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數位圖書館談圖書館自動化及其服務之未來發展

文:陳亞寧(中央研究院系統管理師)

【摘要】

  近年來網際網路(Internet)、電子出版品與數位圖書館等名詞與概念已經在圖書館界掀起一波波的震撼與話題,同時亦吸引著圖書館界專業人員與學者的注意。但是這些概念的發展與目前的圖書館自動化有著何種相互關係,相信是圖書館界極欲了解的。本文試從數位圖書館觀點探討圖書館自動化及其服務之未來發展。本文共分為:前言、內外環境之變化、圖書館服務理念之蛻變、圖書館作業之改變與結論等五大部分。

關鍵詞:數位圖書館、圖書館自動化、網際網路、電子出版品

一、前言

  溯自民國七十年起,國內開始興起圖書館自動化的熱潮,從淡江大學的大力士系統(TALIS)到最近的Dynix、INNOPAC、URICA系統的引進與使用,都為國內圖書館自動化掀起一波波的話題。除此之外,國內在民國八十年連線使用網際網路(Internet)以來,亦為圖書館自動化帶來不小的衝擊,尤其伴隨著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的出現又為圖書館自動化帶來另一波的新契機。本文分為外在與內在環境之變化、圖書館服務理念之蛻變、圖書館作業之改變等方面探討圖書館自動化及其服務之未來發展。

二、外在與內在環境之變化

  自一九六九年美國ARPANET發展迄今,網際網路已演化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圖書館自動化的範疇亦逐步從單一的圖書館區域延伸為以全球網路為服務範圍的圖書館。除此之外,資訊媒體的多元化、電子出版品的盛行、資訊組織方式的改變以及資訊瞬息萬變的狀況,在在影響著目前與未來圖書館自動化作業之發展方向。本節試從資訊媒體、資訊組織、資訊變迭及使用者等多方面探討,並分為以下九點闡述如后:

  (一)網際網路:從學術實驗性質到日常生活應用

  在一九六九年ARPANET發展之初,只是一種學術研究性質,遲至一九九四年網際網路方有商業機構與活動出現。同時美國在一九九三年率先宣佈「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與「全球資訊基礎建設」(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GII)計畫後,地球村的夢想與實際間之差距已經不遠,而網際網路也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資訊檢索技術:從資料外觀到資料內容本身

  以往資訊檢索的範圍是以小規模資料庫為範圍(如書目紀錄),但是隨著資訊科技的精進,隨後的全文檢索能力更是應運而生,都在在影響資訊取得的行徑。尤其是在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及其蒐尋器的出現,又明白昭示資訊檢索已經由資料外觀(如書目、摘要等)擴展深入至資料內容本身,特別是以前經由書目紀錄來查獲的聲音、影像、錄影帶與多媒體等電子媒體已經可以由電子媒體檔案內容本身來做檢索,並不需要外在人力的介入,同時對於檔案內容可以做更進一步細緻的檢索與分析;如音頻、位置、顏色與方向等。另外,隨著Z39.50標準的制定與發展,使用者亦可同時檢索兩個以上的系統與資料並加以取回,而介面與操作指令的一致化更是便利終端使用者的使用。

  (三)資訊蒐集與更新技術:從人工到機械自動化

  由於隨著電子出版品的發行、傳佈,以及網路無遠弗屆的能力,網路已存在著許多蒐尋器自動蒐集與更新資訊;如Archie的Mirror、Gopher的Veronica及WWW的各類蒐尋引擎等。因而我們可以發現一項事實:資訊的蒐集與更新可以利用相關資訊科技來執行、代勞,直接避免人力的介入以降低成本與時間。

  (四)媒體形式:從紙本式到電子化與數位化

  昔日圖書館的資料蒐集與館藏發展係以印刷資料為主體,而多媒體的館藏僅侷限於視聽媒體為主要蒐藏與服務的範圍。但是隨著出版品的電子化,許多印刷性資料亦從紙本形式轉化為電子形式,亦即是數位化館藏的產生,例如電子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等。因而可預見在不久的未來,圖書館的館藏資料將逐漸以蒐集數位化電子形式的資料為主,屆時將再著手進行另一次截然不同的回溯工作─亦即將非電子形式的各類資料轉換為數位媒體。因而圖書館資料的借閱、整理、典藏等方式將有著極大的改革,同時再展現另一種嶄新的風貌(詳見本文之「四、圖書館作業之改變」一節說明)。

