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維護體系建構上的期盼

文:楊時榮(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輯)

【摘要】

  典藏工作的建構要依賴必要的維護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圖書文獻的安全,進而促使知識在推廣與流通時,順利達到傳承目的。雖然各單位體的經營模式不同,其維護措施也迥異,但是為促成全國圖書維護事業普遍均衡的發展,主管該業務單位應該尋求國內相關的專業團體或單位,出面整合主導建構一套完整的維護體系,來輔導全國各圖書文獻蒐藏團體或個人,處理其維護的相關事宜。筆者以為,不論是由誰主導、建構台灣圖書文獻維護體系,期盼該維護體系在實際建構規劃上,都能務實引進東西方適當的維護設備技術與觀念,發覺及保存國內現有好的傳統維護技法,並研究創新發展適合本土的技術和觀念,設計適用於各類團體單位所需求的維護空間和環境,加強推廣維護常識,以及規劃提升修復人員的職稱、待遇、培訓、延攬和尊重等項目,使該維護體系能夠充分發揮其功能,而成為全台灣圖書文獻維護的研發諮詢、專業人員的培育、維護知識的推廣、圖書文獻的救災、國外圖書文獻維護交流的合作中心、以及國內外同道的取經聖地。

【Abstract】

  The conservation of book materials depends on good maintenance procedur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organize a professional institute in charge of integrating library-related resources for constructing a conservation system in Taiwan. This conservation system aims to assist libraries,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in conserving their literature collections.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apply other countries' conserving technologies and concepts to Taiwan while keeping our good traditional ones. The system should focus on conduc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and maintain the preserving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nation-wide the knowledge of conserving book materials and enhance staff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n conservation. This article also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human resources system in hiring professional staff so that the conservation system can function effectively.

關鍵詞:圖書維護;圖書保存維護;圖書維護體系;維護管理

Keywords:books conservation;book materials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book materials conservation system;conservation management

壹、前言

  圖書維護工作實關係著一個國家文化的存廢與知識經濟的推展,沒有人敢說圖書維護工作是不重要的,但反觀社會對圖書維護工作又實際給了多少關心?在現實的功利環境裏,圖書維護就表面來看,因屬消費層次而非經濟創造者,尤其是在過去經濟立國的政策,及一切向錢看的社會價值觀下,其不被重視是可理解的,故在如此漠視環境中,圖書維護事業在專業人力的培養與正確觀念的欠缺下,使得圖書維護體系在建構上,特別顯得千瘡百孔也是理所當然。

  近年來所幸學術界的重視,不斷持續培養專業人員,以及圖書館界的努力,促使圖書館法的立法通過,使各類型圖書館在經營上有所依循,進而使得圖書在保存維護工作上稍露曙光。如何延續過去圖書文獻在保存維護上的一些淵源和傳統,並持續規劃有關圖書文獻維護方面的設備與技術觀念,進而協助輔導全國各公私立圖書文獻蒐藏單位或個人,讓圖書保存工作更加紮實,此應是大型公立圖書館應該肩負的義務與責任。期盼在未來圖書保存維護工作發展上,能夠有一套建構完整的維護體系,作為全國圖書文獻維護的中心。類此體系的建構需要仰賴公立大型圖書館,利用先天的影響力、豐富的資源和充沛的人力,來促其誕生。

貳、維護體系規劃上的期盼

  台灣圖書文獻的保存自日治總督府時代起至今,一路走來起伏不定,有一段不算短的歷史和傳統,在各地方的公私蒐藏單位或私人手中,保存下不少文獻資料,但這些圖書文獻在保存的過程中,多少會受到專業人員及正確觀念不足的影響,而造成一些無謂的損傷,現今若能建立正確的維護體系,則在圖書文獻往後保存工作上,定會有所助益。

  維護體系的建立係屬於全面性的保存維護計畫,擬訂的範圍非常廣泛,包含各類資料的保存方式、圖書使用的規範、活動、研究、學習、設備與督導。一套完整圖書維護體系的推行,必須是朝走出館外服務的經營模式規劃,充分發揮維護體系的創造性、積極性、主動性功能,協助輔導全國各公私圖書文獻蒐藏單位或個人,使圖書文獻正確維護的觀念能夠推行至全國各角落,讓圖書保存工作的基礎能更加紮實和普及,如此才能符合健全保存維護體系的建構宗旨。

