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中國西北邊疆民族史》評介

文:李泗濱(臺中縣瑞城國小教師)

著 者:耿振華
出版者:啟英文化公司
出版年:民國八十四年

一、前言

  現代社會是一個國際化的社會,文化交流頻繁,每一種文化都會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與衝擊,從而將之接納與內化,其影響雖然利弊互見,卻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相對的,在由多元種族組成的國家,還需面對國內因為不同種族以及不同文化的差異所產生的宗教、政治、經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我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自古以來即經常因為領土、軍事或經濟利益的爭端,與邊疆諸民族發生過無數次的衝突。在今日,即使在中共強勢軍事鎮壓的壓力下,因為種族分離主義所造成的西藏、新疆的獨立運動,仍然層出不窮,一直困擾著中共當局。

  了解與尊重,是不同文化間良好互動與交流的重要前提,也是族群和諧相處的基礎。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誤會、解決爭端。近幾年來不斷有兩岸的民族人類學者,以及文化、音樂、藝術、文字、宗教、媒體等領域的工作者,直接到這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區域,從事採訪、調查、採集、記錄等工作,讓國人對於各地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關於各民族史的論述,早期多只見於單篇的論文,最近已有一些專書問世。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耿振華教授的{中國西北邊疆民族史},即是其中之一。在國內,民族史還是一塊有待開發的領域,也是一門有趣的學科。筆者爰將讀後的一些看法,略述於後。

二、本書所探討之主題

  本書主要是「以部落政權發展模式與民族文化保存為中心」,探討曾在西北邊疆建立帝國政權之民族的興衰史。在提要及第一章緒論的部分,對於若干重要概念,有一些簡要而清楚的界定,以下茲依此二篇章的內容,做一摘要式的整理。

  (一)探討主題:旨在分析中國西北邊疆民族,由漢朝至現代,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建立不同部落政權下的共同發展模式,以及民族間同化和文化變遷的現象。

  (二)範圍:本書嘗試以歷史時間為經脈,依匈奴、月氏、氐、羌、鮮卑、吐谷渾、突厥、吐蕃、回紇、蒙古諸民族在內外蒙古、新疆、青康藏高原及甘肅河西地域所建立的帝國做一系統性的闡述。

  (三)帝國的定義:所謂帝國(Empire),是指超過王朝(Dynasty)規模,具有中央統治機構,軍事、政治、社會組織,遼闊的版圖或勢力範圍,並統治一些血緣、文化與之相異民族的政權。

  (四)帝國的特色、發展與衰微:西北民族受限於高原、沙漠為主的地理形勢,以部落聯盟方式建立帝國政治組織;部落聯盟僅受帝國羈縻,具有相當的自主性。為了統治遼闊疆土上的異族部落,常出現兩個以上的政治中心,這是導致帝國分裂、衰亡、被新興民族或新興帝國取代、使殘餘部族再次統合於其他異族帝國的主因。

三、本書之特色

  (一)歸納出部落政權的共同發展模式:本書特別在封面的書名之下,註明「以部落政權發展模式與民族文化保存為中心」。在分析各政權的發展過程時,發現這些帝國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徵:將以游牧、狩獵為主的社會生產單位和軍事、政治組織合而為一,帝國內的各部落皆有相當的自主性;而版圖逐步擴張的結果,往往會分裂成兩個以上的政治中心,使其走上衰落的命運。

  (二)範圍限於建立帝國政權的民族:我國民族眾多,光是新疆一省,即有無數的民族混居其中;其他的邊疆地區,亦有為數極多的少數民族散居各地。所以西北地區的民族,並不僅限於書中所提到的數個民族。惟著者的本意,係以分析曾建立帝國的政權的共同發展模式為基礎,所以其他的民族,則不在探討之列。這是本書的特色,也是與其他類書籍最大的不同之處。

  (三)以歷史的時間為經絡:書中按照各民族建立帝國的先後順序,分別介紹曾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重大影響的西北諸民族,如匈奴、突厥、回紇等的源起與興衰,讀者在讀本國史的相關部分時,如欲對這些民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本書是一絕佳的參考資料。

  (四)概述西北疆域的地理形勢:地理是歷史活動的主要舞臺,也是影響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等問題與紛爭的重要原因,所以探討民族史,一定要先了解其棲息與活動的地理環境。本書在第一章,即以一節的篇幅,介紹西北邊疆的地理形勢,內容雖不多,但可讓讀者對於這些民族的活動區域,以及地形特徵,有一概略性的了解。

  (五)分析近代西北邊疆局勢:書中對於新疆、蒙古、西藏等地區,自明季以來政治發展的沿革、中央政府對這些地區的統治與影響、英俄勢力之介入、各民族獨立運動的現況等,都有清楚的說明。值此藏族及維吾爾族獨立運動正方興未艾之際,閱讀本書,有助於讀者對此問題的背景,有較清楚的認識。