  (五)媒體組織與呈現:從單一線性到多媒體化與串聯化

  傳統印刷資料的組織方式均採用單一媒體來表達與組成,或是搭配其他媒體為輔助,但是並非是一種綜合媒體,而是兩種媒體以上的結合。隨著全球資訊網的出現,赫然發現媒體形式除了朝向所謂的電子化與數位化之外,更令人驚喜的是此一數位媒體已巧妙且無礙地將聲音、圖形、影像、靜態與動態的媒體融合於一身。因此,有人稱此一展現形式為多媒體或數位媒體(註1)。除此之外,媒體的呈現方式亦與昔日的線性有序形態有著極大的巨革。若從目前全球資訊網提供的文獻觀之,已明確可將媒體的呈現方式轉變為超文件式或是串聯式(即Hyperlink),而此一表現方式對於使用者應用文獻的習性亦產生莫大影響;例如立即取得文獻之全部或部分、由參考書目一次找齊其他相關文獻等。所以,在媒體組織與呈現方式產生變革之際,亦對圖書館自動化產生了不同層面的正負效應。

  (六)資訊載體之單位:從單一巨/總集(Marco Set)至微/個集(Micro Set)

  自從印刷術發明以來,人類資訊的傳播、保存與使用主要都是以紙本式資料為資訊載體,因而就出版組織單位而言,都是屬於巨集性質;亦即資訊的量十分龐大,如一本書或單期期刊等。但是在電子出版品結合超文件(Hypertext,Hyperlink)的情形下,資訊媒體的承載方式有了徹底性的改變,同時也連帶引發資訊儲存、取用與傳遞等模式的蛻變。最明顯的例子是經由全球資訊網的電子文獻可以以微集為單位存放不同的個別文獻,進而再利用超文件方式予以串聯,或是匯集所有個別文獻為一份完整文獻,因而使用者可就其需要取回部分文獻即可,而不必全部一次取回。所以資訊的儲存、取用與傳遞方式已經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如Elservier出版商提供的TULIP技術報告(URL:http://www.elsevier.nl/locate/tulip)。

  (七)資訊變迭:從不變到萬變

  在傳統的學術交流模式(Scholarly Communication)或資訊鏈(Information Chain)下,包含了作者、出版者、圖書館、索摘服務者,以及所謂的各類資訊提供者與仲介者,每個份子各司其責,且有一定的程序與相互關係。但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此一模式已明顯起了極大的變化,各份子間的職責已可相互取代,而且並沒有一定順序的互動關係,況且網際網路具有快速傳遞能力,各種電子化資訊的傳播速度更為迅捷,因而可隨意儲存、複製與鏡錄(Mirror),進而引發所謂「版本異同」的問題。同時任何資訊透過電子及數位化的媒體儲存後,修訂資料更是易如反掌。因此,數位化的革命除加速資訊的產生、流通、傳遞外,更為嚴重的問題將是資訊原創性之辨識及認證。總而言之,資訊的內容、組織與存放/取用位置是可以做瞬間異動而不易辨識。

  (八)資訊產生:從爆炸到遺失

  廿世紀早已被公認是所謂「資訊爆炸」的時代,配合全球資訊變迭快速的情境,資訊的爆炸更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就在大眾集中焦點於資訊爆炸的主題上,反而忽略了「資訊遺失」之問題。昔日資訊媒體從結繩記事,再逐漸演化利用石材、獸皮、絹布至紙張來記錄資訊,而這些資訊載體皆有一特性--不易保存。所以在未加妥善保存下,這些資訊載體已逐漸毀損、消失當中。當然,同樣的問題亦發生在電子媒體,只是形成原因有所不同;例如資訊未加儲存、書目控制不佳、檔案儲存不良、週邊設備不好等原因,皆在在引發另一次電子化的「資訊遺失」的問題,而此一問題更對文化傳承造成無法彌補的歷史傷痕。所以,圖書館未來除了針對資訊爆炸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外,對於資訊遺失亦須加以留意及記載,否則此種文化歷史的傷痕勢必逐漸擴大,而眾多資訊則悄然地消失於無形之中。

  (九)讀者特性難以掌控:從單一區域到全世界

  昔日圖書館所服務的對象是以特定單位內的讀者群為主,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與使用特質。在網際網路普及後,圖書館日後的讀者群勢必來自全球四面八方,將會及早落實大同世界--地球村的理想。因此,雖然圖書館服務範圍與可用資源已經擴大且增加許多,但是隨之而來的讀者類型與需求亦趨複雜且更加難以預測。因此圖書館思索如何應用及整合網路資源之際,亦須對讀者群的特性加以調查、分析及定位,如此方能提供完善的服務。