一、引進東西方適當的維護設備技術與觀念
  由於各國圖書文獻的歷史發展及人文環境在組織結構、類型與背景上的不同,因此在維護設備和技術的需求上也都迥異,如何選擇引進適合我國的維護設備與技術觀念,是相當重要的。

  自西元1807年德國發明松脂、硫酸鋁加膠法後,低成本效果好的酸性加膠抄紙法便普及全世界,直到1850年後,幾乎所有抄紙方式,均採用此種酸性加膠法處理,從此也埋下紙壽不長之果因,所幸近代酸性造紙術,在進入二十世紀時,才在中國普遍流傳,中國以手抄紙而流傳的文獻,目前也都尚未碰上酸劣的問題,但自民國後,改用西方酸性造紙術,大量保存下來的檔案文獻,則都已接近或超過酸性紙50年的保存時限而堪慮。如何解決酸劣問題,美國W.J.Barrow早在西元1940年便已研究開發「圖書脫酸法」,此後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跟進作脫酸研究與探討。時至今日去除紙張酸性的問題,已達成熟階段,但已劣化的酸性紙張如何恢復其活力(撕破耐折力),雖然有多種處理方式,但也都差強人意,由於我國文獻字跡用墨,因屬多元性的,與國外圖書印刷油墨不盡相同,若引進國外圖書脫酸方式,是否要考慮我國文獻字跡受不同方式脫酸所產生的變異問題。

  因此,在引進國外技術設備與觀念時,適用性的評估也是重要的。又如全面性蟲害防治政策的訂定、館舍環境及設備的安全規畫、緊急災害的處理程序及修復技術與倫理的建立等,這些在國外雖然也都有良好的典範可供參酌,惟為配合本土環境、圖書文獻類型及管理方式與國外的差異,我們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應該要有所選擇修正和變通,所以如何引進適用、成熟的維護設備與技術觀念,是未來我們推展圖書文獻維護工作的重點。

二、保存現有好的傳統維護技法
  所謂外來和尚會唸經,這種想法未必正確,因為台灣有不同於國外的環境和管理模式,所以國外取的經,未必能夠全部適用於台灣各類型圖書文獻館。如何建立適用於台灣本土的維護方式?首先可利用國外已研究成熟並被廣泛使用中的設備與技術觀念,和我國目前所使用,好的傳統維護方法,作一個全盤性的比較、研究與整合,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每單項維護工作上設定出基本的倫理程序,再結合各單項的倫理程序,訂出技術性與觀念性的規範,作為保存單位在維護與檢視評比上的依據和參考,完成一個整體的圖書文獻維護體系。而非蒐集國外各項典藏標準,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將數據拼湊所完成的維護規範或標準,這會使得圖書文獻保存單位在執行該規範標準時,不時發生模稜兩可無法操作之滯礙。

  台灣也有好的傳統維護方法,例如德國在修復兩面印刷之文獻資料時,所用之剖紙機,將劣化文獻由中間剖開成兩片,而後再取裱紙由中間修補裱合修復,此機械剖紙原理即是由我國傳統書畫裱背技術發展出來。又我國所使用修補用粘劑「手工漿糊」,也有其發展成熟穩定之歷史,並有古物的留存,可供驗證其目前無可取代的地位。傳統〈萬年紅防蟲紙〉的製作使用,防止無數圖書文獻遭受蟲蝕,依其原理,現今也有所謂〈除蟲菊精紙〉,和日本的〈樟腦紙〉等替代品出現。又我國老師傅所使用的傳統植物性漂白劑,如木灰、皂角,在洗紙去污上有一定功效,對紙力的破壞較化學藥品為小。古代曝書的觀念也是讓長年封塵未動的文獻,每年都能最少接受一次人們的檢驗與關心,可以藉由此活動來了解典藏物和環境的品質是否需要改善。諸如這些經得起時間考驗,好的傳統維護的觀念和方法,必須加以保存、研究、改良、創新及推展,使它們成為我們保存維護工作上的需要與特色。

