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穿梭臺中新舊城區 探尋多樣風情

文:吳秋瓊 照片提供:達志影像、范特喜微創文化、人人好工坊、憩而思生活驛站
過80年歷史的臺中第二市場,市場內都是數十年老店,隨處可見數十年歲月的老饕。

背起背包旅行到臺中,跟著深度參與街區再生與社區營造的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蘇睿弼、范特喜微創文化總經理鍾俊彥、絲田水舌永續生態執行長孫崇傑,在新商圈與舊城區間遊走,探索不同風情的臺中。
 

臺中火車站—中山路商圈

新舊交融的街區文化

  臺中中區曾是臺中市的中心商業區,轄區內棋盤狀分布的公園路、中正路(今臺灣大道)、自由路、三民路都是日治時期所規劃,由於街道尺度較小,隨著80年代起私家汽車的普遍與周邊重劃區的興起,都市擴張的影響使得原本的中心商業區趨於沒落。
 

  直到2012年起,餐飲集團進駐「宮原眼科」賣起冰淇淋,聲名遠播全臺,吸引許多旅人前來朝聖,接著市役所、第四信用合作社等歷史建物的整建活化,人潮才開始回流,沉寂已久的中區有了新生機。


距離臺中火車站2分鐘路程的宮原眼科,是日治時期臺中州規模最大的眼科診所,現為聞名國內外的重要景點。  中區得以再次發亮,除了宮原眼科的商業模式之外,其街區再生的重要推手是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蘇睿弼及其團隊。自2012年進駐臺中舊市區成立「中區再生基地」,與宮原眼科、第四信用合作社同樣位於中山路上,積極媒合年輕人和企業進駐活化舊市區的閒置建物,許多具特色的文創空間紛紛出現。舊市區的街道帶來新的面貌,如何形塑具特色的街區,蘇睿弼的目標是「與其讓100萬人來1次,更希望1萬人想來100次」。

 

  蘇睿弼建議,遊歷臺中,可以火車站800公尺為半徑的步行距離為範圍,進行鄰近街區的散步之旅,可以沿著中山路往第二市場閒逛,這條日治時期最熱鬧的街道也被稱為「鈴蘭通」,從宮原眼科開始,沿路有許多有趣的金工、文創、手作小店,第四信用合作社對面有「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一個街區的小小電影院,再往前走有傳承四代的「美珍香」,曾經是傳統餅店,在60年代轉型為臺灣最早的超級市場型態的商店,附近也有傳承60年歷史的「臺灣太陽餅博物館」。
 

臺灣太陽餅博物館位於「全安堂」這棟百年建築中,經專業團隊再造,可見糕餅文化與百年古蹟的風韻。

  中區處處可以看到精美的歷史建築,例如自由路上由林獻堂等中部仕紳創立的「彰化銀行」,就是第一家臺灣人開設的銀行。而市府路與臺灣大道交叉口的「中央書局」曾是臺灣文化的重要據點,最近有PC Home董事長詹宏志每周三在此舉辦讀書會活動。中山路上還有知名的「洪瑞珍三明治」,保留早期西點的樸素原味;「長益鋼筆店」,是文具收藏家的最愛,如果想吃養生餐飲,則有第二市場附近的「味無味生活美學飲食空間」。想要住下來的旅人,車站附近有「路得行旅」、「紅點文旅」等設計旅店,走一趟中區的街道巷弄,感受新舊交融的街區文化,頗有能體驗古今穿越的趣味。
 

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

文史脈絡的生活聚落

  2021年3月,臺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開通(綠線),連接高鐵烏日站,沿途行經18個站,每一站都是認識臺中市的絕佳窗口。臺中捷運是從臺中烏日高鐵站一直到北屯,主要沿著文心路走,捷運沿線有充滿歷史感的犁頭店區域的南屯老街,包括萬和宮、林金生香餅鋪等;現代建築林立競豔的七期、八期重劃區及臺中市政府。
 

  如果想以捷運沿線商圈為旅行景點,范特喜微創文化總經理鍾俊彥建議,可利用步行和iBike交替,會得到更舒適的旅遊經驗。

臺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綠線),沿途18個站,每站都是認識臺中的絕佳窗口。 世界級建築臺中國家歌劇院,前衛造型加上多個展演空間,堪稱藝術與建築的完美結合。


  若騎上iBike 輕鬆可及世界級的建築作品臺中歌劇院、號稱餐飲華爾街的公益路、充滿優雅浪漫風情的精明一街商圈、國立美術館及周邊風格強烈的餐廳與充滿衝突感的忠信市場、文創風彌漫的土庫里、草悟道商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等。
 

  臺中知名的草悟道商圈沿著一條長約3公里多的帶狀綠帶公園分布,國立臺灣美術館、土庫里及忠信市場、勤美誠品、審計新村、模範社區、草悟廣場及范特喜微創文化的老屋改造活化都在這裡。原以打造「生活聚落」為目標,逐漸成為生活風格產業的推手。
 

  參與過新興商圈的藝文氣氛,鍾俊彥也建議走訪四平街、天津街等傳統市場,源於老建築與巷弄歷史所散發的復古懷舊與穿街走巷的遊逛樂趣,例如一德洋樓、眷村文物館等,或是曾在台中帶領文化及記憶建築保存議題,對抗磨滅記憶式的都市開發行動的三光巷的經典歷史場域,都能看見臺中在地的文史脈絡與人文的演進。


1920年代建成的一德洋樓,保留日治時代建築風格,於2015年修復後成為複合藝文空間。 范特喜微創文化的老屋改造活化。

 

高鐵烏日站—霧峰光復新村

摘星青年創業基地

人人好工坊希望人人得以尋求「玩美」生活,共創「人人好生活」。

  以高鐵為旅遊起點,公車接駁到臺中市霧峰區「光復新村園區」,是吸引許多背包客的新遊程,「光復新村」不僅是全臺第一個新市鎮,自2015年起由臺中市政府整修之後,轉型為「摘星青年創業基地」,結合藝術、創作、設計、樂活等青年人實現創業夢想的園區。
 

  駐點在「光復新村」的在地文史工作者孫崇傑(同時也是絲田水舌永續生態執行長)表示,「光復新村」是早期省政府員工宿舍,歷經一甲子歲月,仍保留純樸的眷村風貌,基地目前由70位店主組成,占比最高是手作類型的新創團隊。
 

  「絲田水舌」也可以讀成「細活」,是孫崇傑的工作室名稱,也是他長期以來耕耘在地的價值觀,要讓生態、生產、生活和生命的四生體系,展現樂活、慢活與細活的新價值。
 

憩而思生活驛站是以貓頭鷹作為各類文創商品、社造藝術、手作工坊的創作內容。

  落實創業夢想的「人人好工坊」,是由熱愛生活藝術的女性所創立,從小店命名就能看出,「好」為創作原點,以「女子」柔順堅毅特質,結合景觀、書法、花器、香器、茶器,希望人人得以尋求「玩美」生活,共同創造「人人好生活」。
 

  「憩而思生活驛站」則是透過社會設計的角度,將霧峰以人工巢箱復育貓頭鷹的故事整合,作為品牌經營的重點,並以此為各類文創商品、社造藝術、手作工坊的創作內容。
 

  孫崇傑表示,「光復新村園區」規劃完整,約有200多戶屋舍,目前只利用了三分之一,未來希望有更多青年來基地實踐夢想,也讓霧峰人文風土和創意活力被更多人看見。

 

旅讀好店清單&讀者優惠
https://bit.ly/3ddZxqT
旅讀好店抽好禮辦法
https://bit.ly/3wXtWlg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