三、圖書館服務理念之蛻變

  配合媒體形式、組織與呈現方式之替換、資訊變迭快速、資訊爆炸與遺失以及服務讀者特性難以掌控等因素下,圖書館向來所依循的服務理念亦有所變更,甚至會產生徹底性的變革。以下就這些變革分述如下:

  (一)即時與定期(Just-in-time vs. Just- in-case)

  在傳統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中,皆按讀者需求、所屬機構任務與圖書館目的等多重目標著手資料的蒐集與提供相關服務,因此就時間而言,皆屬長期性規劃與策略。但是現今隨著網際網路突破時空苑囿,圖書館面對讀者需求時,並不能再以時空限制而無法取得資訊為藉口。因此,爾後圖書館提供的任何資訊服務,除了強調精準之外,更須著重時效性,如此方能順應時代潮流之需要。

  (二)取用與擁有(Access vs. Ownership)

  鑑於即時性服務之需求,圖書館館藏內容不可能蒐羅殆盡各項資料,因而須訴諸外求的情況亦時有所見。尤其在網際網路超越時空範圍之情境下,取用遠端資料已不再是遙不可及。因此圖書館館藏發展的未來趨勢將是以取用為導向。惟取用是擁有的外在延伸,而擁有則是取用的內在基石,兩者互為表裏,但追求最佳化的資訊獲得性(Availability)卻是永遠不變。況且圖書館若一味追求取用權之獲得,屆時圖書館勢必無法擁有任何資訊,資訊將永遠被其他資訊提供者與仲介者所壟斷,而圖書館終淪為所謂的「藏書樓」。因此,圖書館必須重新思索如何在取用與擁有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否則資訊提供者將只保存與提供具有市場利潤的資訊而已,屆時前述的資訊遺失與歷史斷層的問題勢必一再重演。

  (三)計費與免費(Fee vs. Free)

  昔日圖書館向以公平的資訊提供者自居,因而有許多資訊弱勢者藉以獲取各項資訊,因此所謂「資訊不公」的問題並不嚴重。但是面對資訊爆炸與遺失的情形下,圖書館必須朝重點式發展,以及提供各項服務。同時為了要求提供品質更佳與速度更迅捷的資訊,圖書館服務導向亦由「免費」逐漸朝「計費」方向進行,以維持一定的品質與效率,並得以永續經營。但是如何消弭「資訊赤貧者與資訊擁有者」(Information Have-nots vs. Haves)間的不公平現象,仍是圖書館未來必須深思的一項重要課題。

  (四)全球性與區域性(Global vs. Local)

  傳統圖書館是依讀者需求、圖書館任務以及所屬機構賦予任務等條件下進行資料蒐集,但是所提供的資料範圍仍以單一圖書館為限,並無法經由其他方式取得其他地域的資料,即使透過館際合作途徑取得,其時效性仍十分緩慢,同時亦須等待他館將資料整理後方能取得。但在網際網路的瀚海中存有許多資源(無論是免費或計費),圖書館已能將之納入館藏之一部分,因此圖書館館藏資料的範圍已從區域性逐漸轉換至全球性的舞臺,同時服務對象亦隨之無限擴展延伸。

  (五)虛擬化與實體化(Virtual vs. Physical)

  圖書館所蒐集的資料是以實體方式儲存與排列於館中後,方能提供讀者使用,但是在網路中任何數位化資訊載體只要一經儲存即可經由網路取用,因而形成所謂「虛擬典藏,實際取用」之情境與效果。所以,圖書館館藏若以網際網路為蒼穹,屆時讀者皆可直接或間接取用任何存在於網路中的資源,達到「環球資訊任君選,千里求取一瞬間」之境界(註2)。

  (六)無限的全天候無休與定時的朝九晚五(7x24 vs. 9-to-5)

  雖然數位化圖書館強調的是資料數位電子化,但是提供資料與服務的方式卻是結合網路、伺服與資料於一身的整合體,因而形成所謂「無牆圖書館」(Library Without Walls)的現象--亦即圖書館服務的時間不再受限於地域與人的雙重因素,僅在特定時間與地域內提供各項服務。換言之,圖書館隨著網路的擴展,已將服務時間從典型的朝九晚五型態轉變為煥然一新的廿四小時全天候無休形式。

四、圖書館作業之改變

  基於前述圖書館內外環境的變化,圖書館各項作業當然也引發不同的改變、修正。本節試從下列八點分述如下:

