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 社區多元的文化客廳

文:鄒明珆 攝影╱莊震烽

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在2024年8月25日正式重新開幕了。館方精心策劃「與龍共讀」和「童心協力」等開館限定活動,吸引了大人和小孩來到這個舒適的閱讀空間,享受閱讀樂趣。龍井分館將持續透過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讓簡約雅致的空間成為社區居民最喜愛的文化客廳。

 

龍井分館於2024年8月25日重新開幕與讀者們見面。

  一幢以白色為主體、彩色鋼材點綴為書冊意象的3層樓建築,隱身在臺中市龍井區公所廣場旁的林蔭下。上午時分,除了區公所內人潮熙來攘往,這棟嶄新的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以下簡稱龍井分館)也吸引不少民眾進入,準備展開一場與書本的美好邂逅。


  步入館內,映入眼簾的是一處明亮寬敞的空間。大面落地窗讓戶外的陽光灑進,使得整個室內充滿溫暖的自然光。原木書架和地板搭配著白色牆面,營造出柔和溫潤的氛圍,彷彿置身於溫馨愜意的咖啡廳。
 

重新構築文青氛圍閱讀空間

  1樓的服務台經過適度調整,不僅提升了館員的工作隱私,動線設計也變得更加流暢。入口處的造型天花板和潔白的期刊書櫃,除了讓民眾感受到龍井分館熱情歡迎之意,更巧妙地成為期刊報紙區和兒童閱覽區的輕隔板。龍井分館主任陳秋華解釋:「兒童正處於閱讀啟蒙和自我探索的重要階段,這樣的輕隔間設計讓小朋友能夠在獨立而不封閉的閱讀小天地裡快樂聆聽故事,充分發揮想像力,同時也滿足外側樂齡區和期刊報紙區讀者對於寧靜閱讀的需求,減輕館員和家長的心理負擔。」


  2樓規劃為開架閱覽區和館藏特色區,依據通用設計原則打造的空間動線,不僅讓閱覽空間更顯寬敞舒適,也方便使用輪椅的民眾自主穿梭在書架之間尋找圖書資料;3樓除了設有青少年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電腦資料檢索設備和漫畫區外,更貼心劃出輕食區,讓讀者可以自備簡單的三明治、飯糰等輕食,在長時間的閱讀或工作之間適時補充能量。

1樓服務台經過調整,提升館員工作隱私,也讓整體動線更流暢。 兒童閱覽區獨立不封閉的空間,讓小朋友在此快樂閱讀、發揮想像力。 輕隔間的規劃,讓樂齡區與期刊報紙區讀者享有寧靜閱讀的空間。

 

  此外,各層樓的梯廳空間也被巧妙地規劃成主題書展示區,不僅提升了館內空間的利用率,也讓許多平時較少被翻閱的書籍,透過吸睛的主題書展,有機會被更多讀者認識。目前,1樓展示的主題書展為「來電‧讀取中」,提供民眾有關再生能源、傳統能源、能源效率和環境影響等能源相關的主題書籍;2樓則展示特色館藏—養生食譜類的「美味廚房‧讀家開張」及「東南亞美食文化」書展,精選豐富的養生食譜、東南亞食譜及相關的美食故事等書籍,讓讀者透過閱讀輕鬆踏上美食之旅,從中獲得烹飪的靈感,將美味轉化為生活中的藝術,有機會認識並欣賞不同料理和文化的獨特魅力;3樓策劃的「青春鍛造所」主題書展,展示與青少年心靈成長貼近的書籍,並結合中龍鋼鐵公司及太平鐵工藝術節的成果作品,讓青少年能夠透過欣賞鋼鐵藝術品和閱讀,理解青春的歷練如同鋼鐵的鍛造和淬鍊般,需經歷無數次的碰撞、打擊和火燒般的熱情與疼痛,才能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這座嶄新且充滿文青風格的圖書館在重新開館後,總是吸引許多民眾進入館內參觀、尋找圖書資源和享受美好的閱讀時光。然而,龍井分館的歷史其實相當悠久,現在成為在地居民喜愛的「文化客廳」,則是臺中市政府和在地企業共同努力的成果。

 

凝聚資源革新40年老建物

2樓書架擺著龍井分館的特色館藏,養生食譜類的「美味廚房.讀家開張」。

  龍井分館自1982年開館以來,一直是龍井地區居民借閱書籍和查找資訊的重要公共空間。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座陪伴在地居民多年的圖書館逐漸無法滿足現代使用者的需求。居住在龍井區的陳秋華表示:「在進行空間改造工程之前,龍井分館的外牆已出現磁磚剝落、牆面髒污等明顯問題,廁所也因使用年份已久而顯得昏暗;部分閱覽空間的家具老舊、座位不足,也讓整體氛圍更為單調。因此,即便龍井分館的館藏借閱率很高,但大多數的民眾只來借還書,很少人會選擇留在館內閱讀。」


