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之旅─乘著時光機 到台東體驗幸福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當文化資產結合文化創意行銷的方式吸引觀光客,其中的故事性與集體性便也讓過去「被觀賞的建築」發展為具有深度意涵的文化景點。台東,因地形阻隔、發展遲緩,被稱之為台灣的後山;然而,早期住民豐富的生活遺跡卻仿如一本無字天書般,訴說著台東發展的歷史軌跡。

小小琉璃珠的燒製過程,卻需要大大的耐心與毅力。「史前館」見證台灣豐富的史前文化

  台灣第一座國家級考古學博物館就在台東縣內,緣起於1980年東線鐵路於卑南站施工,而揭開蘊藏豐富史前文物的遺址,之後,各界為免遺址遭破壞,遂有設館保存的呼聲四起。籌建之初,考量若在遺址上建設大型建物將對地下文物造成巨大衝擊,因而另尋它地建館,遺址現場則以「卑南文化公園」對外開放。

  因此「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卑南文化公園」兩大基礎的結合,不僅涵蓋研究、展示和典藏的功能,更為台灣考古史上最具完整聚落模式的考古遺址、東南亞以及環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根據文獻記載,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的人類學者鳥居龍藏,他四度來台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推測於1896年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兩幅照片。

  而鹿野忠雄則是真正以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並加以研究的學者。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當時他還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曾有一個古代部落存在於此,而石柱則是居屋的殘留。一直到1945年,學者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將焦點放在地表的立石結構,並在周圍進行試掘,初步發現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遺址。

  長期以來,陸續前往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也不在少數,但卻都未曾做過發掘。雖然1975年台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1979年再提升為台灣的三級古蹟,可是遺址保護的工作也並未因此落實。直至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開工,才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跡揭露。

  當年的工程雖然讓遺跡大量的揭露,不過,造成嚴重的破壞也引發各方輿論與高度的關切。台東縣政府遂委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前後9年、共13梯次的搶救考古工作,無論發掘面積、出土石棺與遺物數量皆創下台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重現於世的玉器,現也都展示於史前館館內。

  史前館以「人、自然與文化的互動」為核心理念,規劃三大常設主題展:「台灣自然史」、「台灣史前史」以及「台灣南島民族」。史前館豐富的資料,連長期擔任導覽的人員還是覺得,「兩個小時給我,都還嫌不夠哩!」而有心前往挖寶的參訪者,除了參與定時導覽,也可憑證借用語音導覽,而20人以上的團體只要提前7天申請,就能乘著時光機通往台灣史前與當代住民的世界。

  如果說「史前館」是認識台灣史前文化的全方位功能博物館,那「卑南文化公園」就是史前文化與現代人交會共存最親近的場域。駐足在千年遺址上與過去遙遠生命相遇的驚喜與感動,若非親自走一遭,實在很難形容「用盡全身力氣也要把當下生命疊合感受牢牢記下」的驚嘆!

公東高工內的粗獷建築

史前館的「台灣史前主題展」,重現當時人類的漁獵生活。  然而,沉潛於內心的激動,又似乎不敵實體建築的撼動來得直接。時間,匯集成歷史的長河;空間,則因人與建築間的互動而引發更多關於歷史的想像。在台東縣公東高工內佇立一棟斜面屋頂、鋼筋混凝土板直接裸露的天主教堂,從外觀望去與固有建築的對稱、協調強烈衝突,進入其中,更是撼動人心。

  1960年由瑞士天主教支持的公東高工,聘請瑞士建築師擔任建築設計、結構設計的工作,完成在台灣少見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而此粗獷建築有「無樑板式」與「看得見模板痕跡」為兩大特色。

  粗糙樸素的教堂外觀與模板拆卸所留下的質感,一方面顯露建築師對於材料的高敏感度,另一方面也隱喻宗教的克欲之心。教堂內,光線從大小不一、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窗口投射進來,加上聖壇採用間接的自然光,展現出的盡是強而有力的宗教力量。儘管此棟建物是由瑞士建築師設計,但內部的傳統紅磚地板,還是適度反映了建築師在現代建築與地域風格上的妥協與認同。