三、研究發展新的維護技術與觀念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產品和觀念不斷推陳出新,如何利用現有的新知和產品,與圖書文獻維護工作相結合是相當重要的,這當然就離不開研究和發展。如何研發新的維護技術與觀念、新的科技材料與設備?首先可由圖書文獻典藏單位就現有典藏維護工作中所產生的問題,依實際需求設定主題,亦或以預計達成的新目標,或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為研究主題,交由內部或委外研究,研究成果可提供其他單位或國外機構作為參考。例如紙張含水率多少最適合永久典藏,其處於何種溫濕度條件下較好?又如館舍內外環境的污濁空氣清除及蟲害防治,可否藉由綠色植物或精油予以部分控制或消除?水淹或潮濕所造成的書磚,除傳統濕揭、乾揭、蒸揭外,是否也可研究如何利用現代生化科技 素來分解揭開?又圖書保存的環境條件是以符合人工自然接觸的方式保存,亦或予以機械管理恆定的條件下保存,兩者間,何者較合經濟效益與長久保存?

  上項所提問題及研究的方法用現代科技都是可以證實及克服的,若以台灣目前保存的工作和環境來看,圖書文獻維護技術與觀念的研究發展,就像一片沙漠,是非常迫切需要灌溉的,希望有一天我們研究的成果,也能夠被國外接受,而不是常一知半解的使用國外標準及方法,造成圖書文獻二次傷害而不自知。

四、提供適合的維護空間和環境
  適合的維護空間和環境係指能夠讓圖書文獻的自然劣化速度減緩至最低,使圖書保存年限幾近於永久保存的狀態。因各館類型及條件均不相同,在規劃空間與環境時,各館可以依照本身的經營政策、經濟狀況及所處內外環境和條件,以人員、資料與環境的安全維護為前提,妥善規劃空間規劃,使資料和人員,在館舍空間內外都能有最高的安全保障,同時也能達到環保的一定成效,此種規畫便是我們所稱適合的維護空間和環境。

  有些館舍建築在規劃時,特別注重人本觀念而忽略圖書文獻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這是有所爭議的,任何建築物,基本上都是需要注意人使用上的便利、舒適和安全,這應該是一個基本定義,如果它是一個肩負特殊功能的建物,名字叫圖書館,那麼圖書便是主體,圖書和人在館內的地位,便是同等重要,有時基於圖書的唯一性〈孤本〉,圖書甚至超越人的重要,為了圖書保存,還必須犧牲人的部分使用權。

  圖書館的空間和環境基本除要求人、圖書、環境的安全外,也要注意讀者使用的便利、圖書典藏流通的便利、災害防治的便利。現今社會是個科技網路盛行的社會,如何將圖書資料快速傳遞至使用者手中,如何減少災害的發生,使大災化小、小災化無,這都必需在空間環境的配置規畫上,予以適合的處理。所以在作此項規畫時,必須要有安全維護的觀念,附於空間設計與環境規劃理念中,而非一昧追求空間與環境華麗或人員舒適,而忽略的資料安全與傳遞。

  適合的維護空間環境是能讓人和圖書資料都有保障而舒適共生存的,筆者曾參觀多所圖書文獻館、檔案館,雖然有現代化華麗的外觀環境與內部規畫,但卻忽略了外在自然環境的變化,或過度屈就人本規畫的便利,而對典藏的安全產生負面影響,對內部真正所需的安全典藏觀念也只是表面上符合政府安全檢查規範而已,這就如同在美麗虛幻的廣告或正字標記包裝下所蘊藏的劇毒,更使得人員與資料籠罩在危險環境下而不自知。

  如何提供合適的維護空間和環境?原則上,應該先由館方經營的政策來檢討,決定人員使用與圖書資料的孰重比例,才能規劃符合人員、圖書資料安全、實際需要的內外環境和設備,例如公共圖書館在經營政策上,館藏資料都有其時效性,是以提供新知而非保存為宗旨的,所以在安全維護的規畫上,讀者使用權的比例要超越圖書文獻的維護權,反之研究型圖書館資料是有永久典藏的必要,所以圖書館安全規劃圖書維護權的比例就要超越讀者使用權的。

  現代商品都以華麗的包裝來促銷,但是在華麗包裝內所蘊藏東西的好壞,不一定是和包裝的華麗是成正比的,就像華麗的建築也是一樣,它所代表的不一定就是安全,然而它所包藏的危險,更會讓人忽略而難以提防,所以在提供合適的維護空間和環境上,首要講求的是安全、便利和實際。

