原來是有了前車之鑑,民國94年海棠颱風襲台時,安南分館受創慘重,因此館方人員絲毫不敢輕忽莫拉克颱風所挾帶強風豪雨的驚人威力,不過即使保住了所有圖書,由於安南分館地勢低,依然難逃淹水之災,淹水深度甚至一度高達肩膀,40座木質書架終究還是全數泡湯,也因此未來首要之務就是添購圖書書架。

  另外台南市立圖書館分館中,還有南區分館同樣受到莫拉克颱風的重創,尤其南區分館鄰近黃金海岸,颱風來襲當天正逢大潮,可說是台南市圖書館中第一個傳出災情的分館,甚至連日豪雨還一度水深及腰,館方人員表示,由於南區分館占地廣達400坪,光是抽出地下室積水,即足足運轉2天1夜的時間,可想見當時風災過後一遍狼籍的慘烈狀,而且因為地下室淹水,所有機電設備全數泡水,也導致目前南區分館僅提供借還書服務,至於期刊閱覽室及自修室將待機電設施恢復後才重新對外開放。

人間友情 攜手重建

台灣文學館送愛心「書」入災區。  這次莫拉克風災過後,各地物資援助源源不絕地湧入災區,也再次顯見台灣社會公益的力量,相對於台南縣及高屏、嘉義縣等地受災重創地區,台南市僅算是輕微災情,許多公家、民間團體集結資源,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也因此國立台灣文學館便特地發起圖書募集活動—愛心「書」入災區,透過文字的力量為災區的民眾加油打氣,不少小朋友踴躍捐出童書繪本,獲得熱烈迴響。

  風雨無情,但人間有情,台灣歷經了史上大浩劫,重建家園之路是一段漫長且艱辛的路程,不過正如同在這次風災中,許多圖書館志工本身也是受災戶,卻能夠盡全力協助重整圖書館,無私的小愛凝結出動人的大愛,這就是台灣繼續走下去的正向力量。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