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北管春秋-藝師王金鳳訪談錄》《臺灣民間工藝博覽》《鹿港小鎮塵封往事》等介紹

文:施玲玲(國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北管春秋—藝師王金鳳訪談錄
著 者:白慈飄、林聰仁
出版者: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 

  在明清兩代,有許多中國各地新興的地方聲腔向南傳播,其中,在清代初年經由廣東、福建傳至臺灣的北方語系戲曲,統稱為「北管」,又稱為「亂彈」,其傳入的時間大約在乾隆、嘉慶年間。三四百年來,在臺灣人們生活文化裡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臺灣民間有句俗諺說:「豬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原因是因為人們吃豬肉以三層肉(五花肉)為上品,而看戲則以聽懂「官話」唱腔的亂彈戲為榮,所謂的「官話」是一種有別於閩南漳泉腔調的湖廣話。

  北管戲的演出團體,分為有職業的劇團「亂彈班」,及業餘的子弟團,在日治時期全臺的亂彈班曾多達三十團,北管子弟團曾經多達上千團,可惜晚近由於社會變遷,北管戲日漸沒落,如今職業團只剩臺中市旱溪新美園北管戲班而已。班主王金鳳先生是道地的童伶出身,生於民國六年,原來住嘉義梅山。十三歲那年他被送進新錦文亂彈戲班學戲,六年後出師,先後在嘉義「永吉祥」,南投草屯「樂天社」演過戲,民國五十年邀集已退隱的同好共組新美園亂彈戲班。

  民國七十五年、七十八年,新美園團體和王金鳳先生分別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民國八十七年,王先生又以他的專業及精湛的戲劇成就,贏得教育部民族藝術藝師的頭銜。本書自王金鳳先生十三歲學戲到八十一歲成為民族藝術藝師,有完整的生涯敘述,希望透過本書讓我們對北管戲有具體的認識,同時更能發揚具有特色的傳統文化。


書 名:臺灣民間工藝博覽
著 者:林明德等
出版者: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

  臺灣的傳統民間工藝,在早年農業社會生活中用途廣泛,它是實用的生產器具,也是可資觀賞的藝術品,它是我們的祖先累積數千年的生活體驗,透過千千萬萬人的手,漸漸發展而成的。

  民間工藝是屬於民間藝術的一環,它是尋常百姓的直接創作,原來的目的為了滿足自身生活需要,它的特點是就地取材、質樸無華。後來由於生活文明的發展,創作者在作品上,注入了自己的審美觀以及人生理念的寓意而變得多采多姿,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更充滿了生活趣味與地方特色。在傳統的觀念裡它是屬於庶民百姓階層,與宮庭藝術、士大夫藝術對稱,而在現代則有別於專業藝術。民間藝術經過廣大庶民及長久歷史孕育,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而成了專業藝術者所吸汲的養分。就拿陶器來說,先是素燒,後有上釉,而後更發展得花色繁錦,由生活器具提升為藝術品。

  《臺灣民間工藝博覽》一書涵蓋臺澎金馬地區,論述十八篇,著者包括學者專家與文化工作者共十六人,大家提供觀點,詮釋民間工藝的內涵與魅力。本書還附有六張臺灣民間工藝索引地圖,是從各篇論述加以歸納、建構完成,既方便入門,又可一窺臺灣工藝的生態。

  臺灣社會自從進入工業化之後,手工的民間工藝漸趨沒落,許多寶貴的傳統民間藝術已經慢慢消失。本書撰述十八個地區的民間工藝,並附有圖片,呈現臺灣民間豐富的人文內涵,讓民眾在欣賞豐美的民俗藝術之餘,並進一步思考民俗藝術對現代生活的意義,從而塑造優質的文化生活。它是一本知性感性兼具的鄉土文化圖書,希望透過大家的閱讀,能喚起社會大眾一齊來關心鄉土文化藝術,讓傳統民間工藝藝術源遠流長。


書 名:鹿港小鎮塵封往事
著 者:葉大沛、趙莒玲
出版者: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出版年:民國八十五年

  也許您未曾到過鹿港,但您不妨相信它是一個值得品味的好地方。有些人來到鹿港,雖然漫步在古早味的街巷,對於那些古寺廟和有著濃濃歷史厚度的老建築陳跡也只能意會的看熱鬧,卻無法走進去看門道。我相信在他們的眼裡,鹿港只不過是一個單純的觀光聖地罷了。但事實上,鹿港能帶給大家更多的感想和感動,只是這些感想和感動並不是走馬看花就能得來,而是要用心去體會才行的。

  《鹿港小鎮塵封往事》,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敘述鹿港的興起與沒落的原委,使讀者得以真正進入鹿港最深層的歷史。有關鹿港「小泉州」名稱由來、鹿港為何曾是清廷重要的軍事要港?天后宮的香火何以如此興盛?漳、泉人何以水火不容?鹿港人為何願意耗費半世紀之久,建九十九道門的龍山寺(現列為一級古蹟)?與鹿港商業興衰並起同落的日茂行,又何以斗膽以「太子樓」自稱?曾為鹿港創造「頂到通霄,下到琅喬」鼎盛貿易的不見天街(今中山路)又是如何形成?「八郊」如何穩住鹿港商機?文開書院又為何成為鹿港文化和精神中心?鹿港何以曾為臺灣四大鹽場之一?辜家「大和館」有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以及那些人對鹿港發展有卓越貢獻呢?…等等耐人尋味的問題,在本書中都有詳盡的描述。這些數不清的迷人軼聞,正等待著有心的您逐一來揭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