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美好的銀髮歲月:生命之泉》《臺灣歌謠追想曲、《人間夜未央》等介紹

文:林美惠(國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美好的銀髮歲月:生命之泉
著 者:貝蒂‧傅瑞丹
譯 者:李錄後、陳秀娟
出版者:新自然主義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老年人」一般印象裡,是退化、多病,或貧困、孤寂、無助,甚至不良於行,但事實如何?

  「為什麼有人在六十歲之後仍能繼續成長,有人卻日漸衰退?」貝蒂‧傅瑞丹,一位女性主義及婦女運動領導者,在她的著作中說:「朋友為我的六十歲生日舉辦驚喜派對,當時,我恨不得殺了他們,他們的舉杯祝福,似乎充滿敵意,好像只要正式宣告我邁入六十大關,就可以把我逐出生命;在專業上,在政治上,在私人生活及性生活方面,我已不在競賽之列,藉此,把我隔離於他們那些五十、四十、三十歲的族群之外,……生日過後有好幾個禮拜,我感到沮喪至極,無法相信自己已經六十歲了。」但,由於參與了研究老人問題,她打破傳統上預期人會越老越退化的觀念,追蹤六十五歲以上充滿活力的人,見識到人的某些新層面,以及人跨越年齡斷層的力量和蘊涵,而且在跨越之後,仍不斷前進,不斷成長。也發現許許多多的男女,會狂亂地拒絕、逃避、否認日漸年長的事實,一想到未來就沮喪不已;然而也有一些人,勇於跨越年齡的分水嶺,找到原被否定的自我。

  十九世紀,德國總理俾斯麥,最早提出六十五歲適合退休的觀念,他在一八八四年建立了社會安全福利養老金制度,可是當時極少有人活到那麼老,平均壽命大約只三十七歲。本世紀,男人的壽命增加三十年,女人將近四十年,幾乎是俾斯麥時代的兩倍,但我們對老年和工作的觀點,卻仍然指向老舊的數字---六十五歲。一些研究老人照護,安養院管理,老人疾病等問題的人,「幾乎是燦爛耀眼的年輕人,且多是男性,老年問題專家談的是『他們』,而不是『我們』,有如一群男人來定義什麼是婦女問題。」不切實際,造成老年給人「生病」、「無助」的刻板形象。

  「突破自己對青春的盲點,對老年的恐懼,才能繼續前進,尋得新方式去愛,去工作,去學習;去選擇給予或接受關懷,去冒險,去探求。」運用成熟的智慧,突破障礙,開發進化上的天賦,繼續參與生命,是著者對自己生命的鼓勵,也是尋得生命之泉的結果,終於「現在,不管在任何場合,我對於自己身為女人感覺越來越好,也對自己日漸老化一事更為自在。」


書 名:臺灣歌謠追想曲
著 者:莊永明
出版者:前衛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歌謠蘊含著民眾史」,歌謠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與每個人的成長不可分離。歌詞表達人們的心聲,而歌謠裡,則有著音樂的歷史,文化的歷史,以及社會演變的歷史。

  「天烏烏」、「月光光」、「白鴒鷥」、「思想起」、「丟丟銅仔」等鄉土兒歌、童謠,樸實、純真、簡潔,充滿著吾土吾民的深厚感情,是口口相唱,代代相傳的作品,是臺灣的民謠。「桃花泣血記」是臺灣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是一九三二年為電影宣傳而作,接著「望春風」、「月夜愁」、「琴韻」、「青春嶺」、「白牡丹」、「心酸酸」等唱片創作歌曲紛紛誕生,鄧雨賢、李臨秋、周天旺、邱再福、蔡德音、廖漢臣等作曲、作詞,流行歌曲盛極一時。只是後來的「皇民化運動」,被迫畫上休止符。此後作品幾乎沒有,「望你早歸」是怨婦期待被日本殖民政府征調海外參戰的臺籍日本兵,早日返鄉;「補破網」象徵戰後的臺灣,斷垣殘壁,千瘡百孔的「破網」,正待去重建、彌補,具有時代意義。

  有人懷疑臺灣歌曲好像是歷史的「缺席者」,認為偏重男女之情,不為國計民生謳歌。其實從「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杯底不可飼金魚」四首流行歌曲,可尋得當時的社會脈動,了解那時的時代背景,它的每個音符,每段旋律,無不是為歷史而歌,為時代而唱。

  臺灣流行歌曲曾經被視為「棄兒歌」,知識分子不哼、不唱,認為低俗。一方面是時代環境使然,另一方面則是方言俗字有別,擅改歌詞,及不解臺語用詞所致。李臨秋先生的「四季紅」裡,有句「春天花吐清香」,今天被唱成「春天花正清香」;「補破網」的「手偎網頭就重」,唱為「手提網,頭就重」,「吐」與「正」,「偎」與「提」,一字之差,動感沒有了,嬌弱無力而沉重的心情不見了。別字或以國語語法來詮釋臺語歌詞,不但失真,破壞歌曲的婉約、美感,當然也影響臺語歌曲的印象。

  「追想」臺語歌謠,「舊情綿綿」,懷古心情油然而生,感謝前人,為臺灣歌曲留


書 名:人間夜未央
著 者:瑪麗‧莫理森(MARY C. MORRISON)
譯 者:晏毓良
出版者:經典傳訊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當臺灣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老年問題不可避免的,也慢慢浮現。建設一個老年福利社會,讓老有所養、所終,應該是文明社會的基本作為。但,精神生活也不能忽視,尤其心靈的建設,如何勇敢面對老化?如何自處?細菌學兼免疫學家莫里斯(MARION MORRIS)在她將近八十歲時說:「人的氣力會隨著時間而衰退,只有心靈能夠繼續成長不凡。」不管是心靈、精神,或自我、內心,可說都是老年生活、成長和努力的重心。

  著者瑪麗,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太太,認為面對老化,是生命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問題,默默承受,別看得太嚴重;了解自己的角色,研究自己的態度;每天觀察,發現自己面對人生的方式;要知道必須在自己的心靈上做些什麼?如此,才能在生命的洪流將她帶往老年時,保持平衡,不被淹沒。她以寫日記的方式,用心地記下每天所發生的事情、想法、夢想,甚至惡夢,或是讀到、聽到,覺得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用心地記下對某些事物的反應,包括當時的直覺,和事後沉思過的結果。

  日記是最能幫助了解自己感受的方法,在她的日記裡,有純真,有對老年的體驗和做法:「我睜開了一隻眼睛,這隻半瞎的眼睛不知為什麼?比另一隻更願意睜,有時我甚至得用手去幫忙推開另一隻眼睛……。」「今年聖誕節讓我最高興的事,莫過於幾個年輕朋友的來訪。」「很意外地,我們會發現自己喜歡的讀物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會開始喜歡上詩……我們有多久沒有認真讀詩了?……當我們回頭去品味這些詩時,會發現它們竟然和我們現有的體驗不謀而合。……比方說,現在誰會去讀英國詩人丁尼生的詩,可是一旦我們翻出他的詩,會發現他曾說過:『雖然我們已失去很多,但仍保有不少;雖然我們現在已不若當年有著力拔山河的精力;但我們卻是,現在的自己。』」學會如何在步入老年時,將自己調適好,如何優雅地繼續前進,如何順應生命的洪流,應是著者面對生命的哲學。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