  (一)編目方面

  面對上述內外環境的更迭,編目作業無可避免的亦有所改變,分述如下:

    1. 目錄的功能根據克特(Charles A. Cutter)在其「字典式目錄規則」(Rules for Dictionary Catalog)著作中提及了目錄的功能有二:告知讀者從某一特一檢索點找到其所需的資料,以及揭示圖書館的館藏等,亦即找尋(Finding)與匯集(Gathering)(註3)。但是由於網路具備取用遠端資源及電子出版品盛行之情形下,傳統目錄的功能已經擴增至辨識(Identifying)、取用(Access)以及指引暨轉接(Direct and Gateway)等五大功能,以利圖書館整理與提供電子化的網路資源予讀者(註4)。
    2. 自動化編目與分類從現存網路上蒐尋引擎(如Archie的Mirror、Gopher的 Veronica及WWW的Alta Vista、HotBot、InfoSeek、MetaCrawler等)所整理與服務的方式,我們可以明顯發現五項事實:一是自動化索引與更新資料的索引項/款目與所在/存放位置;二則是這些蒐尋引擎提供類似的書目資料是取自資料本身,無需人工介入外加;三為這些資料是由電腦程式自動蒐尋、擷取產生,並非由人工方式蒐集、整理的;四是這些資料除了書目外,亦可看到摘要與部分全文;五則有些原文資料是可以立即取得閱讀。另外,目前圖書館界方面的研究機構正著手研究「自動化分類網路資源」的計畫,而且已初步獲得成果證明是可行的;如瑞典蘭德大學圖書館(Lund University Library)的"The Nordic WAIS/WWW Project"(URL:http://www.ub2.lu.se/autoclass.html)、德國奧登堡大學圖書館(Oldenburg University Library)的"Project German Harvest Automated Retrieval and Directory"(簡稱GERHARD,URL:http://gerhard.bis.uni-oldenburg.de/)及OCLC的"Scorpion"(URL:http://purl.oclc.org/socrpion/)等計畫皆是。由此可知,過去圖書館界極思利用所謂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來從事所謂的自動化編目與分類,其實並非遙不可及,而且從上述例證得知已經逐步實現。尤其是伴隨著電子出版品標準格式(如SGML、TEI、GILS、)之陸續制定與應用,更是強化證明此案的高度可行性。
    3. 遠端編目(Remote Site Cataloging,Telecataloging)隨著網路的存在與四通八達情形下,人們可以無礙地取用遠端資源,相對地有許多工作亦可以經由網路連線來執行,而不必再限於某地某時來進行。面對此種情境的產生,萊紳與帕羅(Joan M. Lyesen and Nance L. Pelzer)兩人就針對此一情形進行調查了解,並做進一步探討。萊紳二人分別就此項工作的人員特質/素養、所需設備、優點、缺點提出要點如下:
      *人員特質/素養
       *傳統分編知識。
       *電腦相關操作技能。
       *自我管理能力。
       *獨立工作。
      *所需設備
       *電腦軟硬體:個人電腦、電話撥接器、網路連線軟體、印表機等。
       *網路設備:網路帳號、電子郵件、遠程載入等。
       *圖書館分編工具書:紙本與電子網路版兩種。
       *編目系統:如編目工作站。
      *優點
       *可視情形調整工作與生活步調。
       *減少工作空間。
       *沒有所謂「顛峰與離峰工作時段」之分別。
       *提高工作士氣與生產效率。
       *彼此支援且建立起相互信任之基礎。
       *避免引起同事間之糾紛與仇視。
      *缺點
       *容易被打擾而分心。
       *必須安排輪班,以維持有人在辦公室。
