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臉譜-看見西班牙 發現文化新台灣

文:呂方平 照片提供:台博館

迷火佛朗明哥舞坊舞者,於「艾爾摩莎」開幕式中表演佛朗明哥舞蹈,用西班牙式熱情,邀請民眾踴躍參觀特展。(文建會提供)  台灣素有「美麗島」之名,一般都以十六世紀葡萄牙航海家口中「福爾摩莎」(Formosa)稱之,殊不知到了西班牙航海家口中則發音為「艾爾摩莎」(Hermosa)。國立台灣博物館(簡稱台博館)「艾爾摩莎」展場入口,複製了一艘大船的船首,「船首守護神」為台博館的鎮館之寶(如圖,台博館提供),這尊洋溢西班牙風情的「女海神」木雕像,令觀眾忍不住駐足觀看,並留下深刻印象。

重現西班牙與台灣連結

  台博館館長蕭宗煌表示,以西班牙「艾爾摩莎」為名,並非刻意標新立異,而是強調西班牙與十七世紀北部台灣歷史的關連性,展覽也完整呈現當時的文化歷史背景、生活風貌及歐洲各國雲集東亞之政經背景,希望藉此喚起大家對這段過去常被忽略的北台灣歷史的瞭解。他指出, 台灣對於與荷蘭之間的歷史研究比較完整,相較之下,西班牙與台灣的歷史文化研究就需要更多的努力。

  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在開幕式中致詞表示,近年來國內各界、各館籌劃了許多與「大航海時代」以來東西文化接觸相關的展示,但曾殖民菲律賓數百年,影響東亞地區大航海時代至巨的西班牙,則因相關史料的取得困難而付之闕如。今年正逢西班牙來台屆滿380周年,這項特展對於大航海時代台灣早期歷史的解讀,即可彌補台灣本土缺乏西班牙相關史料與文物之缺憾。

  台博館去年推出「地圖台灣」年度大展,廣獲迴響與好評,今年七月中旬,又再推出展期長達五個月的眾所矚目年度大展「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特展」(展期95年7月18日至12月17日),館長蕭宗煌除代表文建會邀請國人走一趟台博館,過個有「西班牙風味」的夏天,也強調:「重新認識台灣的歷史文化,不僅是知識考掘的一部分,更是重新凝聚台灣多元文化價值,展現台灣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環節。」

來自全球博物館的文物文件

船首守護神  台博館的年度大展,呈現了360件借自西班牙、荷蘭、美國以及台灣各博物館的文件文物,為讓一般觀眾能更具體地瞭解這段歷史,館方規劃製作了各種模型與多媒體,希望能以輕鬆、活潑的方式來呈現歷史。如為重現早已消失西班牙在基隆之城堡「聖撒爾瓦多城」,特別結合歷史考證,重新製作了一個目前最完整的聖撒爾瓦多城模型。另外,針對十七世紀荷蘭與西班牙分據台灣南北、基隆VS台南的「雙城對峙」,直到1642年荷、西在北台灣最後的對決,這段關鍵歷史,也在3D多媒體的環景劇場中呈現。一份十七世紀西班牙傳教士所寫見聞報告,也被轉化成一本「電子書」。

  展品當中,有許多堪稱是國內首度公開亮相的重量級展品,如來自西班牙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的「西班牙第一份佔領報告」原件(1626年Antonio Carresno de Valdes軍曹長所寫佔領艾爾摩莎島報告)、「第一份西班牙所繪製的基隆地圖」原件(1626年Pedro de Vera 「福爾摩沙島西班牙人港口描述圖」)、「16世紀西班牙征服東方的奠基者:黎牙實比的航海日誌及航海圖」手稿、一張描繪十七世紀馬尼拉華人社區景象的「馬尼拉大箱子」。

首度公開的圖像 極具歷史價值

  在歷史影像方面,最重要的是一批由十七世紀初所繪製「十七世紀北臺灣各人種群像」,包括當時居住在北台灣的基隆原住民圖像、淡水原住民圖像、被西班牙人稱為「生理人」(台語「生意人」)的漢人圖像、日本人圖像以及當時在台服役的菲律賓原住民圖像。這些圖像不只為目前所知最早(約十七世紀初)的北台灣住民圖像,也是這些圖像世界首度的公開展出,甚具歷史價值。

聖母像(文建會提供)  西班牙統治台灣的十六年間,估計有四千名原住民受洗為天主教徒;當時的台灣,也是傳教士前往中國與日本傳教的前哨站。這些傳教士擔負起醫療、教育的責任,並協助緩和西班牙與原住民、原住民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甚至為此殉難。展場中布置了一個模擬實景的天主教堂,聖潔的聖母像(如圖,文建會提供),讓觀眾感受到一股神聖的宗教力量。七月十八日「艾爾摩莎」特展開幕當天,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西班牙賽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伊莎貝(Querida Maria Isabel)館長、中央研究院曹院士永和,及友邦包括美國、法國、德國在台協會、俄羅斯商務代表處等代表,均親自出席開幕典禮。西班牙賽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伊莎貝館長對於台灣各界研究西班牙與台灣間的歷史成就表示敬佩,並對這項特展的深入與完整表示肯定,除感謝台博館蕭館長的努力外,並正式邀請該館將這項展覽未來移往西班牙該館展出。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