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空間─總爺藝文中心 芬芳的歷史迴廊

文:陳婷芳 照片提供:陳婷芳

洗石子燈籠點綴庭園,意境悠遠。總爺藝術村成為麻豆新地標。建築風格別有韻味。

  過去,小火車載運著甘蔗,一車一車運抵總爺糖廠,空氣裡總是飄著自然的蔗糖香,濃郁而芬芳,這裡曾經寫下台灣糖業輝煌的一頁篇章,如今嗅不到蔗糖香的糖廠裡,雖然已不復見昔日榮景,卻增添了人文氣息,百年糖廠轉型為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為麻豆古鎮撒下新的文化種苗。

細說百年歷史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前身為麻豆總爺糖廠,原本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社」所在,明治43年時,由於當時蕭土龍製糖甘蔗壓榨能力已達上限,於是選定總爺作為新工場,並由技師安田昌氏監督,歷時短短10個月,隨即完成事務所(主辦公室)、修理工場、停車場、郵局、醫務所、俱樂部(今招待所)、宿舍等大大小小建築共76棟。

  日本在台灣的各糖業株式會社,由台灣省長官公署接收,次年改組為「台灣糖業公司第三區分公司」,之後數度整併並更名為「總爺糖廠」、「麻佳總廠」、「麻豆總廠」。1993年,由於世界糖價持續低迷,台灣製糖成本偏高,台糖公司為減少虧損,採取關廠停產因應措施,麻豆總爺糖廠也在該年關廠。而象徵糖廠意象與麻豆地標的糖廠大煙囪隨之在1998年進行拆除,自此正式宣告麻豆製糖歷史走入時光隧道。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主任吳樹南。  然而與此同時,地方人士積極奔走、陳情,由林傳山、楊禛褘、梁茂隆、許清保、郭俊欽等人組成麻豆陣線,呼籲為地方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1999年,總爺紅樓辦公室、社長宿舍、招待所、紅磚員工餐廳及日式庭園正式被評定為「三級古蹟」,且列為「縣定古蹟」。

閒置空間再利用

  為了活化古蹟與閒置空間再利用,台南縣政府整合地方藝術、文史、音樂、社區、社團等資源,成立了「南瀛總爺藝文中心」,2002年更連續推出兩期總爺藝術村活動,當時造成十分熱烈的回響。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占地共21.6公頃,包括紅樓辦公室、木構招待所、紅磚餐廳、木構社長宿舍等古蹟建築群,以及日式庭園、周邊老樹。

  紅樓是當時的「總社辦公室」,以紅磚建造而成,落成於1912年,外型宏偉,格局方正,裝飾簡潔,由於明治製糖的特色以穩重嚴明的管理作風著稱,用人採取精簡主義,重視工作績效,正好對應著主辦公室建築風格之上。如今紅樓古蹟已作為展覽空間,沉浸於藝術的薰陶之際,還能領略著建築之美。

  2007年10月修復完工的木構招待所及木構社長宿舍,充滿著和風意境的建築韻味,寫意又迷人。招待所原為員工俱樂部,是日本京都式二樓木構建築,散發著人文氣息,流露出京都流風。當初的設計構想,或許是出於調和剛正的紅樓辦公室,希望在嚴明的管理之餘,也能加入些許人性內涵,據專家指出,整棟木造樓房的建築及價值並不輸於紅樓辦公室。

  社長宿舍為傳統日式的露柱木構建築,四周庭院約有1千多坪,遍植花草樹木,北側有歐式庭園,南側有日式庭苑,以前門禁森嚴,不免予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大宅深院之感,尤其古木參天,愈發令人抒懷思古幽情,難怪畫家席德進愛上這裡,並住上月餘,才依依不捨地收拾起畫筆。

  紅磚餐廳於2008年5月修復完成,是一座造型十分典雅的巴洛克式風格建築,以紅白色彩的鮮明對比,營造出明快爽朗的線條趣味,西、南兩面有寬廣的廊道,形成一個寬廣柔和的飲食空間,一眼望去盡收著開闊的庭園,風光明媚,教人心情安逸舒暢。

