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話題充電站─讓閱讀風潮 從家庭蔓延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為了響應今年全國好書交換活動,在「質」方面的的提升,台北市立圖書館天母分館分別邀請平日在圖書館借書量最多、參與讀書會最勤、借書種類最多元的家庭,共同在當天與民眾一同分享家庭的閱讀經驗。其中,知名藝人湯志偉一家人也為分享家庭之一,他並開玩笑地說,「家裡投資頸部以上的東西,是沒有限制的。」

湯志偉夫婦 在家滋養閱讀幼苗

湯志偉(右)與妻子Irene(左)皆表示,「家裡投資頸部以上的東西,沒有限制。」  有一回,當同儕的小朋友在比買了什麼新玩具時,湯志偉的兒子湯寶龍卻支支吾吾了好一會,最後脫口而出,我最近看了《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莊》。這讓湯志偉的妻子Irene覺得既好笑、又欣慰,「因為書的價值在湯寶龍心中,已經與玩具一樣有趣了。」而從小扎根的閱讀習慣,他們夫妻倆不僅有深刻的體會,現在也以長久下來累積的經驗,滋養著他們家閱讀的幼苗。

  湯志偉回憶小時候資訊的取得並不容易,所以,一直以來圖書館都是他的資訊補給站。尤其當他在過去的世新專科學院念書時,校內音樂圖書館的獨立視聽設備、專業的音樂相關雜誌…等,常讓他得耗上大半天的時間,才會覺得過癮。從此,音樂圖書館不僅開拓他對音樂的視野,也讓他因受到爵士樂的感動,進而瘋狂的愛上爵士樂。

  而平常喜歡四處旅行、看電影、逛美術館、聽音樂會的湯志偉夫婦,這樣的生活形態非但沒有因生下湯寶龍而改變,反而從孩子四個月大開始,就讓孩子來適應他們夫妻倆的生活。而一起分享生活的孩子,現在已能透過閱讀,將生活中的點線面作一連結。

  Irene說,在《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莊》一書中,村莊因戰爭而消失了,但文章中戰爭從未被具體描述。過了一陣子,當湯寶龍看完了《戰場上的小人球》電影後,居然能將繪本與電影間值得省思的地方作一連結,「如果有戰爭的話…,如果沒有戰爭的話…。」Irene心有所感地說,「孩子的成長很快速、悟性很高,除了讓他吸收閱讀的內容外,與他分享的閱讀感想的過程也不可少。」

  然而,在浩瀚的書海中,既然閱讀要從小扎根,那要從何開始呢?Irene提供自己的經驗,「以主題閱讀的方式切入,也就是配合活動,規劃閱讀種類。」例如,湯寶龍將到動物園參觀,她就先收集與動物相關的書;預計要到袖珍博物館參觀時,她也會歸納出建築類的書籍,再一一讓湯寶龍閱讀。而陪伴湯寶龍度過童年的Irene笑稱自己也彷彿在度過第二個童年,「儘管重新學習的感受重複,但是與孩子一同讀繪本的體會過程中,卻常有新的領悟。」

善用公共圖書館 把外文繪本當教材

陳先生夫婦的孩子賦予他們重新學習的機會  其實,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是孩子給予大人重新學習的機會,另一位住在天母圖書館附近的陳先生也能感同身受。學生時期的陳先生視閱讀為惡夢,「不是夢見考試忘了念書,就是為了準備考試念到昏天暗地。」對他來說「閱讀」只是他從小到大所有惡夢的元素之一。

  不過,當他結婚、生子後,在肩負下一代教育的使命下,竟然也重拾書本與孩子們一同探索閱讀的世界。陳先生說,「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豐富了他家裏的閱讀行為。」因為他的第一位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得到腦膜炎,因此,他決定申請加入「在家教育團體」,以自己的力量教育他們這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而到圖書館借大量的外文繪本,就是他教孩子英文的教材。

不只勤於到圖書館借書,還自製圖卡教孩子學英文。  不懂英文的陳先生夫婦,就這樣與三個孩子一同開啟學習英文的大門。他從最基本的單字、音標與孩子們一同學習,之後遇到不懂的單字不僅勤查字典,還製作圖卡以方便複習。陳先生是孩子們的父親、也是英文老師,而平常還必須上班的他就將上英文課的時間規劃為晚上與假日。

  晚上的時間多著重在系統性的教學,如讀繪本;而假日的時間,陳先生就會帶著全家人去爬山,沿途的樹葉、樹木…等大自然景觀,也都會成為他們一家人生活化英文的教材。陳先生不好意思地說,「雖然與孩子們開始於同一起跑點,但現在二兒子的英文能力已經凌駕於他之上,翻譯小說看得比他還快哩。」雖然閱讀習慣的養成在起頭時難,不過,一但養成,那長期持續累積的成果將非常豐碩。

  閱讀,急不得,儘管一本書中只有一、兩句話受用也值得。從以上兩個家庭的閱讀經驗感受到,耕耘閱讀園地時凝聚的親情與得到的知識,讓一生受用無窮。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