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319個鄉鎮中,有些鄉鎮相當迷你,行政區域土地面積不大,商業經濟活動也相當貧乏,甚至常住人口稀少,比不上高樓大廈林立的繁華都市中一條人口密集的街道。但是,在這樣的蕞爾小鄉中,依然有著令人欣賞、讚佩和感動的生命故事,展現出台灣引以為傲的旺盛生命力。位於高雄縣最北端、以二仁溪與台南市灣裡地區及台南縣仁德鄉為界的湖內鄉就是其中之一。



人文薈萃的小鄉鎮
湖內鄉的行政區域相當小,狹長形的面積只有20平方公里出頭,騎機車不用半個鐘頭即可繞行一圈,但在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開發時間卻相當早。效忠大明帝國的延平郡王鄭成功,於1622年驅逐荷蘭殖民統治政權,在現今台南市建立「東寧王朝」以來,連接「台灣府」與在現今高雄市左營區的「鳳山縣」之間主要交通和軍事要道的湖內鄉,留下許多人文薈萃的足跡。
這樣的歷史傳統,使得歷任湖內鄉長都致力於提升鄉內讀書風氣及匯聚鄉內各項人文活動。湖內鄉立圖書館也因此於民國76年在當時的鄉長劉文忠努力奔走下,爭取到新台幣600萬元經費,在明宗國小隔鄰動工興建,民國77年6月完工啟用,建築總面積約380坪,館外面積約1,355坪,無論規模和內涵,在高雄縣全縣27個鄉鎮都首屈一指,更開啟湖內鄉文化建設的全新里程。
爭取補助 站上全國舞台
隨著時代不斷往前推進,多元化成為主流價值,湖內鄉立圖書館也與時俱進,現任鄉長黃炎森以點亮湖內新地標、再現圖書館風華為目標,於民國92年爭取到「公共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善計畫」、「圖書館周邊沿線再造工程」兩項計畫的補助,進行全館整修、改造,於93年3月完工,此後更呈現嶄新風貌,迅速成為吸睛的焦點。
在當時的全國公共圖書館評選中,湖內鄉立圖書館與台北縣鶯歌鎮、雲林縣古坑鄉與宜蘭縣壯圍鄉等圖書館同時獲選為全國北中南東最優質的圖書館,並於93年3 月4日四館同步舉辦「新時代公共圖書館視訊聯播活動」,向全國民眾展現公共圖書館改造後多樣的閱讀氛圍,亦使湖內鄉立圖書館能躋身全國示範圖書館的舞台,揚名於全國,同年並受文建會指定為海峽兩岸公共圖書館各學者優先參訪圖書館。94年,湖內鄉立圖書館周邊景觀獲選「2005南台灣園冶獎」,及教育部公共圖書館「讀者倍增計畫」南區第一名的榮譽。
經由前瞻性的視野,將30多年歷史的鄉立圖書館全面整修改造,賦予多元化內部功能和外部機制,開創超「六星級」質感和氛圍的公共圖書館,不僅使得湖內鄉立圖書館風華再現,更成為湖內鄉最具吸引力的新地標,全鄉近3萬名居民無不引以為榮。
拆除高牆 主動擁抱居民
湖內鄉立圖書館改造的第一個創新作法,就是拆除讓民眾無形中產生隔閡的老式鄉鎮圖書館高牆;從空間美化的角度出發,將圖書館與周遭環境融合為一體,打破以往圖書館給人冰冷及不容易親近的感覺,主動迎接擁抱社區居民,使大家都樂於親近圖書館。
在圖書館的建築風格上,湖內鄉立圖書館運用濱臨台灣海峽的地理特性,走海洋系列風格,遠遠望去有如在藍天碧海中緩緩前行的知識大船。圖書館內外的硬體建設也與海洋產生連結和聯想,營造毫無拘束且全然放鬆享受閱讀樂趣的環境。
