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走讀台灣─海天一色 牽引馬祖

文:羅客 照片提供:侯聰慧

  秋高氣爽,踏青的好時光。想度假的朋友,不妨到離島走走,像解除戰地任務的馬祖,擁有得天獨厚的海蝕地景、坑道文化和戰地風貌,讓您一探驚喜。

  體驗馬祖,就從擁抱台灣海峽開始!馬祖由東引、莒光、北竿、南竿等島嶼組成,從基隆搭夜班的台馬輪去、坐飛機回台灣,是最理想的選項。當輪船駛出燈火通明的基隆港,望向四周沒有天際、漆黑的大海,興起全新感受,人類如此渺小,在大海面前也不得不謙卑。航行到深夜時,明月高掛,波光粼粼、海浪拍打、涼風襲來,又有說不出的靜謐。

  台馬輪上有馬祖日報,船上販賣部和酒吧,11點打烊。船長會算準在天亮抵達,行駛緩慢,搖晃間,臥舖的人們呼呼大睡,熟悉門道者,四、五點就會駐守甲板,等待太陽從海平面升起的奇景。

建築是到馬祖不可錯過的特色。芹壁村是馬祖保存完整的傳統聚落。南竿的坑道戰地風光絶無僅有。

國境之北「東引」

  台馬輪停靠東引、南竿。若想一覽壯闊的海蝕地景,或體驗海釣樂趣,位處國境之北的「東引」是絕佳選擇。東引又分東引、西引,有跨海大橋相通,從東引中柱港下船,映入眼簾的是山壁刻鑿的「中流柢柱」。不遠處的「感恩亭」內,矗立巨大的蔣經國銅像,為當地官民感念他早,寂寞的小島更寂寞了,天空,在想像之外。崎嶇巉險的山路而上,哨兵的眼神浮動著疑惑的雲,一座白色的英格蘭燈塔,佇立在,一座中國的寂寞小島上…」詩人謝昭華的詩句,為東引燈塔點出韻味。

  東湧燈塔於1904年完工,被列為「三級古蹟」,白色的塔,及外圍一圈花式鑄鐵的欄杆,充滿浪漫的希臘風情,優雅的燈塔矗立在險峻山坡上,是19世紀末,往來船隻由北方進入中國福州馬尾的主要航標。

  和其他燈塔不同的是,東湧燈塔並非位在置高點,可變化多個角度拍攝。沿階梯而上,一窺宿舍及圈養豬、雞之處,顯現早年燈塔守護者自給自足的生活樣貌。

  「烈女義坑」是天然形成的海蝕溝,傳說在清朝,一名女子遭盜匪調戲,為保清白,於此處一躍而下殉節。「一線天」觀景台,可見大海與天空被壓縮在垂直峭壁間的獨特景色,岩壁刻著「天縫聽濤」,更顯氣勢非凡,因位處軍事管制區,須事先申請才可入內參觀。

  東引的烈日咬人,中午不妨先回旅館休息,下午兩、三點再繼續遊覽。另可在碼頭登船環島,欣賞海蝕地形,夏天還能搭船賞鷗。

  鑿穿二重山所建的安東坑道,盡頭是高聳的海蝕崖面,夏季時,黑尾鷗會遷移到附近的崖壁築巢繁殖,是賞鳥人士必訪之地。龐大而複雜的隧道內,有宿舍、禮堂、圈養雞豬之處,可感受當時軍隊駐防的辛苦。安東坑道入口有一段將近兩百公尺長的陡坡,走下去簡單,回程就要考驗體能與腳力了!

