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 公共圖書館推多元文化 = 下一步怎麼走?

文:葉俊甫、趙中麒、柯喬元 照片提供:葉俊甫、趙中麒、柯喬元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王大修。

公共圖書館在推動多元文化上,未來還能怎麼做?傾聽多元文化領域專家與圖書館使用者建議。
 

  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讓不同文化相互接觸,進而引發化學效應,透過彼此刺激、學習、融合甚至衝突,產生新的文化關係;臺灣社會是否在多族群、多文化環境中,真能怯除偏見、忘卻歧視,擁有學習包容不同文化的雅量與認知,並且建立一個多元一體的社會?
 

網路便利獲取新知 卻可能喪失好奇心

透過實際參與,了解越南飲食文化。(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深耕教育領域20 多年、長期關注東南亞議題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王大修表示,「多元文化可能是一種理想沒錯,但多元文化的觀點應被更廣泛討論,因為這是值得追求的理想。」他說,要完全去除刻板印象並不容易,因為刻板印象讓社會大多數人感覺到輕鬆,只要貼上就好,但那並非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整體社會環境如何培養多元文化的認知很重要,如何學習?要在親身體驗中發現疑惑,重新思考如何看待,同一片土地上,是存在不同文化的。」


  王大修以他任教的學系為例,「今年入學新生有90%來自雙北地區,我其實有點疑惑,難道現在的孩子都不願意離開家,去看看臺灣其他不同地方嗎?」網路世界雖解放知識,讓獲得新知變容易,但卻降低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前我們念書時,會好奇探索外縣市同學家鄉是什麼樣子,寒暑假會安排去不同縣市同學家旅行,增加對人、對土地的相互了解,但現在,這樣的情況似乎變少了。」


  面對新住民,情況可能是一致的。王大修強調,「明明身邊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但卻視而不見,不願主動去認識其他文化。」又或者,對來自美國、日本的同學比較可能會引發興趣,但可能聽見同學是來自東南亞時卻毫無反應,甚至不以為然,「這可能是整個臺灣社會還沒有達到大家可以接受:不論你來自何方,我們都能夠相互學習的多元氛圍,其實,臺灣要成為發自內心的多元文化社會,要走的路還很長遠。」
 

公共圖書館可更靈活 參酌NGO 與企業創意

王大修把多年與東南亞交流經驗回歸大學校園,成立「東協人力教育中心」。

  如何落實多元文化理想?透過閱讀,增加彼此理解可能是好方法,分布在臺灣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可扮演何種角色?王大修認為,公共圖書館擁有人力、經費與場館,要促進多元文化融合是件好事,除現在已做的,他建議可多參酌吸納NGO 與企業推動多元文化做法,「讓圖書館更靈活,不只是局限在場館,可以走出去,用更有創意的方式跟民眾接觸。」
 

  過去,王大修曾跟耶穌會前進柬埔寨,就在落後村莊的雜貨店內,發現有人放置一櫃書籍供人閱讀,他覺得很有創意,也深覺「不論是先進或是落後國家,其實都有可學習之處。」除設置多元文化書籍區、開行動書車前進移工宿舍之外,「公共圖書館是否可以結合文創商店、咖啡廳等地,讓這些書更有效率地流通,創造更多讓對閱讀有興趣的新住民,更容易取得書籍的可能?」
 

主動出擊 了解圖書館周邊新住民生活習性

印尼語言文化工作坊,讓大家融入課堂參與。(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王大修也建議,可轉換角度,從顧客端思考。公共圖書館終歸是固定場域,需要個人主動才能使用,不論是新住民或子女,是否有足夠訊息得知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若想讓閱讀資源抵達新住民手上,是否有調查過圖書館周邊像是新住民會館或者其他聚集場所?又是否認識各區域新住民的意見領袖,透過他作為訊息傳遞的重要角色?或是新住民朋友最常聚集的餐廳是哪間、最容易從事的休閒活動地點在哪裡?「可能要了解新住朋友的生活習性,而不是在圖書館內,等著他們上門來使用。」


