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林青霞代言 再掀閱讀新浪潮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潘云薇

  為使閱讀擴大成為全民文化,文化部部長龍應台特邀知名影星林青霞擔任「閱讀新浪潮」文化大使,近距離與臺灣民眾分享親近書籍與電影的美好。

 

知名影星林青霞受邀擔任「閱讀新浪潮」首任文化大使。

  文化部今年度重點活動「閱讀新浪潮」,特地邀來知名影星林青霞出任文化大使,期帶動臺灣閱讀風氣。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臺灣是個故事島,文化部希望藉由「閱讀新浪潮」活動激起全民擁抱書本與電影,透過閱讀讓文化一點一滴的滲透、累積。她指出,文化部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彌補縮短城鄉間的文化資源,當她到臺東縣太麻里的嘉蘭村時,知道原住民媽媽和兩個小孩,不曾去過演藝廳看表演,甚至連閱讀的機會都很有限,決定要努力讓資源設法真正深入到泥土裡。龍應台很高興林青霞願意以志工出任活動首位文化大使。


  17歲便開始從影,本身熱愛閱讀,也會提筆寫書的林青霞,同時兼具演員與作家身分,是很理想的活動推手,龍應台相信林青霞的親切感是最好的力量,定能從都市走入偏鄉,號召民眾一起看書、買書、愛書、送書、借書、寫書,並欣賞一部部好電影,讓閱讀成為全臺新浪潮。


  林青霞表示,能把閱讀文化傳遞到臺灣各個角落,實在太有意義了!她鼓勵大家多閱讀,並分享自己喜歡在深夜睡前看書,旅行時也必定帶著兩本書,隨手翻閱,最近她喜歡看《紅樓夢》、背誦唐詩三百首與宋詞,也會看新銳作家韓寒的小說及龍應台的書等等。林青霞說,閱讀可以帶來很多啟發,像是先前為鄧麗君的書寫序時,一度腸枯思竭不知如何結尾,讀完杜甫的詩<夢李白>之後,激發靈感,將自己夢到鄧麗君的心情作為文章結尾,閱讀對創作很有益處。當媒體問到為何答應出任文化大使的邀約時,林青霞表示,自己很喜歡閱讀,也喜歡讀故事給兩個女兒聽,過去也時常耳聞總統夫人周美青下鄉讀故事給小朋友聽,期望自己有機會也能說故事給大家聽。她說,朗讀是用聲音表達感情,用聲音來演戲,能讓自己過足戲癮。

 

林青霞朗誦齊邦媛的作品《巨流河》。

首波活動於臺北登場 林青霞深情朗讀全場風靡

  「閱讀新浪潮」首場活動於1月26日在臺北中油國光會議廳開跑,從0歲抱在媽媽懷裡的嬰兒,到80歲的長者,都前來現場分享林青霞的閱讀經驗與心得。拋開螢幕上的巨星裝扮,林青霞戴著黑框眼鏡,身著深色牛仔褲搭配輕便上衣,手裡抱著書籍,仿若現代書生,也像是鄰家的高中女孩,充滿親和力。一開場,她為大家朗讀了齊邦媛《巨流河》裡〈來自雲端的信〉,講述作者在四川重慶讀高中的畢業前夕,與互有好感的空軍中尉,兩人相約在梅林裡見面時的情景,無奈那次見面竟因戰火成了最後的相會,她表示:「那種心情定是忘不了的。」而讀到《龍應台的香港筆記》當中的〈為四郎哭泣〉時,林青霞回憶,自己第一次閱讀時,還忍不住淚流滿眶,她說:「戰爭中的感情,讀了讓人特別感動!」林青霞表示,很高興人生進入了「寫字看書」的新境界,她以身為閱讀的文化大使為榮,並呼籲民眾:「閱讀是很好的習慣,寫書的作者和書本裡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好朋友,你的世界可以變得更大,讓我們一起來閱讀!」


  龍應台知道林青霞最近迷上唐詩宋詞,要她現場即興背誦一段自己喜愛的古典詩詞,文化大使果然不負眾望,信手拈來一口氣背出唐朝詩人李白經典名作<將進酒>以及李清照的<如夢令>、<聲聲慢>,字字鏗鏘,餘韻迴盪全場,粉絲們當場盛讚林青霞的朗讀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現場互動熱絡,其廣泛閱讀、背誦的好學精神,令人刮目相看,為閱讀活動做了最美的詮釋。

 

民眾展示《新紅樓夢》影片,發表閱讀觀點,與林青霞激盪對話。

文化大使有問必答 與民眾互動熱絡

  當開放現場觀眾提問時,林青霞展現十足自信,面對五花八門的發言有問必答。有粉絲問林青霞平時如何與兩個女兒共讀?有的民眾求問人生座右銘,甚至問她對於婚姻這本人生大書的看法,整整40分鐘的互動,林青霞的回答充滿智慧哲理,也讓觀眾粉絲驚嘆連連。