       *引起人際疏離之問題。
       *其他費用增加;如網路連線費、電腦週邊設備、編目軟體等(註5)。
    4. 虛擬聯合目錄與書目中心隨著資訊科技技術的精進,以往許多停留在夢想的事項,現在已經可以逐一實踐。例如Z39.50標準出現後,除了為終端使用者提供一致化使用介面與操作指令外,最重要的是透過Z39.50應用檢索軟體,使用者可以同時查詢兩個以上的系統、資料庫,也可以達到所謂的虛擬聯合目錄的效果。例如香港境內的JULAC計畫就是結合Z39.50與檔案傳輸協定的檢索軟體下,館員除了可以同時查詢八個系統與資料庫外,更重要的是在查獲書目紀錄後,館員可立即將書目紀錄予以下載儲存至本地的圖書館系統內,再做進一步的修改與確認,大大節省原始與抄錄編目的時間與成本。由此可知,以往強調的集中式書目中心的目的與效果,其實由香港的JULAC計畫現況即可判別集中式書目中心的存在價值已經不似以往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被取代,達到所謂的「虛擬式聯合目錄」及「虛擬式書目中心」境界(註6)。
    5. 權威控制範圍之擴大就在各項網路蒐尋器陸續推出並廣受網路使用者喜愛後,有許多人皆認為圖書館權威控制作業就可以不必再執行。例如Alta Vista線上提供的“Live Thesaurus”功能,乃是根據網路使用者常用的檢索詞彙做成的索引典,使用者在輸入詞彙進行查詢後,Alta Vista會提示一些檢索詞彙供使用者參考以找出較適用的網路資料;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就以Yahoo與臺灣蕃薯藤(YAM)為例,雖然前述兩者已提供了主題目錄,而且可以線上查詢,但是細心的使用者可以發現,雖然某一網路資源/物件可以放置在兩處以上的主題之下,但是網路使用者往往是在找到或瀏覽某一特定資源後,如果要找出同類或類似資源,只能限於某一主題,而不能跨越兩個主題以上;或是再重新輸入詞彙檢索、瀏覽與篩選一次。若依圖書館分編與權威控制觀點而言,某一資源、物件是有具備兩個以上的屬性、主題(分類號、主題標目),讀者只要經由目錄查詢就可即類查詢,一次找到所有相關的資源,這也就是圖書館界整理網路資源的主要目的之一;這就是圖書館界所謂的「參照關係」(Syndetic Structure),亦即所謂的「文獻內容相關性之安排」(Context)。另外,由於電子出版品的盛行,再加上網路驚人的傳播速度與傳送範圍,致使同一份電子文獻常有不同版本、正反論點、檔案形式、取用方式與語文等現象,而這些正是權威控制所要達成的。而未來權威控制的範圍不僅名稱與主題等索引款目為主要苑囿,依筆者所見可以涵蓋以下十一個部分:
       *中文異體字:一字多形者。
       *中文同形異義字:不同字具有相同字形者(註7)。
       *類表中之類號與類目。
       *不同分類表。
       *不同標題表。
       *不同索引典。
       *分類表、標題表與索引典。
       *不同版本;紙本與電子、不同電子版。
       *不同語言。
       *不同、相關文獻(內外文)。
       *實際與虛擬館藏。
    6. 作者自行編目與分類網路資源不論是一篇文章、一個資料庫,或是形式是"Plain ASCII"、"HTML"檔案,大部分的文獻或資源皆具備名稱,因而網路蒐尋器據此來蒐集資料提供查詢服務。因而,大部分網路資源提供者其實在發行時就提供簡單的書目資料。近年來,為了加速網路資源整理與改善檢索效能,已有所謂的"MetaData"標準出現。此一標準是制定一套有關網路資源描述的資料欄位,期以文獻作者或提供各類資源時,能根據規定提供一些必備的描述欄位。因而,在不久的將來,由作者或提供者自行提供有關記述與主題編目方面的資料已是一項趨勢,而圖書館亦可視這些資料為「預行編目資料」(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CIP),做為資料整理的基礎。