總爺紅樓辦公室列為三級古蹟。社長宿舍古色古香。古早味的台糖冰。

樂活美學新空間

  除了優游於古蹟建築之間,廣闊的草原、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另一種賞心悅目的生活雅興,走進南瀛總爺藝術中心,你也可以過得很「樂活」。

  糖廠宿舍拆除後,茵茵草原成為園區裡最開闊的視野,形形色色的裝置藝術活化了生活的創意,芒果樹與龍眼樹錯落有致,參天大樹下,銀髮族老人們三三兩兩話家常,偶爾以槌球會友,歡聲笑語不間斷,假日時,攜家帶眷遊客如織,溫馨又愜意地度假。

  綠色隧道裡,陽光從樹叢間穿透下來,映照著一張張微笑安詳的臉龐,雖然僅僅100多公尺長,兩旁竟有28棵近百歲樹齡的高大老樟樹,夾雜幾棵茄苳樹與榕樹,形成美麗的綠色廊道,行走其間,滿眼翠綠,神清氣爽。

  令人驚奇的,還有社長宿舍裡的樹中樹奇景,榕樹纏繞著椰子樹生長,著實蔚為奇觀,據說是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糖廠,在大王椰子樹上留下彈孔,而後花鳥傳播榕樹寄生在彈孔處發芽生根所致,也為戰爭留下最寫實的證據。

糖廠角落的歷史拼圖

在綠色隧道散步很浪漫。  回憶著日治時期的糖廠風貌,緬懷台灣光復時期的光輝盛事,你可以仔細覓訪南瀛總爺藝文中心,從角落裡尋找歷史的拼圖。

  紅樓辦公室的日式庭園依然幽靜難得,庭園裡一座傳統的洗石子燈籠顯得古色古香,手工精緻,線條造型優美,獨特的風采為庭園景觀增添動人的美感。其實,石燈籠的文化可追溯到中國唐代,隨著佛教東傳到日本,後因茶道盛行,於是成為庭院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品。

  糖廠入口處的老蒸氣火車頭,編號台糖麻348號,是1948年比利時出廠,早年肩負著載運甘蔗的重任,拖著長長的台車,緩緩地行進在鐵道上,每每經過平交道時,響亮的氣笛聲應聲而出。

  老火車頭旁的「石車」,是早年糖廠用來壓榨甘蔗所使用的器物,以前壓榨甘蔗的古法是在石製磨盤上放置兩個石車,一個固定,一個活動,以牛隻拉動,將甘蔗放在兩石車之間,即能榨出蔗汁,供製糖之用。

  園區裡四處可見的防空壕見證了戰爭的歷史,分別在老火車頭東側、紅樓東側、日式庭園下方、升旗台西側、停車場西側、文書倉庫北側及幹部宿舍北側,2007年總爺策劃了防空洞藝術季,將靜靜沉睡一甲子的防空洞,以手繪藝術重現洞裡春光。

  緊鄰糖廠的總爺國小,前身是日本神社,是日本人參拜天照大神的地方,原神社前設有一對守護神「日本犬」,目前已成為校園一景,值得走讀一趟歷史教育。

相約舊時光的約會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主任吳樹南表示,未來總爺藝文中心將持續打造生活工藝美學空間,除了日前新建兩座柴燒窯,邀請藝術家從事藝術工坊之外,也將建立動態藝術村的概念,引進表演藝術、發揚傳統文化、舉辦研習討論會等,並結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的創作能量,以接軌國際為目標。

  從百年糖廠轉型為一座藝文中心,以建築古蹟銜接時光軌道,以藝術創意融入樂活空間,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為閒置空間再利用做了最佳註解,2006年更獲得票選為「新南瀛勝景」之一。厭倦了城市裡急促步調的旅人們,下鄉走走吧!麻豆古鎮裡的糖廠再現風華,相約一場舊時光的約會,漫步走著,吃著台糖冰棒,一起回首來時路,回味古早味。

圖片。台糖小火車,見證糖廠昔日榮景。圖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