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國立台中圖書館蘇忠館長當天,雖然蘇館長早上已經連開了兩個會議,甚至還傳出有匿名者黑函攻擊新遷建圖書館的發包案,但他仍然面帶微笑,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我們面前,蘇館長說:「國中圖正走在重大的圖書館歷史點上,我們全體無時無刻皆處在備戰狀態,面對層層關卡就要一一擊破,才能創造歷史。」對於其他外界的紛擾,他認為只要把分內的事情做好,其餘的就交給時間來印證答案了。
率先成立數位體驗區
國中圖新館的遷建計畫雖是朝著國家級數位圖書館為核心功能規劃,但也是直到近10幾年才有電子書出現,因此人類的閱讀紙本圖書習慣,是否能在短短幾年之間改變,仍有待觀察。所以新館未來也不會忽略掉傳統圖書館的功能,將是實體與數位並重的圖書館,紙本圖書仍是重要的館藏資料,而數位資源則是會逐漸增加。
數位資源由於以電子檔案型式存在,因此可以做許多應用,例如除了最簡單的在電腦上觀看外,也可以利用投影方式進行說故事,另外在不同尺寸的顯示設備上播映,搭配觸控螢幕、虛擬感應方式,進行換頁、標註與即時連結,都是跳脫紙本書閱讀的方式,因此新館的數位體驗區,將是各種數位閱讀可能性的實驗與展示場所。
但在新館尚未落成前,國中圖決定先把這樣的概念在舊館落實,在一樓大廳率先成立數位體驗區。蘇忠館長認為,此舉可以讓讀者開始適應新的閱讀模式,也許可以在新館開始營運後,發揮領頭羊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可訓練館員對於數位化服務的熟悉度,未來只要新館蓋好,館員就可以馬上提供最專業的諮詢,讓硬體與服務完美銜接,縮短磨合時間。
但是蘇館長頗無奈地表示:「由於教育部審查委員會認為以後舊館使用率會降低,所以並不需要再另外成立體驗區,而將經費刪除了。」另外,由於國中圖新館雖然比舊館面積大上5倍之多,服務業務亦增加甚多,編制人員原本有97位,但在新館遷建計畫因改隸換至教育部審查時,曾被委員認定僅要64人即可,其實就業務服務面是相當吃緊。因此未來舊館勢必也得增加數位自動化的服務機台,才能兩邊兼顧,服務品質不打折,所以在多方考量下,國中圖還是會如期成立數位體驗區,讓讀者最慢在明年1月就可體驗科技所帶來的閱讀新感受。蘇館長希望未來圖書館不再是沉重的書架叢林,而是許多輕巧的kiosk(互動式多媒體資訊站),讓讀者下載電子書到行動載具上,去除了層層書架,剩餘的就是舒適的休閒與分享的空間。
國中圖目前也已引進各種不同形態的數位資源,透過網路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數位資源包括電子書、電子資料庫、數位學習教材、數位影音資源,同時也將館藏珍貴紙本資料轉製成數位化典藏;內容豐富、應有盡有,民眾現在也可以馬上上網免費借閱或查詢利用。
舊館空間利用
原本國中圖舊館將在新館落成後移交給台中市政府管理,但市府表示還是希望由國中圖自行規劃舊館的用途,所以館長決定將原本分散各地書庫的80萬冊藏書全部集合回來,讓一至五樓成為密集書庫,六、七、八樓則是規劃為讀者自修室,九至十樓則是可以繼續沿用數位體驗區的機具設備,提供視教自動化的服務。
對於未來新館館長的建議,蘇館長認為若是有圖書館專業的人才來擔任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備有擔當又能廣聽建言、勇於創新的心胸,因為有時若具備太多專業知識,反而會發生主觀意識過於強烈的問題,另外,必須成立專業的諮詢委員會來協助,國中圖目前就有數位科技的委員會與圖書館專業的委員會,除了可以提供專業的諮詢意見,同時更能集思廣益創造新局。
整合全台公共圖書館資源
蘇館長也特別強調,未來新館落成後,首要任務就是要把全台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整合,例如像各類資料庫與影音設備等,集中力量把資源建立起來,就可由國中圖來支援各地圖書館,達到資源共享目的,讓鄉鎮公共圖書館的經費可以移在其他相關閱讀推廣或空間改善等重要的地方,也期盼教育部可以多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也許在社教司下最少有一個圖書館科,或教育部可成立圖書館管理處,讓書香傳遞滿寶島。
廣設微型圖書館
最後蘇館長表示,因為前陣子他在高雄捷運站看到設有第一座微型圖書館,借書就像是買販賣機飲料般方便,讓他十分驚喜,國中圖也計劃在不久將來,要在國中圖旁的中興堂前、台中火車站、台中署立醫院等地擺放這樣的微型圖書館,並且提供24小時服務,希望可以讓民眾隨時隨地想借書就可以借得到。蘇館長還有些懊惱地表示:「之前忙著新館遷建的事情,現在新館遷建既已在9月開工動土,接著將致力於這種更方便的閱讀服務設施。尤其是像醫院這樣的地方,無論是病患或家屬都可以藉由閱讀來多少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再則,如果台鐵旅客能在上車前借閱書籍,也許日後會養成車廂內民眾的閱讀氛圍,而不再是喧嘩的吵雜聲音。雖然蘇忠館長只剩下4個月不到的任期,但在他的腦海裡始終塞滿著許多計畫與構想,問他為什麼都要退休了,還搞得一刻不得閒,他又露出那招牌笑容說:「沒辦法,我不習慣跟著跑,我要帶著國中圖同仁一起向前跑,那才是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