  (二)採購與徵集方面

  圖書館在從事資料的蒐集往往花費許多人力在資料的查證、補證、訂購、催缺、經費處理等方面,在作業自動化後的確也提高了許多效能與效率。但是面對網路的衝擊下,採購與徵集作業方面也起了變端,分述如下:

    1. 網路書訊
      以往圖書館蒐集資料的來源不外乎來自出版社的廣告、期刊、通訊或取自專門學科的期刊與通訊的廣告與書評。但自從有了光碟(如BIP)與圖書館的線上公用目錄後,圖書館獲得資料來源的速度與範圍就遠比以往更快、更廣。尤其現在網際網路的通道四通八達,許多商業機構亦利用網路來提供各項服務,而書商(如Amazon Book網路書店)、出版社(Elsevier、McGraw-Hill)與代理商(SWETS、Blackwell、Ebsco)亦不例外。而這些書商與出版社除了提供傳統的電子式書訊外,當然亦提供了書影、書評、書目資料、摘要、專書導讀、分類/主題目錄,同時圖書館亦可加入其提供的會員制以隨時取得最新的書訊;如Amazon Book網路書店的"Eyes Personal Notification Service"服務,以及UnCover資料庫的"Reveal Service"服務等皆是。同時,經由網路的連接,圖書館可直接與這些資料供應者聯繫,更能跨越時空限制加速資料的取得。
    2. 電子訂購
      隨著出版品的電子化與網路化,當然圖書館作業也必須配合環境的變遷作適當的調整,以加速資料的取得與作業的電子化、簡單化。目前已有所謂的「電子資料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的需求與標準正在研擬中,因而亦引發所謂「電子交易安全」(Security Electronic Transactions,SET)的問題。其實圖書館在EDI出現之前,早與出版社合作研發類似的標準與格式,只是範圍只侷限於電子訂單、電子發票與電子書目資料等層次,但不含資料原/全文;如圖書的BISAC、期刊的SISAC、期刊文章的SICI等皆是。因而未來圖書館採購作業勢必配合電子出版品與網路(如前述的網路書店)的發展趨勢做一大變革,逐漸朝向全盤化的電子化訂購作業。
    3. 資料類型眾多
      在網路未如此盛行之前,圖書館蒐集資料的類型包括了紙本印刷、視聽、微縮、光碟、磁帶與磁片等不同型態資料。但是在出版品結合網路與電子化的雙重力量下,我們可以發現任何資料早已朝向所謂的平行或多方出版品的趨勢(如紙本、光碟、主機、網路線上即時等),而且資訊的出版方式已有走向全盤電子化的現象。當然在短期內,電子出版品仍無法完全取代印刷媒體前提下,圖書館館藏類型勢必蒐羅各類媒體為職責。
    4. 擁有與取用
      基於網路使用者可以經由網路取用遠端資源的情形下,已經產生所謂的「虛擬館藏,實際取用」的效果,因而圖書館館藏的範圍也從單一圖書館擴展至全球通用的網際網路。所以未來圖書館蒐集資料的範疇除著重於「長期規劃方向」(Just-in-case)的館藏外,也必須盡一切可能蒐羅「即時需求方向」(Just-in-time)的虛擬館藏;亦即資訊的擁有權與取用權等兩種。不論館藏性質屬於「實體/擁有」或是「虛擬/取用」,圖書館注重的「資訊最佳的獲得性」(Availability)卻是永遠不變的。所以,未來圖書館必須對於資訊的擁有與取用做一適當的規劃,才能獲致最大的資訊獲得性,同時也可以兼顧館藏的長期發展與滿足使用者即時性(On-demand Request)的需求,更為日後圖書館間的館際合作奠定良好的深厚基礎。
    5. 自動化徵集
      如前所述,現存網路的各項蒐尋器提供的資料係結合電子、通訊與電腦等三方面科技技術下,自動遨遊在網路世界中進而加以蒐集整理。由此可知,未來圖書館在出版品電子化與網路化的雙重結合情形下,部分電子資料的蒐集方式將趨向自動化徵集,而人工作業與介入將降到最低,轉以品管控制為首要任務。
    6. 走入民間蒐集資料
      追溯中國目錄學與圖書館之起源,我們可以發現傳統圖書館在蒐集資料時是類似今日的「田野調查」,深入民間去蒐集資料。未來圖書館在邁向所謂的電子化、數位化、網路化與虛擬化的四大前提下,許多具有唯一性質(Uniqueness)的資料是隱藏在各地方深處的,而這些資料幾乎是在其他地方無法產生與提供的。所以未來圖書館負責資料徵集的人員必須深入民間各地去蒐集這些資料,否則有些文化資產將會消失殆盡,而文化也會產生斷層,同時弱勢文化勢必被強勢文化所吞噬。

  (三)流通與閱覽方面

  圖書館流通與閱覽服務是以圖書館現有的館藏為主,因而服務範圍也僅限於圖書館館內而已。但是隨著資料數位化與網路化,此種服務方式與範圍也起了不同的變化,茲分為下列四點闡述如后:

    1. 服務方式:數位物件、只送不借
      基於資料物件數位化與網路化,未來圖書館館藏將趨向所謂的「只送不借」現象(註8)。因為使用者在取用電子、數位圖書館各項資源時是經由網路達成的,而且在資料數位化前提下,許多資料只要取回即可使用,不必親自造訪圖書館。
    2. 取用之控制
      各項數位化網路資源除了由圖書館本身自行建置外,大部分仍是從廠商或出版社購置取得。但是這些資料提供及販賣者通常會限制這些資源使用的範圍,如人數、地域等。因而,為了避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條文,所以圖書館未來必須對於數位化網路資源加以控制,以取得合法的使用權限。同時由於電子文獻因存放位置、版本、語言、取用方式、檔案格式等方面的差異,已經引發「電子式版本」識別與認證之問題。為了提供正確資訊給使用者,圖書館對於電子式版本之控制亦須加以改善,否則取回錯誤資訊的頻率將時有所見。
    3. 伺服取代排架、書架等設備之空間
      放置在圖書館內的紙本式或視聽資料,排架方式通常依索書號或架號來陳列與儲藏。但是隨著出版與儲存媒體形式的電子化,我們可以發現伺服已部分取代了這些傳統安排方式。因為電子媒體可以隨機方式排列與儲放,只要使用者介面妥善安排即可達到原有索書號的目的。例如目前存在於網際網路的各項全球資訊網資源存放時可採隨機方式,但安排與取用上卻可以依照主題、分類號、字母順序與查詢等不同混合方式提供。另外,資料典藏方式亦由書架逐漸改由硬碟、伺服來儲存與管理,且只要一處存放,即可全球共享,而此種情形皆是和以往大不相同的。
    4. 服務時間與範圍:全年無休的服務、讀者
      經由網路的連線與資料電子化,虛擬圖書館己應運而生,所以圖書館服務時間與地域範圍也不再有所限制,一如前述,已形成「全天候無休」與「全球不分地域服務」的方式。只要網路與電腦主機不故障,無牆圖書館的服務是不會間斷的。

  (四)參考服務方面

  未來圖書館參考服務除了朝向網路虛擬化外,更強調主動出擊,以及高質與效能,茲分為下列兩點說明如下:

    1. 個人化服務
      由於出版品的電子化,再加上電腦相關配備功能的增強與價格低廉之故,因而網路陸續推出許多個人化服務;例如UnCover的“Reveal”服務及前述網路書店Amazon Book的“Eyes Personal Notification Service”服務等皆是。況且亦有許多個人檔案管理系統軟體的配合使用(如EndNote),讀者自行建立、編輯個人檔案的情形遠比以往更容易。因而,未來圖書館參考服務在進行興趣檔(Profile)之建立、分析,其實皆可利用相關資訊科技加以自動蒐集、分析進而提供服務,以達到更快、更佳的參考服務。
    2. 資訊品質篩選
      圖書館在提供任何服務時,其實就已經著手設定相關的選擇標準或原則以從事資料蒐集與提供。雖然在資訊爆炸時代的需求下,品質篩選已是無法避免與必須執行的工作,但是如何在品質篩選與思想箝制雙重標準下,求取一個最佳平衡點,仍待圖書館思考。

  (五)資料庫之建立與數位文獻之回溯

  在推動圖書館自動化作業之際,圖書館著重的是建立書目資料庫,但最終目的是在於提供資訊。因而,面對數位圖書館目的要求下,圖書館除了蒐集印刷式資料外,對於電子化、數位化資料亦須加以蒐集、提供,如此方能達到最佳的資訊獲得性。但是有些資訊是存放在圖書館館內或遠端,是計費或免費提供使用,因而形成實際與虛擬館藏的交互提供。面對此種情境,圖書館首要在於妥善整理資源為目錄,再以直接或間接取用各項資源。但是更重要的是,圖書館必須針對一些特殊資料加以蒐藏與數位化,如此方能避免資訊遺失的現象。而圖書館蒐集、整理與數位化的原則如下:

    1. 整理圖書館本身擁有與維護(Own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Local System)的Internet網路資源。
    2. 與圖書館服務對象有關,且為重要的研究資料。
    3. 重要的相關工具與資料且能改善、加強既有的服務。
    4. 重要的相關工具與資料且能改善、加強既有的圖書館員技能與知識(註9)。
    5. 圖書館本身擁有的特殊館藏,且具有唯一性者。
    6. 具有文化保存與歷史典藏價值者。

  (六)資源共享方面

  經由網路直接與間接的連線串聯,昔日圖書館界所倡導的資源共享或是各項館際合作事項的可行性已遠比以往更高、更實際,而且範圍可以更廣、速度更快;例如電子化的文獻傳遞服務、館際互借。因為資訊電子化後,即可利用網路來達成傳遞,但是以往如何分工合作的原則與基礎仍然需要再協調,如此方能事半功倍,彼此相互依存,以求取最佳化的資訊獲致/得性。所以,以往圖書館以館藏大小來決定合作對象的標準不再是絕對的最高準則,因為數位化圖書館環境下,館藏特色與傳遞速度才是決定一切的重要因素。