國之北疆。  「國之北疆」位於西引島「后澳」上方約6百公尺處的「北固礁」,為台灣最北一座小島礁,隨潮水漲退隱現,附近海域是早期馬祖重要漁場之一,周邊海岸歷經潮水浪濤千萬年洗禮,呈現絕佳的海蝕地形景觀。

  東引小島可遇見穿迷彩裝的阿兵哥三五成群,喜歡軍用品的遊客,晚餐大啖海產後,不妨到東引街上的生活百貨店逛逛,有迷彩包、迷彩帽等軍用品,還有繡著「連長」、「士官長」、「台兵」等五花八門的名條,對觀光客來說頗為新奇。

  馬祖傳統的花燈─「風燈」,是馬祖特有的節慶風俗,在風燈上以剪紙花的方式裝飾,並題上祝福詞祈福。「發現東引─安東心、坑道情」風燈慶才剛落幕。

軍事重地「南竿」

  到了南竿,必得造訪馬祖酒廠─八八坑道。成立於1956年的中興酒廠,於1969年更名為馬祖酒廠。因遵循古法釀造,酒味香醇聲名大噪,大麴、高粱與陳年老酒是招牌,當踏入陰涼的酒廠內,濃厚酒香撲鼻而來,未飲先醉。八八坑道原是戰車連隊的戰備坑道,目前內部為酒廠儲酒空間,為保持溫度與溼度,平日須預約,週末假日於下午開放。

  兩棲蛙人部隊的重要據點「鐵堡」,布滿機關槍、衛哨、碎玻璃、鐵條等防禦工事;堡內狹小空間,更闢建廚房、宿舍、廁所、砲台,昔日軍人的刻苦,躍然眼前。福山照壁刻有醒目的「枕戈待旦」四字,是1958年,蔣介石巡視勉勵軍民不忘復國之志所寫。

  民國1975年開鑿的「大漢據點」,扼控梅石澳及莒光水道,全部工事都掩藏於花崗岩及礁岩內,特殊的戰略地位,使它成為早期的軍事重地。大漢據點由一條主坑道及四條支坑道組成,壯觀完整,一旁還有九○高砲。

傳統建築「北竿」

  馬祖最高點就在壁山,海拔298公尺,是觀賞北竿風光與遠眺海洋各島嶼景色的最佳位置。這裡堪稱是馬祖最美沙灘,一公里長的沙灘滿佈綿柔的細沙,沙中的石英成分,透過陽光,閃爍迷人光影。

  芹壁村是保存最完整的馬祖傳統建築聚落之一,依地勢興建的山城,有著錯落有致的石屋,屋宇、駁坎、圍籬、階梯,皆以當地花崗岩或福建青石為材,牆上偶見戰地留下的反共標語,多棟石屋已改裝為咖啡館、民宿,漫步芹壁階道,頗有時空交錯之感。

  位於大沃山的「戰爭和平紀念公園」,陳列武器裝備、歷史文物,還有當時兩岸文宣戰的工具,連鄧麗君的照片都在列。戶外則有戰車、坦克、火砲等大型武器展示,可說是馬祖整體戰地景觀與歷史風貌的完整縮影。北竿北方、無人島的「大坵」是鹿的故鄉,安靜前行,在樹林間可見鹿的蹤影。

美食、特產不可錯過

  繼光餅、馬祖老酒、魚麵、馬祖酥,是到馬祖必吃的特色美食。「繼光餅」主要材料為麵粉,以手工炭烤烘焙而成,嚼勁十足,餅上灑滿白芝麻,蔥花蚵仔煎蛋、高麗菜冬粉是常見內餡,又稱「馬祖漢堡」。傳說明朝名將戚繼光有感於行軍常沒時間灶煮,靈機一動,讓士兵以繩串餅掛在胸前,充當行軍乾糧。

  馬祖的香醇美酒包括馬祖的老酒、大麴和陳高,東引陳高尤其經典。馬祖老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的釀造黃酒,榨酒後的副產品「紅糟」更是馬祖地方料理常見的調味料,如紅糟炒飯、紅糟鰻、紅糟肉,健康美味。魚麵則是當地婦女為了延長漁獲保存期限,將魚肉揉進麵團中,吃起來彈性十足,沒有一絲腥味。

馬祖小吃美食別有一番滋味。馬祖小吃美食別有一番滋味。馬祖小吃美食別有一番滋味。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