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台南市圖書館南區分館 讓喜樹也開懷

文:湯光慧 照片提供:湯光慧

  「請問:南區圖書館在哪裡啊?」「我們就在喜樹社區啊!是歡喜的喜,花草樹木的樹……」對台南相當陌生的我,行前問東問西,結果到了台南市,還是不放心再問當地人:「喜樹社區到底在哪兒啊?」得到大部分的答案卻都是:「不知道」,最後,總算有位家住喜樹的女孩指點迷津,為了更加確定無誤,臨走又問:「那……到了喜樹會看見什麼大的標誌嗎?」這位女孩回答得很妙,她說:「就會看見很多喜樹啊!」她的答案,讓人欣然一笑,內心對這個美麗的地名充滿好奇。

南區分館地處偏遠的老社區內圖書館緊鄰黃金海岸期刊室利用率頗高

喜樹的由來

  我的疑問,在圖書館得到了答案。這證明了圖書館不只是借書、還書的功能,還可以解惑。館員拿出一份《喜樹社區報》創刊號,這是當地文史工作者自編的刊物,上面寫著:「喜樹之所以稱為喜樹,是因早期先民,每遇慶典或辦喜事時,以粿葉樹(學名黃槿)的葉子用來做紅龜粿的墊片,而這個地方因生長著很多粿葉樹,因此叫這個地方為喜樹。」簡言之,喜樹就是粿葉樹的故鄉。

  而台南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就坐落在這個遠離都市塵囂的舊聚落內。順著金華路一路往南奔馳,當商店變少了,馬路荒涼了,經過一陣緊張,以為又迷路了,偶爾聽見天空呼嘯而過的飛機轟隆聲(台南機場附近),喜樹路的招牌出現眼前,右轉進入又是一片寂靜,腦中浮現「錯誤」二字,想回頭時,一棵黃槿樹點燃了希望,經過社區內最大的建築物——喜樹國小,紅色的圖書館就在不遠處招手。圖書館負責人王修慶說︰從這裡開車再過去十幾分鐘就會到高雄縣了。位於南高交界處的喜樹,地處都會的邊陲,幾乎被台南人遺忘。這個傳統又純樸的濱海農漁聚落,完全不受世俗影響,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社區風貌一如以往,並未隨著時光而改變。

走出圖書館 走讀喜樹

  但,濱海公路重新燃起喜樹被重視的契機。有鑑於台南市南區長期被忽略,市政府近年努力規劃南區的觀光資源,沿著台南市中華西路一路往南,銜接濱海公路,看見一畦畦魚塭就到了著名的「黃金海岸」,假日市民到海灘玩水放風箏,人潮洶湧,但僅一路之隔的喜樹社區,卻總帶不進人潮,因此,市府有意藉助空間寬敞的南區圖書館,在此設置「生態旅遊主題館」。

  未來,圖書館不再只是一個固定的「藏經閣」,隨著南來北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也隨著海水的流動,潮起潮落,綿延的海岸線不斷延伸,四面八方的人都可以共同來參與這場流動的饗宴。

  流動,開啟一個入口,同時打通了出口。誠如王負責人說的,重新打造黃金海岸創意空間,讓圖書館「有趣起來」,讓人有「想進去」的慾望。

  去年,圖書館還舉辦了兩次「走讀喜樹」活動,民眾不只到圖書館看書,更要起身走出圖書館,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循著解說員的腳步,深入平時擦身而過,卻被忽略的破磚殘瓦中,體驗先民的日常生活。

運用品管圈概念

資訊檢索區方便民眾查閱資料  成立於85年10月的南區圖書館,占地3017平方公尺,可使用總面積2206坪,是地上五樓,地下一樓的建築物,每個樓層都有四百坪大,方方正正,是台南市各分館中面積最大的,比起其他縣市或地區,住在台南市南區使用圖書館的人實在幸福。

  不過,人,通常身在福中不知福。為了提升閱讀人口,有別於一般文人思維,南區圖書館置入了商業人士重視的「藍海策略」,而且獨創「琅琅圈」,取材自商業運用的「品管圈」,為符合圖書館中琅琅的讀書聲,所以稱為「琅琅圈」,琅琅圈把居民不上圖書館的原因一一列出,譬如:環境因素(空調、布置、空間規劃等),或設備因素(電腦差、視聽軟體少、期刊不足等),當然也列出有可能是館藏不足、館員的專業不足,或是學生不會使用圖書館資源等其他因素。