蛻變後的湖內鄉立圖書館,一樓是閱讀空間相當舒適的期刊閱報區,以及小朋友可自由穿梭其間、親子愉悅共享閱讀空間的「兒童閱覽室」。二樓是提供K書中心式桌椅規劃的「開放閱覽室」,同時架設無線上網基地台,提供9部電腦供讀者查詢網路資料。三樓則有100多坪空間的多功能展演空間與研習教室,開辦多樣的成長課程以增進鄉民的人文素質,提升藝術文化建設水準。
運動海洋意象改造空間
1960-70年代,湖內鄉以養鴨與鴨肉製品銷售全台與日本,鰻魚、吳郭魚等魚塭養殖則為1980年代鄉內經濟主力。為了彰顯湖內鄉的特色,也為了讓孩童對家鄉多一分了解,即使鴨和魚已經在湖內鄉失去舞台,館方仍然努力維護湖內鄉的歷史,因此,湖內鄉立圖書館大量運用相關的圖騰,讓鄉民的記憶永不褪色。
在兒童閱覽室,有鴨子造型的矮櫃屏風、魚骨造型裝飾天花板、鯨魚造型的桌子、海鷗型檯燈、舒適的沙發,並以象徵海洋的水藍作為場域主色。
在空間重新改造之前,鄉民對於圖書館的運用十分貧乏,如今,中小學生最愛優遊於圖書館中,尤其是兒童圖書閱覽室成為親子最佳的閱讀書房,也是同學最愛相約K書的地方,更是幼童最愛打轉的奇特空間。



蚊子電影院 民眾期待
湖內鄉立圖書館的休閒娛樂中心角色全部集中在戶外,有大型戶外表演舞台,影像廣場、水景、光廊、藝文看板等設施,除自行舉辦活動,也配合中央部會及高雄縣政府各項巡迴藝術活動,尤其是定期於週末在影像廣場推出的「蚊子電影院」最受到鄉民歡迎,充分發揮休閒娛樂中心的功能。
即使湖內鄉擁有2,000年前台灣史前文化之一支的「大湖文化」,但目前湖內鄉連一間電影院都沒有,所有文化娛樂大都仰賴台南都會區,因此「蚊子電影院」的誕生,對鄉民而言是再興奮不過的事!每月第2、4週定期播放影片,成為社區民眾最期待的時刻。
靜態硬體建設之外,湖內鄉立圖書館也同步提升動態軟體建設,經常舉辦各項藝術活動、志工媽媽研習、健康講座及精彩演講,開館時間也從上午8點至晚上9點,中午則不休息,歡迎鄉民隨時登門盡情使用,獲得鄉親高度肯定與回響,視為比家裡書房還要舒適的大書房,每天到館人數急速增加。
林建智館長表示,圖書館的目標,是使圖書館除原有公共圖書館功能外更具有多元化功能,成為社區教育中心、休閒娛樂中心、社區資源中心並邁向鄉鎮文化中心。
「讓圖書館動起來還只是個開始!」林建智館長表示,陸續還將推出許多創新的作為,尤其是將充分運用與全國第一座書法篆刻公立展示館明宗書法藝術館為鄰的優勢,開闢「陽光閱讀專區」,使圖書館的閱讀功能由室內走向室外,與明宗書法藝術館形成湖內藝術人文特區,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
「陽光閱讀專區」預計99年3月初正式推出,但民眾已迫不及待享用試用的戶外座椅,爭相請求早日開放!因為臨海不遠,陽光烈、海風強,但湖內鄉民渴望知性的心不減,身穿遮陽袖套、頭戴遮陽帽,仍然堅持和陽光與書香進行浪漫的約會。
「就是這樣的力量!」林建智館長高興且樂觀的說:「我們很有自信以圖書館為中心,打造優質的公共圖書館和藝術人文特區,讓湖內鄉人文薈萃的傳統源遠流長,這也是身為湖內鄉土生土長子弟責無旁貸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