  為了提供民眾更安全優質的閱讀空間,市府自籌經費,加上在地民意代表的奔走協助,成功爭取到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龍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補助。自2022年2月起,龍井分館陸續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工程,包括建築結構的耐震補強、廁所翻新,並增設親子廁所與哺集乳室。館內設備與閱覽空間同步升級,讓民眾享有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龍井分館增設17 個附有插座的座位,方便讀者使用筆記型電腦、平板等3C 設備。  「東南亞美食文化」書展精選豐富養生的食譜,以及相關美食故事等書籍。 各層樓的梯廳空間被巧妙地規劃成主題書展示區。

 

布建智慧化貼心設施與服務

  在眾人引頸期盼之下,龍井分館終於在2024年8月底重新開幕,目前館內的藏書量已逾6萬冊,未來也會編列預算,持續擴增館藏資源。


  改造後的龍井分館,不僅強化了建築結構,還引入多項智慧化設施,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將空調設備進行汰舊換新,並導入RFID智慧圖書管理系統、自助借還書機和手機借書等便捷服務,不僅大幅提升館員進行館藏資源盤點工作的效率,讀者使用圖書館資源也更加省時與便利。


  同時,因應資訊時代下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龍井分館增設了17個附有插座的座位,方便讀者使用筆記型電腦、平板等3C設備,專注於工作和閱讀內容,不用因為擔心設備沒電而焦慮分心;新的座位與書架的交錯設計,不僅打破傳統閱覽室完全分區的呆板風格,更讓讀者與書本的距離更為貼近,提升了整體的閱讀氛圍。陳秋華分享:「以前常聽我們館內的志工提到,他們的孩子喜歡去外面的咖啡廳讀書,因為覺得圖書館閱覽室的氣氛太沉悶,但現在的龍井分館卻成為在地學生K書的首選地點。」

3樓的「青春鍛造所」主題書展,展示與青少年心靈成長貼近的書籍。 附有插座的座位,提供讀者為電子設備充電,空間設計也拉近讀者與書本的距離。 附有插座的座位,提供讀者為電子設備充電,空間設計也拉近讀者與書本的距離。

 

迎接大眾走入圖書館

  龍井分館的空間優化,不僅標誌著這座42年歷史建物的重生,更展現了它在社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陳秋華指出:「無論是新館的興建還是現有分館的空間改造,臺中市立圖書館的計畫都在持續推進。各座分館會依據區域需求來設計專屬的空間特色。以龍井分館來說,雖然規模不如總館或是市區人口較多的分館,但它絕不只是個小型的圖書室。現有空間正好適合在地居民參與活動、交流知識,甚至進行議題討論,成為家庭和職場之外的重要第三空間。」

 

  為了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讀者走入圖書館,龍井分館持續與其他單位合作,辦理各種類型的主題書展、講座和電影放映等多樣化活動。例如,參與總館和信誼基金會共同策劃的「和五味太郎一起遨遊 飛進閱讀的世界」巡迴展,透過展示日本創意大師五味太郎的作品,以及精心設計的互動遊戲,引導小朋友發揮想像力,探索繪本的世界;配合臺中市年度大型活動「爵士音樂節」,參與總館企劃的「爵士潮主題書展」,讓讀者在參與活動之餘,也能深入了解爵士樂的歷史與文化;也參與沙鹿深波分館主辦的「電火戲‧1895~1965張凌文電影收藏展」,透過展示收藏家張凌文數十年來珍藏的電影文物,帶領讀者深入了解臺灣電影的發展脈絡與魅力。
 

新生的龍井分館,成為在地居民重要的第三空間。 館內豐富的食譜館藏,讓讀者透過閱讀踏上美食之旅,從中獲得烹飪的靈感。

 

  此外,龍井分館結合養生食譜的館藏特色,陸續邀請專精於建築與美食領域的作家魚夫,和淨零綠生活講師陳韻彤,舉辦「臺中百年市場」和「低碳飲食享健康」講座,讓讀者深入了解在地的飲食文化特色,也進一步思考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減少對地球的負擔。
 

依據通用設計原則打造的空間動線更顯寬敞,讓讀者尋找圖書更放鬆舒適。

  見證龍井分館從老舊建築,變成今日現代感十足、深受讀者喜愛的全新樣貌,陳秋華開心地說:「空間的改造,不僅打破了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既定印象,也激勵了團隊策劃更多主題書展和多元活動,讓更多人利用這個美好的空間與館藏資源。我們期待,改造後的龍井分館成為社區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他們帶來更多知識與文化的滋養。」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