  王大修強調,許多新住民嫁到臺灣來,尤其偏鄉,她們的工作其實就是養家活口,生活壓力繁重,時間切割細碎。他曾輔導中南部的新住民教育,在雲林崙背辦華語文教學、親子演講,都無法吸引新住民參加,後來才得知,因為每個晚上這些媽媽都在溫室裡種茼蒿,根本沒有時間參加活動;「後來調整策略,他們在哪裡,活動就到哪裡。」公共圖書館若想要深入偏鄉辦理推廣,了解新住民的生活型態與聚集場所,應該是可以做事前規劃與調查。


  「要讓新住民走出來參加活動,也要同時關心到配偶的心情。」王大修從新住民教育經驗分享,偏鄉的新住民,就算被邀請參與活動可能家庭也不允許,「所以要讓新住民跟配偶覺得參加活動是榮耀的。」以往教育訪視行程會被當作是刺探、令受訪者不舒服,他說,「換個角度,以學校要讓全校師生了解越南文化,所以邀請新住民跟配偶擔任顧問,引發他們的興趣,自然就能打破隔閡,但最重要的是,要讓對方感受到尊重。」
 

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扮推手 培養東南亞人才資源

印尼語言文化工作坊,讓參與者了解印尼飲食文化。(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王大修多年來與企業合作,培養越南語教學師資、帶新住民母親與二代返鄉、師資生前進東南亞國家教學等,這兩年他在國北教大成立「東協人力教育中心」,開設東南亞語言課程、開辦「東南亞區域管理碩士」學程、與東協各國教育機構與在地產業合作實習課程,促進臺灣與東南亞的交流。


  王大修把多年與東南亞交流經驗回歸大學校園,用中心串連過往累積資源,除了讓臺灣學生更了解東南亞,為臺灣企業培養東南亞分公司人才,更希望能協助培養新住民子女能成為未來臺灣在面對區域發展時,善用他們雙語言、跨文化,以及原鄉家族的人脈關係,成為戰略布局的重要人力資源。
 

活動舉辦長期持續 發展支持社群擴大參與民眾

公共圖書館可以和其他團體合辦文化識讀活動,建立夥伴關係,強化自身公共性。

  王大修表示,東協中心積累的人脈資源,或者也可創造與公共圖書館攜手合作的契機。以越南中秋節為例,圖書館可以是主辦方,負責提供場地與經費,而東協中心可扮演企劃角色,負責引介專家提供意見,先做事前溝通了解臺灣跟越南中秋節不同之處,讓活動更具有深度廣度;執行活動時,東協中心可藉積累的人脈,邀請留學生、新住民、或是移工們一起投入;圖書館內可辦理工作坊或演講、場外可設攤舉辦美食品嘗、文化表演等,在活動中達成認識彼此文化的目標。


  王大修強調,應避免讓活動變成一次性的熱鬧效應就畫下句點,而是透過舉辦活動,讓關注議題的各方角色資源能夠聚集積累,最好可以「發展成支持社群形式,大家理解相互需求,活化溝通聯繫管道,讓活動能複製拓展,逐漸擴大,進一步吸引圖書館周邊的社團、教職人員、甚至志工們加入,也讓在地的新住民朋友能清楚看到舉辦活動的用心,多元文化自然可以慢慢潛移默化發生。」
 

建立友善環境 讓新住民驕傲自我認同

藉由工作坊,讓參與者了解印尼樂器。(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東協中心專案助理許慈雯說,許多臺灣新住民二代因為先前受到不友善的環境對待,認為表明身分是會減分的,而試圖忘記自己身上的文化印記。許慈雯說,中心舉辦印尼語工作坊時,有位印尼華僑講師分享,「終於覺得自己是印尼華僑這件事很光榮。」原因是她帶孩子回印尼省親回臺後,孩子在課堂上開心說著其他同學聽不懂的語言,她孩子驕傲說,「這是印尼話,我可是印尼、臺灣的混血兒呢。」雖狀似童言童語,但卻一舉擊破講師多年建構的堅固心防。
 