五、提升修復人員的職稱與待遇,並給予應有的尊重
  目前國內圖書文獻的修復工作大都是以外包、內做或外包內做等方式進行,無論是外包或內做,一般人認為那是裝訂工人的事,而裝訂工人所做的事常是被人鄙視的。就以設有圖書文獻或檔案修復部門的公家機關而言,修復人員的進用,大都是依據總務單位的「工友僱用辦法」僱用工友、技工充當,或以「行政院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進用臨時人員,或以按件計酬方式進用無任何保障的人員。這些人員待遇微薄且備受輕視,在如此不合理的環境下,很少有人願意來傳承修復的工作和技術。

  圖書館、文獻館肩負有文化保存的重責大任,應積極以其他方式來提升修復人員的職稱與待遇並給予適當的尊重,這對文化保存工作的推展與執行,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歐、美、日等國在圖書文獻維護的工作上,投入甚多的人力和財力,其修復人員在工作崗位上的專業也備受尊重,尤其日本,更以人間國寶待之,就連中國大陸也以高職等之研究員制度進用修復人員,值得我們學習效法,我們應該努力督促政府訂出一套圖書文獻維護人員職系,以技術人員任用或教育人員聘用的標準,來提升保存維護人員的素質與地位。

六,專業維護人員培訓與延攬
  專業維護人員的養成不是一蹴就成的,也不是文憑證書就能代表成就的,而是需要在完整制度下,長時間培訓、吸收累積相關的知識和經驗,使他們具備,維護工作與設備的規畫、使用、評鑑及推廣的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的敬業精神。以國內而言,目前並無完整的圖書文獻維護培訓制度,圖書文獻在典藏單位不經意下,造成二次傷害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將典藏維護工作正確化,以減少圖書文獻不當的傷害?當務之急除了專業人員培訓與任用的認證必須要有公平的制度和倫理外,正確適當的延攬社會專業人士入館奉獻也不失為良法,如此當能避免圖書文獻不必要之傷害持續發生。

  認證機制的推行必須要透過正確職系的設立與公正考選,若未透過考選部的認考,各館自行延攬的專業人才必須有公開徵招方式,選擇適合人員,避免用人非才,外行領導之情事。如持有專業證書者,也須先深入認證以了解該證書之專業代表性為何?除一紙證書外,最重要的還是受聘者的實務經驗、敬業熱忱等條件,才是延攬入館的主要考慮。

七、推廣維護常識
  圖書文獻的維護工作首重於預防,有好的預防措施才可減輕治療的負擔,及避免不必要二次傷害的發生,所以圖書文獻管理者的養成教育並非只做事務性工作,必須要有基本維護常識,以符合來滿足典藏工作的需要,及具備應變災害發生後的基本處理能力,不會因誤判而造成遺憾。使用者〈讀者〉也會因缺乏維護常識而破壞或威脅到館藏的安全而不自知,所以推廣維護常識對圖書文獻的管理者與使用者是預防的首務工作。在此方面,圖書館可採實務理論相互配合進行,透過研習會、讀者使用、外賓參訪、學生實習及刊物印行,採取授課、指導、講解、教導及廣告等方式宣導,使保存維護的基本常識深植使用者心中,以減少日後不必要的修復工作。推廣保存維護常識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預防甚於治療」的理念。附圖書維護推廣詩一首供欣賞如下:

圖書保健十則

飲食不看書 光線不曝書
濕氣不入書 溫高不悶書
酸紙不印書 膠裝不做書
歡喜不撕書 睡前不臥書
環境惡劣不藏書 無事還需常翻書
如此才能永久 保存健康書

參、維護體系建構後的期盼

  要怎樣收穫便要那樣栽,要有好的期盼,當然必須也要有好的前置規畫,如果能夠正確引進東西方適當維護設備技術與觀念,並保存本土好的傳統維護方法,同時也能研究發展新的維護技術與觀念,提供良好的維護空間、努力推廣維護常識,以及提升修復人員的職稱與待遇,並給予適當尊重、培訓與延攬,如果能有這些盡心的規畫與深耕,下面的期盼就會成為事實。