  找出原因,當然要想辦法一步步解決,王修慶說,首要任務當然要主動出擊,圖書館要走出去,他們親赴附近的喜樹國小辦理圖書借閱證並開放圖書館作為校外閱讀課的場地,此舉使得原本只有一半(238位)學生辦證,結果辦證率達到百分百(全校共443人)。

  有了豐碩的成果,乘勝追擊,繼續到較遠的省躬國小開拓閱讀人口,本來只有百分之十七(247人)辦證的人口也躍升到全校(1138人)全數共襄盛舉。最讓他們引以為傲的是,除了學生辦證外,學童們「小手拉大手」,引導許多從未進過圖書館的父母們一起走進圖書館,親子共同分享讀書的樂趣。

  王修慶說,喜樹是個傳統部落,人口外流嚴重,單親和隔代教養的狀況比比皆是,而另一個隱憂是許多家長是「外籍人士」,他們自己的語言能力都有問題,根本無法教育兒女,因此,他們開辦了外籍成教班,這些東南亞籍的家長們也很樂意學習,成為圖書館的一大特色。

  有了藍海策略,這塊距離黃金海岸僅四百公尺的老社區活了起來,喜樹的居民,望著藍天碧海和金色的沙灘,一切都有了生機,社區裡開著黃花的黃槿樹預告著喜事近了,藍海變黃金,村裡村外,很快就能包紅龜粿辦喜事了。

好要更好

  雖然王修慶謙虛地說,這一切都是今年初剛退休的溫館長的功勞,多年來,溫館長不斷刺激他們的創意,告訴他們「每天只要一點點的改變,一年下來您的人生會像魔術般的改變。」就是這樣的理念,讓圖書館一步步邁向正軌。

  原本你還不太相信,這樣一個冰冷冷的圖書空間要如何營造出他們標榜「展現溫馨的閱讀環境」,如果不是親自走一回,面對面和館員溝通,還真的不太相信這個偌大空曠的圖書館是如何獲得94年第七屆行政院圖書館整體服務品質獎的。

  「如果有人要你陪走一公里路,你就陪他走兩公里路。」前任館長溫彩棠在業務觀摩手冊上寫下圖書館的理念。

  也許就是這樣的理念,誕生了一則感人的故事。有次,一位不識字的歐巴桑跑到圖書館來求助,她告訴鄭姓館員,她想到花蓮慈濟大學去探視她在花蓮讀書的女兒,但她大字不識一個,該怎麼才能順利搭車啊?左思右想,館員乾脆好人做到底,請了兩天假,親自帶歐巴桑上花蓮,再帶她回家,一時之間,傳為地方佳話。

特色館藏藏玄機

完整的省府公報  走訪各地圖書館,甚少看到有圖書館專門收藏政府出版品及罕用書庫的,台南市南區圖書館大概是全國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原因就在於它的大,因為它大,別人小,所以台南市乾脆把各分館的政府出版品集中在此管理,其中包括公報、學報,成為一大特色。

  內容五花八門,極其珍貴,包括已經廢省的《省府公報》、《台灣省通志》、歷年的《文化視窗》等,甚或台灣的《鹽務》及《核能天地》等冷門的素材,還有一位當地仕紳陳正美花了50年時間,利用館藏書寫一本農田水利大全,全世界只有該館藏有這本書呢。因為內容齊全,成為許多寫論文及研究史料的人必遊的圖書館。推廣組長洪榮志甚至爆料,當初清查特別費時,市長還特地到此找尋相關資料呢。

  這樣的圖書館功能還真是琳瑯滿目,洪組長說,很多人會跑到圖書館找尋屬於自己「歷史上的一天」,看看有沒有偉人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再看看當天發生了哪些事?甚至找出自己的「生日書」,知道自己出生那天出版了哪本書?這樣的精神不正符合了人們去圖書館的精神嗎?人類一生都在追求答案,而最想得知的竟是「我是誰」?

  對於這群可愛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圖書館是什麼?王修慶說:「它是我工作的地方,獲取知識的殿堂。」洪榮志形容它是個「生長的有機體」,而一旁熱心招呼的志工王柏洲先生的答案最可愛,他說:「圖書館是交朋友的地方」,後面接著補充「交朋友第一,讀書第二。」

  是的,我在2007年2月的一個豔陽天來到台南的邊陲地帶,交了幾個朋友,讀了一些史料,然後,迎著天空迤邐而下的金黃陽光,踏著黃金海岸的地平線,收穫滿滿,心情愉悅地,回家。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