  林青霞分享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平時會鼓勵自己勇敢去嘗試,讓人生進入不同的新境界。當人生遇到轉折時或是面對婚姻這本書,她用「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12字箴言,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她和兩位女兒最常講的童話故事《三隻小豬》、《流浪人》、《藍蝴蝶》,也有著同樣的勵志寓意。龍應台也回應了類似的心得,通常每2~3年就重讀全本《莊子》及《舊約聖經》,龍應台說,「隨著人生歷練的成長,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穫!」


  與民眾互動接近尾聲時,現場有位住在石牌的居民,直接向龍應台請命,她表示,自己熱愛閱讀,過去每個月的薪水,有十分之一都花在買書,但是最近社區裡唯一的兩家書店都陸續關門,她希望文化部能關心實體書店存在的重要性。龍應台感嘆,全臺368個鄉鎮區,有超過200個地區連一家書店也沒有,文化部很重視獨立書店議題,承諾給年輕人「第一桶金」回鄉開書店,希望透過政府資源補助經營,讓書店成為地方的文化中心。龍應台表示:「如果最近有哪間獨立書店即將開幕,文化部定會邀請文化大使前去朗誦一首詩!」


  為了呼應林青霞早先朗讀的書本篇章,及其分享閱讀感動與啟發,現場最後播放林青霞早年主演的《暗戀桃花源》,電影由同名舞台劇本改編而成,描訴男女主角在抗戰時期於上海外灘相戀,50年後在臺灣相遇的曲折人生際遇,導演藉由靈活的敘事手法,把「暗戀」、「桃花源」兩齣戲碼於舞台碰撞,點出人生如戲的大時代故事。文化部希望運用影像敘事勾起更多閱讀的渴望與回響。

 

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展示林青霞以前的電影劇照。

下鄉到臺東 為偏鄉孩子講故事、捐童書

  翌日27日林青霞與龍應台連袂抵達臺東生活美學館,現場有近百位來自莫拉克風災重建區與偏鄉的孩童一同參與「閱讀新浪潮」活動,林青霞化身說故事姐姐,為小學生導讀黃春明的《小駝背》,並於朗讀活動後放映電影《逆光飛翔》。《小駝背》故事講述一位從小駝背被人欺負的小孩子金豆,在人生絕望之際,因為另個瘦小但充滿正義感的同儕「高看看」的出現,讓小駝背找到自信,重新迎向光明。林青霞表示,故事裡充滿溫馨的友情,很適合小孩子聽,並鼓勵孩子即使有缺陷,仍要自信的站起來,用熱情擁抱生命。


  開放提問時,來自安朔國小六年級的排灣族學生伊將‧塔伊達,主動舉手表達意見。伊將說,「有次聊天時媽媽告訴他,資訊爆炸的時代,電視廣告每天都有一堆新鮮事衝到腦袋裡,什麼都被轟炸了,只有書本可以讓我們真正靜靜的閱讀。」林青霞聽了喜出望外,當場稱讚:「好棒!」並摘下手上的限量版手錶送給伊將當作鼓勵,希望他們一家人繼續維持閱讀的好習慣。伊將也拿出活動前特別去書店買的《窗裡窗外》,請林青霞簽名,林青霞還唸了她最喜歡的一篇<只要老爺你笑一笑>給伊將聽。她也以自己的閱讀經驗,鼓勵家長和孩子可以從每天睡前閱讀10分鐘開始,持之以恆培養閱讀習慣。龍應台也表示,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有好書可以陪伴孩子的心靈成長,她說:「沉靜下來,書本可以給你更多的想像空間。」龍應台呼籲,給孩子買書的錢千萬不要省,一定要讓孩子成為愛讀書的人。

 

林青霞(右)贈書給臺東偏鄉地區的小朋友。(文化部提供)

  為鼓勵偏鄉孩童也能一起閱讀,林青霞親手贈送500本童書給在場介達、嘉蘭、安朔、霧鹿、利稻、土坂、台坂等7所國小的學童,像是《林良爺爺寫童年》、《昆蟲Q&A》及《柿子色的街燈》等,都是榮獲金鼎獎兒少類的得獎作品。現場還有3名還沒上小學,自稱是「青豆芽」的幼稚園小娃娃,一開始就蹲在青霞姐姐腳旁專心聽故事,林青霞臨別之際也贈送每個娃娃一人一本故事書,為臺東的活動留下美好的回憶。


  臺北、臺東場連續兩天的開跑活動,從都會到偏鄉帶動了閱讀文化的滋長,後續文化部還會邀請不同領域的熱心志工擔任文化大使,從年頭到年尾,推動一整年的「閱讀新浪潮」。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