  (六)附有世系表:少數民族的姓氏稱謂,與漢族有別,一般讀者光從歷史書籍(尤其是教科書)的片段敘述,很難判斷其統治者之間的尊卑、長幼、親疏關係。本書在匈奴、東西突厥、吐蕃、回紇等章節之後,附有其世系表,且大部分都附上在位期間的西元年份,讀者可以對照本國史,了解事件發生時我國的朝代與年號。

  (七)引用近代田野調查之資料:早期的民族史的著者,大多僅是參考史籍文獻而編輯成書。本書則在史料之外,特別舉證考古人類學者所挖掘的出土文物,作為論述的佐證及依據,使得論點更具說服力。

四、對著者的建議

  (一)可以附上地圖:人類的活動脫離不了地理環境,因此若是在正文之外,附上該民族統治時期的疆域或遷徙圖,有助於讀者對於事件在時空關係上的聯結。因為一般讀者不一定具備豐富的地理知識,如欲更詳盡的探查,必須自行再準備一份地圖來對照:同時因為古今地名的歧異,也會造成尋找的困難。所以若能附上當時的地名圖,會給讀者帶來不少的方便,也將使本書更具可看性。

  (二)應對各族間文化交流多做探討:種族間的征伐侵略、統治與臣服,除了政治上的影響之外,由於征服者大量的移入與遷徙,一定會形成多元種族共同居住同一地域的現象,也不可避免的會在社會文化與生活型態上互相的交流與影響。在這方面,本書雖在各章中都有約略提及,但全書重點似乎以政權的發展為主,文化交流部分則略嫌簡略。

  (三)可與國外相關文獻互相對照:本書大量引用史籍與當代兩岸文獻當參考資料,且將範圍擴及至考古人類學、社會、地理、文化史、政治史、交通史、語言學、文字學等領域,就理論架構而言,體系已甚完備。惟個人以為,匈奴、突厥、回紇、吐蕃、蒙古等民族的活動區域,除了中原及西北邊疆,甚至遍及中亞乃至歐陸,國外文獻,對於這些史實,亦當有所記載,若能多加參考,並與國內史料相互對照,或許會使事實更加客觀的呈現。

  (四)其他民族仍應加以探討:本書雖以副標題的方式,註明係以民族部落政權的建立與發展為主題,因而未及於其他民族。但筆者始終認為:種族間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活動,都不是單一的事件,都會形成極為複雜頻繁的互動與交流,甚至影響政權的興衰。因此那些未建立帝國政權的弱小民族在這樣的過程中,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亦有加以探討的必要。

  (五)匈奴與突厥各族西遷後之下落未詳細說明:相信許多讀者對於此二民族後來的下落,都非常好奇。中外學者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卻莫衷一是。本書雖提出匈奴在膚色與語言方面不同於芬族(Hun),難以認為兩者的直接關連;但那麼大的族群,加上部落民族集體遷徙的習性,很難令人相信會就此無聲無息的消失。很希望著者能對此問題再詳加研究,也許能解開長久以來的謎題。

  (六)章節中宜再加小標題: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甚為冗長,一節的篇幅長達八、九頁以上,甚至有十五頁的,但有許多節的內容都是一氣呵成,讀起來頗費時間。若能在段落較多的部分加上各類標題,可使段落精減、內容更具系統性、也更方便讀者的閱讀和查考。

五、結語

  近年來由於達賴喇嘛及西藏的活佛、仁波切等先後來臺弘法,掀起了一陣西藏熱;又由於旅行業不斷推出「絲路之旅」的旅遊活動,再加上部分媒體的深入報導,使得國人前往西北觀光的人數逐漸增加。邊疆少數民族的神祕面紗,也逐漸褪去,卻也引來更多的關注,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本書在這一方面,適切的提供讀者這方面的資訊,滿足讀者「知」的需要。因此在此對於著者的用心,表示肯定與推崇。

  過去由於地理及政治因素的隔閡,國人對於這些邊疆民族的認識,僅能從史地教科書中獲得片段的資訊,難以一窺全貌。最近因為兩岸政治情勢的開放,以及有關少數民族專論的次第出版,使國人得以方便的在書面的閱讀,或實地的與之接觸。不過筆者仍要重申:了解與尊重,是不同文化間良好互動與交流的重要前提,唯有在這樣的認知之下,彼此才有和諧相處、甚至培養出共同的國家認同感之可能。因此在閱讀本書之後,除了獲得民族興衰之殷鑒之外,如何保存各民族的優良文化,甚至加以發揚,應該亦是一項值得省思的重點。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