一、期盼成為圖書文獻維護的研發中心
  在大多數先進國家中,公立大型圖書文獻蒐藏單位內部都會有修復部門的設置,負責自身典藏品的保存維護,除了實際上的修復事務外,他們也會從事一些研發性的工作,提供保存維護實務上的建議,讓館方在處理圖書文獻的典藏閱覽業務時,可依照正確方式來做。

  在台灣各圖書檔案館,除了故宮博物院科技室有在作類似的研發提供成果以外,尚未聽說其他各館有此部門,惟有部份較具規模之圖書文獻保存單位,有修裱室的設置,例如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檔案管理局、國史館、省文獻處…等少數單位,但這些修裱室的職掌也只是負責破損文獻的修復,在保存維護的預防研發上卻是完全使不上力。如何建立一個國家級的保存維護體系,對各館提供研發的成果是現今刻不容緩的工作,期盼不久的將來,由於該體系的建構,我們也能有圖書文獻維護的研發能力。

二、期盼成為圖書文獻維護的諮詢中心
  無論是團體或個人在執行圖書文獻保存維護工作時,常會遭遇困難或產生疑惑,在台灣很難找到一個窗口,可以尋求解答提供諮詢。

  常見私人收藏的圖書文獻遇到災害,因無法得到處理方面的諮詢,最後只有丟棄,如此案例不勝枚舉。公家單位也是一樣,例如近年發生的颱風地震,造成多少重要圖書文獻,甚至還有尚未結案的刑事文件,遭受水淹土埋,它們最終的命運也都是丟棄報銷,原因不外無法諮詢取得搶救方式的資訊,而延誤搶救時間。

  其實水淹或埋於瓦礫中之圖書文獻若在有專業能力、人力和經濟許可範圍內,大多還是可以救回使用,所以建構一個圖書文獻維護體系專責提供有關圖書文獻維護方面的諮詢,可減少圖書文獻不必要的損壞和丟棄,且可延長圖書的使用年限,這才是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

三、期盼成為圖書文獻維護的專業人員培育中心
  圖書文獻保存維護體系的建構需要很多要件才能完成,例如要有積極的推動者、正確的經營理念、健全的組織體系、勤奮的工作團隊及專業人員,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維護體系的工安造成危險,尤其專業人員的缺乏更會造成保存維護體系的崩盤。一個國家人才培育良否影響國家前途發展,圖書維護體系的建構能否完成,也是需要專業人員的努力。人才是一切建設基礎培育人才除透過學校正規教育的養成外,也可透過維護體系的終身學習來定期培育。定期培育的方式可透過研習班、到館實習、出館指導、交換專家等多元方式進行。推動培育維護專業人員,需有一個完整的機構來規劃執行,才能有成效。

四、期盼成為圖書文獻維護的知識推廣中心
  圖書維護的觀念是全民都必須要有的基本認知,圖書文獻的產生不但是發生在國家公務單位,即使一般百姓家中也會有不少,即便是一份家譜或嬰兒出生的手冊,都是一份寶貴的圖書文獻,它們所反映的都是當時代的民情與文化,因此維護知識的推廣沒有孰重之別,不止限於單位團體,應該是全民運動,只不過在程度上有所差異,維護的觀念用在團體單位,稱為專業知識,推於百姓則叫基本常識,其各有不同解讀與傳播,惟目的卻都是一樣,在為維護工程而盡心。

  如何推廣維護觀念?於團體單位而言,透過公辦研習班、研討會、交換、實習等方式較易推廣,於私人百姓而言則較為困難,必須透過媒體傳播,才易達到效果。媒體傳播可以利用實物展覽,呈現劣損的方式,由劣損展品告知參觀民眾,實物損壞的原因、防止方式及補救方法。也可透過月曆、筆記本或其他媒體的印製,以圖文或有聲等方式傳播。

  維護知識的傳播推廣,必須有計畫地逐年累月不斷推動,因專業觀念會隨科技不斷更新,百姓也會隨時間不斷成長,兩者循環不已,是無法得到片刻滿足的。所以維護觀念的持續推廣需要一個恆久的機構持續推動,如此,保存於單位或散居於民宅的圖書文獻才能受到妥善照顧。

