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聲音傳遞物─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樂器介紹

文:許瓊丰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臺灣原住民樂器中,無論是聲音清亮的縱笛、深沉悠盪聲籟的鼻笛、或像是與鳥對鳴的口簧琴、弦琴聲調雖細小薄弱但迴盪林間的弓琴等,這些以山林資源製作的樂器,與大自然合奏了一首協調的交響樂曲。

 

「聲音傳遞物─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樂器介紹」展覽

  有關臺灣原住民樂器的記述,最早在宋朝李昉編纂的《太平御覽》曾經提及,但相關樂器調查是在日本統治臺灣後才開始進行,這與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有關。臺灣總督府對原住民的管理政策,由最初的放任、綏撫手段改以武力鎮壓,之後再改以教育同化方式進行統治;又為了讓原住民歸順因此進行原住民的各項調查,但無論是統治初期人類學家的調查,或1901 年成立的「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樂器僅占其調查研究中一小部分,未能得到全面的認識。


  直到1922 年,才有臺北師範學校臺籍音樂教師張福興於日月潭水社採集原住民的杵音與杵歌,以及日本音樂學者田邊尚雄來到臺灣進行原住民音樂調查;再至1943 年有黑澤隆朝參與「臺灣民族音樂調查團」進行原住民樂器普查,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樂器得以有完整紀錄。為此,本展以「聲音傳遞物—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樂器介紹」讓大家了解應該被珍視的原住民樂器。

 

樂器是原住民的聲音語言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蕃族調查報告書》書中,以手繪呈現的原住民樂器「木琴コカン」(kokang)樣貌,也稱為趕猴棒。

  生活於山林的臺灣原住民,製作樂器的材料皆取自在地的竹子、木頭這類自然資源,各族使用的樂器種類不一,大約有口簧琴、弓琴、縱笛、鼻笛、杵音、鈴、竹筒、木琴、竹鼓等,大多應用在傳遞訊息、祭典、狩獵、娛樂、做記號方面,是原住民的重要文化之一。


  然而即便是同一種樂器,各族用於表達的對象與場合也有差異。例如,原住民族中最常使用的樂器是口簧琴,從每個人吹奏的曲調中,成為雙方的溝通語言,因此經常用來傳達男女間愛慕之情,但也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布農族是在悲傷或心情不佳時才演奏口簧琴與弓琴。


  由於口簧琴可以當作溝通語言,因此日本人擔心原住民利用口簧琴傳遞訊息將不利統治,至日治後期禁止使用。另外,以鼻吹奏的笛子稱為鼻笛,鄒族是所有人皆可吹奏,但排灣族和魯凱族則是貴族、頭目才能使用;再者,日月潭的邵族則是以杵擊石的「杵音」最為有名。


  而在日治時期劃分的原住民9 族中,唯有達悟族沒有樂器,婦女們以「甩髮舞」及唱歌來祈求男性捕魚平安與豐收。由此可見,原住民各族使用的樂器種類不盡相同,演奏與代表的意義也各具特色。


  原住民樂器的特色是以周邊資源來製作,其形制仍屬初階發展,並模擬自然聲響或用於日常歌唱、生活與祭典中,實際上並無特定樂器音樂系統,但也因為以自己的旋律發聲而能產生語言的溝通功能,其質樸的樂音也能與自然合鳴。

 

將文化再興 傳承並發揚原住民樂器

嘉義阿里山達邦社鄒族人演奏樂器,由左至右分別為口簧琴、鼻笛、竹笛及弓琴。

  臺灣總督府為了解原住民實際生活展開一系列調查,並擬定教化政策,使原住民歸順臣服,達成「理蕃」目的。然而另方面,因實施「理蕃」政策,加上近代觀光與唱片、廣播科技的帶入,以及日本人、漢人的接觸機會增加,原住民樂器文化卻逐漸流失,即便臺灣回歸中華民國政府後也未能立即恢復。


  直至1980 年代,臺灣原住民發起爭取權益與文化的自覺運動;行政院在1996 年正式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至此,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現今已能看到這方面的成果。例如,已故鄭保雄老師生前重現口簧琴的製作與發揚;國寶級鼻笛藝師許坤仲與謝水能對鼻笛的推廣與傳習;AMIS 旮( ㄍㄚ )亙( ㄍㄥ ˋ) 樂團致力於傳統樂器的開發與創新並結合舞蹈與音樂,皆獲得國內外的肯定與回響。

 

「聲音傳遞物─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樂器介紹」展覽

展出時間:2022 年5 月3 日(二)至8 月21 日(日)
展出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3 樓
     期刊櫃檯旁迴廊區(週一休館)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