  曾在泰國教華語4 年的許慈雯說,要達到多元文化的理想,要親身投入另一文化,免除成見、發自內心去學習,「我在泰國學泰語,吃當地的生牛肉等,泰國朋友會覺得你很有心想要了解我們,自然也能接納你這個人。」不過回到臺灣推廣東南亞文化,她認為臺灣人還是存在很多的偏見與歧視,「如何尊重跟包容新的文化,要走的路,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提醒勿被偏見影響 珍惜多元文化價值

實際參與印尼樂器演奏。(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而就讀國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學系二年級的林玗慧分享,她是在南勢角長大的小孩,小時候好朋友是個緬甸女孩,但她隱約發現好像兩個人就是不大一樣,「明明都幫商店做一樣的事情,但她分到的糖果,永遠就比我少幾顆,似乎偏見會很自然而然在日常生活中出現。」
 

  對多元文化興趣濃厚的林玗慧,陸續學了越南語跟印尼語,也對華語文教學展現企圖心。她說,「多認識其他的文化,讓我做任何事情時,會更有同理心,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學習不同語言也讓林玗慧開拓視野,了解臺灣其實只是世上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地方亟待開拓;而她在協助新住民尋根的過程中,同時也會深刻反思,應如何詮釋自己的文化,讓她更珍惜多元文化所帶來的眾多價值。
 

  王大修強調,多元文化所談論最重要的就是「人」。只有發自內心把對方當成朋友,能夠深刻體認身邊的每個人,正和你一起共同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只有透過相互了解關懷,真誠尊重彼此,把對方當成朋友親人,多元文化才有可能在臺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關懷 建立多元一體的社會

工作坊經由參與互動,認識越南語言文化。(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臺灣要邁向多元社會,除了尊重差異,如何建立一個「多元一體」的社會,同樣是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關懷。因為不同的差異接觸後,必定會產生衝突,為了解決衝突,就需要不僅是呈現「尊重」,尚能讓「一體」被創造出來的規則。所有的規則,都是某種文化體系內特定價值的具體實現。因此,尊重多元的同時,建立一體,或者,改變一體的本質,以讓多元能被呈現與尊重,卻不會讓這個一體崩解,也是思考的重點。
 

  但是,我們在媒體或各種活動場合,最常聽到與看到的是邁向多元社會的用語,是尊重多元、尊重差異,卻少有聽到如何建立「一體」。另外,談到多元文化,在面對新住民、跨國移工等不同的差異時,方法也不同,這些也必須要被討論。
 

  公共圖書館可以和大學合作,定期舉辦為期數天的多元文化工作坊,鼓勵已邁入需要訓練思辨能力年紀的高中職學生參與工作坊。透過閱讀、討論,讓多元文化主義的種子埋入高中職學生心中,使他們能夠真正理解何謂多元文化。當然,此類活動,也可以針對國、高中教師設計,讓國、高中教師能在真正閱讀並思辨多元文化主義經典作品後,於教學中引領學生反思我們社會當前所說的多元文化是一種什麼樣態的多元文化。
 

不讓尊重文化差異 成為浪漫卻無意義的教條主張

實地走訪了解越南文化。(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提供)

  多元文化主義雖然是一種哲學觀點,卻不是形上學的哲學。它是一種被用來思考文化衝突而具有某種應用性質的哲學觀點。如果曾仔細閱讀一些多元文化主義經典作品,就會發現,這些作品是透過許許多多實際的例子進行哲學式的討論。因此,公共圖書館可以針對臺灣曾經發生過的文化差異衝突案例,舉辦系列講座,請講者針對這些案例,娓娓道出多元文化主義如何在不同立場之間尋求平衡的解決之道,以及這些可能被多元文化主義視為可行的解決之道,是否適合臺灣,而不是只要發生文化衝突,就只能搬出「尊重文化差異」,以致「尊重文化差異」成為浪漫卻毫無意義的教條主張。