五、期盼成為圖書文獻維護的救災中心
  重大災難發生時,都會有大批圖書文獻遭受損傷,當遭遇到天災時怎麼辦?在台灣因為沒有一個單位有能力整合一批專業人士出面搶救受損圖書文獻,所以搶救工作很難推行。就以921地震所造成圖書文獻損毀而言,當震災發生初期,國外先後有救難隊來台協助救災,其中也有日本古蹟維護專家自費來台協助復原,唯獨缺少圖書文獻方面的救難隊。雖然國內一些學術單位也有學生參與搶救圖書文獻,但礙於缺乏專業知識與技術,搶救效果未合人意,大量受損資料仍如垃圾般被遺棄,所造成的損失無法以金錢價值來衡量。

  筆者曾協助中研院台史所搶救霧峰林家古宅,頗有一些感觸,在傾屋瓦礫中,看許雪姬教授帶領學生不畏危險髒亂的翻找重要文獻,不時有驚呼出現,挖出不少台灣第一手重要資料,在搶救的過程中,挖出的圖書文獻在處理初步清潔、依類分裝和防霉處理等程序上,都進行的滿順利,沒啥問題產生,可惱的是後續修復的工作,卻無人可找,當時在想,如果有一個維護體系能夠即時提供專業義工予以協助,該是多美好的事。

  國內最欠缺的是專業修復人員不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筆者以為,可以透過一個有組織規模的維護體系訓練一批專業義工,成立圖書文獻修復救難隊,在平時可以分派義工至各需要的單位,協助其處理有關維護的事宜,一但區域性或獨立單位有重大災難發生時,這支平時藏於民的救難隊,便可整合成一支專業救難隊,搶救受創的文獻,此專業義工救難隊也可遠赴國外協助災難地區圖書檔案文獻的急難救復。這是一個創舉,它的理想必須要構築在一套完整健全的維護體系上,任何訓練救災事宜均由此體系負責,例如專業義工的培訓養成、災害發生的通報、修復器材設備的購置、救難工作的派遣和相關業務處理。

六、期盼成為國外圖書文獻維護交流合作中心
  圖書文獻維護交流合作必須建立在等值的平等上,等值的範圍,係指位階的等值、專業素養的等值和開放程度的等值,所以平等交流合作是雙方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等值交流相互刺激成長。

  目前國內尚無法與國外做到等值交流,係因國內維護體系的建構還未達到一定的水準,研究創新的風氣並不盛行,新的觀念和技術無法與國外並論,舊有的優良傳統又沒受到保障和傳承,使得台灣保存維護的環境一直停滯不前。

  如何建構一個完整的保存維護體系以因應國際間的交流,使台灣的保存維護工作也能走出去與國外交,取得等值的技術和觀念促進圖書維護事業的進步,這是在圖書維護體系建構後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七、期盼成為國內外同道來訪取經的聖地
  因為保護待修圖書文獻安全的緣故,各館修復室一般都被列為禁止參觀區不對外開放,但在文獻修復中,又常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傳說,會引起人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因此在國外大型的圖書文獻館或檔案館的修復室,也就成為外賓參觀探密的一個重要地方。

  一個有內涵的修復室不但可以教導參觀者基本的維護觀念,和惜字傳承文化的重要,同時也是館方珍惜館藏程度的指標。台灣修復室的設立在人員配置上,大都屬於迷你小型的,在修復類型上,大都屬於單項的,不似國外修復室的大型和多元性,所以要如何建構一個維護體系,使它的維護項目呈現多元化,讓參觀者有入寶山之感,同時又能滿足需求,在參觀後還意猶未盡。

肆、結語

  維護體系的建構必須建立在法規的基礎上,對保存維護圖書檔案文獻相關之人、事、物,應由國家立法規範,可在現有圖書館法、國家檔案法、公務人員任用及預算相關法規中增訂,亦或另立「圖書文獻維護法」,以建構維護體系、設置專業人員、編列預算作為依據,確實做好圖書檔案文獻保存和流通的業務,使保存文化能夠真正扎根落實。

  維護體系的建構須秉持著「有知」和「用心」,以延續傳統不斷創新,「有知」指的是正確的維護知識和觀念,「用心」指的是恆心、耐心和愛心。它不但可使文化資產受到正確的保存與維護,同時也能夠使經濟知識的基礎落實扎根,雖然建築維護基體的工作會很辛苦,但卻是一個榮譽與責任。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