  (七)躍升為出版社

  圖書館除加強數位資料的典藏與服務外,更重要的是將一些資訊來源加以掌控,如此才能全方位掌握資訊的取得;換言之,圖書館可以扮演「出版社」的角色。因為有許多學術資料是研究者為了求取職等晉陞、職位留任、學術資訊交流以及學術與同儕間的認可、認證情形下,方將這些資料讓渡給商業機構予以出版與銷售以獲取學術評價與認可,而圖書館因使用者需要這些資訊情形下再次買回。究其過程與合理性,其實圖書館可以身兼出版社的任務代替這些學者出版學術資料,同時建置成電子化期刊、資料庫,以成為圖書館最重要的資訊資源之一。例如任職於美國加州北好萊塢菲利普研究機構(Phillips Graduate Institue, North Hollywood, California)圖書館服務主任的史多福(Mark Stover)倡導圖書館應多加利用全球資訊網為出版工具來扮演出版社的功能,並提供相關附加價值,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六:

    1. 全球資訊網是支援學術交流模式之一項強而有力的工具:如訊息的傳佈與交流。
    2. 圖書館可以發揮專業技能以組織與提供網路電子化資訊。
    3. 全球資訊網出版工具可以改變圖書館員的角色與任務。
    4. 由於全球資訊網具備瀏覽、串聯與全球化取用等特色,因而在學術交流模式中可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5. 經由此項服務與任務以提高圖書館的聲譽、地位。
    6. 節省經費(註10)。

  (八)其他

  面對內外環境的變迭,圖書館除了在功能與作業上必須作適度的因應與改變外,甚至組織部門亦須作適當地調整;亦即最近的熱門話題--組織再造。無論組織部門如何改變,圖書館最高指導原則:「在適當時機下,提供適當資訊給適當的使用者」卻是永遠不變的。此外,未來圖書館服務會更加注重即時性(On-demand Reqeust)、學科性(Subject Orientation)與團隊分工合作(Team Work)等重點方向也是我們必須加以留意的。

五、結語

  未來圖書館自動化及其服務逐漸朝向所謂的電子/數位化、虛擬化與網路化三大方向挺進發展,是無庸置疑的,而且範圍將從圖書館內部逐漸走向外在的網際網路。因此,未來圖書館除著重於資訊科技的應用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圖書館角色加以定位,如此方能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轉機以主宰自己的未來。然而數位圖書館的精髓是在於資料(Data)、內容(Content)與文獻內容相關性(Context)之安排與整合(註11),畢竟這些才是圖書館所要追求的,而非科技。

【附註】

  • 註1:中央研究院謝清俊教授認為數位媒體融合其他媒體於一身已成為一種統一化的數位媒體,應該是一種單一媒體,而非傳統認知的多媒體。請詳見,謝清俊,「文字、語言與位媒介」,<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八十五年度第二次主題演講>,(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三十日),頁2-4。
  • 註2:黃鴻珠,「Internet資源與利用」,<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通訊>,第11期(民國八十二年七月),頁14。
  • 註3:Robet H. Burger, Authority Work (Libraries Unlimited, Inc.:Littleton, Calorado: 1985), pp.3-4.
  • 註4:請詳見,陳亞寧,「網路化文獻的整理」,<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八十五年三月),頁84-108。
  • 註5:Joan M. Leysen and Nancy L. Pelzer, "Telecataloging: A Consideration of Present and Future Practices", LIBRES 6(1/2) (Jun. 1996).URL:http://indigo.lib.lsu.edu/epubs/libres/libre6nl/leysenpelzer.html
  • 註6:國內此一概念係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丁之侃先生首先提出。請詳見,丁之侃,「虛擬聯合書目中心之概念」,<計算中心通訊>(中央研究院),第十一卷第廿二期(民國八十四年十月),頁204-206。
  • 註7:此兩點乃中央研究院謝清俊教授在「珍藏文獻整理與資訊科技應用研討會」(臺北市:中華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合作組織,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提出,同時建議由電腦自動來執行。
  • 註8:黃鴻珠,「經營數位化圖書館第一步:認識數位化圖書」,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二日,URL: http://www.lib.tku.edu.tw/seminar/private/dl-txt.htm
  • 註9:Vianne Sha, "Guidelines for 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22Feb. 1995.URL: http://www.nlcbnc.ca/documents/libraries/cataloging/shal.txt.
  • 註10:Mark Stover, "The Librarian as Publisher: A Case Study of A World Wide Web Publishing Project." 1996.URL:http://www.library.ucsb.edu/untangle/stover.htm
  • 註11:國內此一概念乃是淡江大學黃鴻珠館長於「第十三次全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規劃研討會(台中市:逢甲大學圖書館,民國八十五年十月)首先提出。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