  例如,每年到了冬天,就會發生特定國家移工吃狗肉,以致動保人士和關心移工權益團體之間的辯論。吃狗肉這件事情,究竟應該單純視為他們的「飲食文化」而尊重,還是必須放在臺灣已然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動物保護」概念下思考。如果食用狗肉是他們的飲食文化而必須被尊重,經常被當成愛食狗肉的中國籍廣東人與韓國人(他們住在臺灣,不論有沒有臺灣身分證),也同樣吃狗肉,是否也應該視為他們的飲食文化而尊重?如果同樣應該受到尊重,那麼,禁止吃狗肉這條法律的適用界線在哪裡?如果不需要被同樣尊重,尊重文化差異的界線在何處?上述只是一個例子,事實上,任何飲食文化都可能有類似的衝突。就此而言,僅飲食文化一項,就可以進行系列講座,將原本可能只有在大學課堂才可能出現的講座,拉出學術象牙塔,帶入民眾的生活之中,以進行知識傳遞。
 

======================

使用者心聲

----------------------

吳佳翰,馬來西亞

吳佳翰,馬來西亞,人類所碩士生

  吳佳翰在來臺灣以前曾在新加坡讀書,也在圖書館打工過,當提到「多元文化服務」,他認為,臺灣在這方面做的普遍比東南亞國家好得多。曾經到過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的吳佳翰,對於「新住民閱讀角落」這樣的空間印象深刻,也注意到其中多提供有關「親職教育」的書籍,切合新住民需求。然而他也提到,多語言的諮詢服務,以及東南亞母語書籍還可以再增加。


  擁有人類學背景的吳佳翰,以後殖民主義學者Homi Bhabha 提出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Space)做出建議。新住民移居臺灣本身可被理解成是一種異文化的移置,與臺灣內部文化「相遇」後,經過焦慮、妥協、合作或爭論的過程,而漸漸形成族群間的第三空間。圖書館的新住民書籍閱讀角落便是一個例證,從早期被放置在「其他語言」的書櫃,因為借閱率的提升,使得管理層對於是否訂閱更多新住民書籍產生討論,最終閱讀角落的形成便是經過妥協過程後產生的第三空間。
 

  除此之外,吳佳翰也提到他在臺灣接觸到的移工,在勞動工作以外的閒暇時間並不多,聚在一起以母語聊天通常是最大的慰藉。「多元文化服務」或許可以透過娛樂活動的提供,例如母語音樂、電影等,創造一個群聚與紓解壓力的空間。
 

----------------------

徐音(Ingmar),荷蘭

徐音(Ingmar),荷蘭人,在臺灣學中文,前行銷與投資顧問

  徐音來自荷蘭,一個由多元群族組成的社會,人口上有來自土耳其與墨西哥的移民,宗教上則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大信仰。他首先提及荷蘭與臺灣社會的差異,第一是在語言上,英語幾乎是通用語言,所以在荷蘭的公共圖書館中,英語的標示非常清楚,各種族群的人可以快速地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第二是在信仰上,徐音認為,在荷蘭社會中兩大宗教文化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因而常見「祈禱室」這樣方便穆斯林信徒「聚集」的友善公共空間。訪談過程中,他也開啟阿姆斯特丹公共圖書館的頁面,指出館方有不定期關於移民的展覽,例如最近展出的便是關於移民歷史的影像展。


  身為圖書館的使用者,臺灣在圖書館裡設置的英語標示,對徐音來說不夠清楚,在沒有熟悉中文語言同行者的陪伴下,幾乎無法獨立使用圖書館。


  語言標示是最基本的問題,因此徐音認為,公共圖書館需要與地方社區有著更緊密的溝通與合作,才能真正滿足地方組成居民的需求。
 

----------------------

增田高志,日本

增田高志,日本人,歷史所博士生

  增田高志的碩士研究是臺灣文學,現在則從事臺灣史研究。因為對圖書館相當著迷,他在日本已獲取圖書館管理員證,並有相關工作經驗。


  使用經驗豐富的增田高志認為,圖書館本身便應為提供「多元文化」的空間,讓所有讀者與書、資料相遇的媒介,增加接觸不熟悉事物的機會。因此最重要的是能讓讀者「輕鬆找到所需資料」,營造開放與專業的空間,清楚標示各種領域、語言與種類書籍的環境,包含「取得方式」都必須簡單明瞭。秉持這樣的信念,他認為,獨立「多元文化區」可能造成空間上的族群區隔,不僅降低本地人與陌生文化互動的機會,也使新住民、移工等族群自身失去接觸其他文化的機會。


