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話題充電站─到台北故事館 聽作家的聲音

文:葉益青 照片提供:葉益青

  夜幕落下。位於台北市圓山地區,中山北路三段台北市立美術館旁的台北故事館,已然換上了夜晚的靜謐裝扮。白日時分中山北路車子奔馳而過的呼嘯聲逐漸減少,在庭院裡擾攘的人聲也慢慢散去,點上燈光,夜間的台北故事館另有一番味道。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晚上,六點後,這棟今年已經高齡93歲的英國都鐸式老房子,成為夜裡的主角,等待著、歡迎著從各方聚集而來的朋友們。七點起,「繆思的星期五—文學沙龍」講座就要開場了。

  居住在大台北地區,想參加各類型的講座、演講,不怕沒有機會,社區大學、書店、藝文空間等地不時舉行,只要你想,就可以去;只要你願意,文學的距離似乎不是遙遠的。既然選擇這麼多,為什麼大家還願意每個月一次,可以說是遠赴中山北路三段底的台北故事館,來分享作家們帶來的朗誦會呢?

第十三場黃碧端朗誦(於故事館館內)繆思的星期五第九場作家合影,右起焦桐、台北故事館陳國慈總監、愛亞、司馬中原、聯合報宇文正。台北故事館是一座英國都鐸式建築,有著童話般的外觀。

緣起︰一個美麗的傳統

  日治時期的台灣,籌組詩社、吟詩自娛,曾經是文人最崇尚的休閒活動之一,全台的詩社甚至高達290餘個。曾為「北淡八景」之一、景致秀麗的圓山,更是一個文風鼎盛之地。

  台北故事館這座英國都鐸式建築,1914年由大稻埕茶商陳朝駿興建完成後,作為他招待各國茶商、台灣仕紳的招待所。彼時,於庭院裡聆聽南管演出、詩友雅士吟哦寫詩,也曾是文人風景之一。

  老房子在時光流轉間,晃然一過,已近90年。在這期間,不同的主人到來,為她創造了不同的生命風采。1998年此地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圓山別莊」,隨即展開了調查與修復工作。2003年時,由陳國慈女士個人贊助,每年捐助七百萬元成立了「台北故事館」,作為一座推動台灣生活文化和古蹟再利用的迷你型博物館。這座老房子,從私人所屬的家園,搖身一變成為大眾親近的古蹟。

  為了重現詩社在圓山聚會,延續早年圓山文學活動的美好盛事,台北故事館策劃了「繆思的星期五—文學沙龍」,並且邀請聯合報副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主辦,期望讓文學的聲音迴盪在古蹟裡,更為古蹟再利用創造不一樣的親近方式。

小說家駱以軍朗誦(於故事館館內)聽,作家的聲音

  想要認識作家,讀者通常只能從其書寫的文字裡去閱讀、感受所創造出來的氛圍。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我與作家相遇、聆聽作家親口朗誦自己的作品,分享創作的心得,讓作者的文字轉化為聲音,帶領大家彷彿穿過時空,走進篇章裡。愛好文學的你我,會不會想來呢?

  或許,就是這樣的期待,讓每個月一次的文學沙龍活動,得以在台北故事館裡持續。參與朗誦的作家不限詩人,還包括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等等,余光中、幾米、張曉風、駱以軍、周夢蝶、愛亞、鍾文音……數十位作家曾來到故事館。早於十九世紀末,法國詩人馬拉美曾在其寓所舉辦「周二夜文學會」的文學沙龍,持續了十八年之久。台北故事館裡的「繆思的星期五」文學沙龍,期望可以延續並創造一種「舊且新」的文學傳統,一如老房子帶來的新生命。

  和許多大型演講場大不同,台北故事館的室內空間大概僅有四十坪,室內小而細緻,一樓大概只能容納三十席座位,整個空間至多為七、八十位,晚到的朋友或席地或站立,但是每一次都能讓人愉悅感受文學的活力的氛圍。

  古蹟裡,聽演講,聽朗誦,聽作家的笑語,溫馨的交流。

  而為了讓朋友們可以在不同季節,享受不同的城市風景,台北故事館亦會配合不同主題,精心配置場地。風起雨落,就在古蹟本體室內,讓檜木香飄盪著,伴著朗誦聲;偶爾在故事館前庭院裡,有繁花或月光相伴;也會在故事館二樓延續到北美館的平台廣場上,搭起白色帳棚,讓朋友在微風吹拂裡放鬆自己,與作家的聲音,相遇。

誰來聽朗誦?

陳義芝(左)也曾擔任文學沙龍主持人  匆忙的時代裡,誰會來聽作家朗誦?「繆思的星期五」文學沙龍初辦之際,策劃主辦的台北故事館也略有擔憂。第一年12場下來,已然建立口碑,幾乎場場爆滿,朋友們熱情的期待能夠持續,第二階段繼續走了下來。至2007年一月份已延續舉辦17場,參加的朋友包含80多歲的老人家、十幾歲的青年朋友,也有形色匆匆的上班族,他們從工作崗位上離開,投入了文學的天地,甚至有多位可以獲頒全勤獎的朋友,他們沒有錯過任何一場,讓人感動。

  愛上了來台北故事館聆聽,老房子已不僅是老的回憶,也以文學的觸角帶領我們寫下新的故事帶來新的感動。

  開春的微風裡,台北故事館三月份的文學沙龍,以「遊歷」為主題,邀得韓良露、方力行兩位帶來作品,帶來朗誦。隨作家朗朗,隨之吟誦,隨之分享音律的美好,老房子的文學生命也隨著嘎嘎作響。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