台東鐵道藝術村 豐富城市美學

  正如同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傅朝卿所言:「文化遺產絕對不是一處完全靜止的建築,而是必須隨著外在環境而自我調適,否則很容易與時代脫節,甚至被時代所淘汰。」台東鐵道藝術村即是一例,車站雖然因產業結構改變,而不得不面臨廢站的命運,但為避免珍貴的文化資產就此塵封,台東縣政府執行「閒置空間再利用─鐵道藝術空間網絡」的計畫,不僅延續鐵道文化的傳承、活絡空間與人互動的關係,也豐富了都市美學的新表情。

  走近台東舊站,雖然缺乏往來旅人的身影卻不因此而沉寂,因為它與外界的第一類接觸是透過「自己的歷史自己寫」的互動方式,來介紹台東各地的景觀。有別於大部分城市以印刷資料的介紹方式,台東鐵道藝術村的作法顯得有趣多了,只要個人與展示板上的地點有故事、有連結,拿起一旁的筆就可以寫下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歷史。

  而鐵道藝術村隨著外在環境自我調適的還有一例。漫步在舊火車站的鐵路沿線,一路上的民宅外觀盡是別具創意的藝術氛圍,台東劇團人員指著舊鐵道沿線表示:「這是許多外地與在地藝術家,依照每一戶民宅主人的工作,發想而成的裝置藝術作品。」想領略藝術即生活的趣味,沿著台東舊站鐵道往新站方向走去,約略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能遍覽獨一無二、專屬當地住戶的藝術氛圍。

  當台東鐵道藝術村發展為足以與台東住民對話的空間,已有八十年歷史的台東舊站,在完整保留日治時期車站的素樸風貌外,內蘊的時間與空間的地域人文精神,也正不斷地在堆疊中。

陳媽媽工作室 傳承傳統手工藝

考古現場的探坑與發掘,就像在閱讀一本無字天書。  其中,手藝精巧細緻的刺繡與琉璃等藝術品,更堪稱是深度人文內涵的集結。在台東縣太麻里鄉的「陳媽媽工作室」內的刺繡作品圖案,大抵為祖靈像、人頭紋(頭目、貴族專用)、百步蛇紋(貴族的祖先)、太陽紋(頭目專用)……等,而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投入原住民傳統工藝有三十多年歷史的陳利友妹,還曾以作品「迎神、祭祖、慶豐年」榮獲第十屆台灣工藝設計競賽主題獎的肯定。

  從小就開始學習十字繡的陳利友妹為了讓族人能傳承傳統手工藝,除了在排灣族的鄉鎮學校授課之外,還因有感於傳統作品受到現代文化的衝擊,著手將作品轉型。她的作法是,將十字繡附在現代精緻質材的布料上,再加上改良式的傳統式樣,並將原住民的各種圖騰以十字繡法而呈現出不同的樣貌。

  除此之外,陳利友妹總能針對每一個圖騰、每一件作品,說上好一段動人的部落故事,以豐富手工藝品傳承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內涵。而協助她成立「陳媽媽工作室」的四位兒女,也在投入大量時間、金錢與體力,經過長時間的摸索、鑽研,才開始接觸傳統文物的實務工作。

  現在「陳媽媽工作室」內的作品涉獵極廣,有木雕、石雕、十字繡、皮雕、陶甕以及琉璃珠……等手工藝。如果也想體會陳媽媽工作室裡「做中學」的樂趣,燒製琉璃珠是不錯的選擇!原本心想動手燒製一顆小小的珠子應該不難,但是,最後發現幾乎所有參與DIY琉璃珠的人,還是會決定買回展示架上的成品。「因為缺乏經驗燒出來形狀扭曲、色彩濛濛、完全缺乏層次的琉璃珠實在很難拿出手,送給殷殷期盼的友人。」也因為親手燒製過,才有機會親身體驗控制高溫烈燄下流動玻璃膏的不易,「陳媽媽的兒子有練,果然還是有差啦!」

  台東的天然環境少見人為破壞,清新自然的空氣與純樸親切的人情,兼顧著生態保育及文化傳承的地景。不要遲疑,趕緊空出一段時間到台東大口、大口地呼吸吧!一定會發現在吸納間身心靈總能多了一些幸福、少了許多煩憂的絕妙感受。

  (感謝文建會、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協助採訪)

考古現場。小朋友參觀史博館,了解人類文化的資產。陳利友妹正說著圖騰上的部落故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