  但增田高志也提及在實務上面臨的困境,若混雜在一起,又會使非中文使用者失去尋找的動力;不過,他也認為,做到多國語言是困難的,因此重要的是先「普遍化」,讓大家都可以輕易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料。


  對外國人而言,除了英語指引不明確,「圖書分類號對照」與「翻譯詞彙對照表」也被放在網頁深處,不夠友善。電腦的中文輸入也多為注音,而非一般外語人士慣用的「拼音」。此外,當詢問管理人員問題時(如調閱事宜),回應的語速經常過快;或者經常得到「英文書不是我管理的」而未進一步給予確切的洽詢管道。


  增田高志最後說道,理想中希望無論是新住民、移工或是一般讀者,都可以便利且獨立地透過圖書館接觸到屬於臺灣社會的多元文化。
 

----------------------

譚華德,泰國

譚華德,泰國人,在臺灣的泰文老師

  譚華德目前一面在臺灣教授泰文,一面進修課程與教學博士學位。在此落地生根5 年的他,本身即是新住民。譚華德提到,「新住民」一詞傳達了臺灣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讓他印象深刻。這兩年譚華德應新北市「東南亞圖書選書小組」之邀,協助購買泰文相關書籍,目前陳列在板橋的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譚華德提到,圖書館在購書上,可以針對不同社區中新住民與移工需求進行系統性調查,讓購入的書籍更有依據、更符合需求。


  因工作之故譚華德得以了解不同類型的東南亞語言書籍,分別收藏於哪些公共圖書館。但是網頁普遍指示不夠清楚,並未將重要分類資訊放在明顯處,對於中文能力尚佳的人而言,在使用上還不夠便利,更別提不熟悉中文的人。
 

----------------------

曾偉林,越南

曾偉林,越南人,南洋誌合作作者

  曾偉林畢業於胡志明師範中文系,而後在臺灣研習公共政策。他關心公共事務,除了定期在南洋誌撰寫社論文章之外,在臺灣也相當關心新住民與移工議題。


  曾偉林認為,公共圖書館首先應該「吸引」民眾願意在「閒暇時間」進入這個空間。但就他的經驗,有關東南亞語言書籍的館藏還不夠多,也不一定契合使用需求,例如新住民與移工喜歡借閱的「創業」類書籍經常供不應求。
 

  除此,在書籍之外,舉辦展覽或提供影音服務也是重要項目,曾偉林舉例,越南與菲律賓人熱愛在閒暇時聚在一起聽音樂、唱歌,因而提供母語影音服務便是值得努力的目標;在展覽方面,也應提供雙語展覽與座談,才能吸引彼此前往圖書館看展,進而相互理解。最後他也提到,一個相當基本的問題,電腦查詢沒有「拼音」輸入,只能請館員協助尋找書籍,使用上不夠便利。
 

----------------------

劉嘉恆,澳門

劉嘉恆,澳門人,議員助理,前高中歷史老師

曾在臺灣求學的劉嘉恆認為,圖書館首先必須具有知識啟蒙的功能,以臺灣目前景況而言又以歐美書籍為知識啟蒙大宗,因而圖書館仍應優先考慮多數同質者,再進一步幫助少數群體進入主流文化,而不是為了「多元文化」而多元文化,他認為,若因執著於自身原文化而未改善處境,反而無法幫助弱勢。
 

  劉嘉恆也認為,特定的多元文化服務應該視圖書館自身的定位,例如社區圖書館便應該要按使用者背景去安排館藏,而採用電子書資源或許是更有效率的方式。他也一再提及預算問題,圖書館的資源應該優先考慮社區多數群體,再撥一定比例照顧小眾,以東南亞背景為例,各處文化差異甚大,憑有限的資源很難做到多元化,反而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除非在預算提高的前提下,多元文化書籍服務才有提高的可能性。

======================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