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北關螃蟹博物館簡介

文:李冠興(北關螃蟹博物館經理)

博物館地址:宜蘭縣頭城鎮更新路205號
電   話:(03)9772168
開館時間:星期一~星期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除夕夜休假

從一隻關公蟹

  開始小時候很愛吃螃蟹,卻很怕螃蟹,總是想像著被牠的螯夾著會有多痛。長大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常跑漁港買魚,忽然發現總有一群人從不正眼瞧那漂亮新鮮的魚貨一眼,卻圍著只能送去做飼料的下雜魚堆東翻西撿,好奇心驅使的我也加入了他們行列,撿到了改變我一生的螃蟹—一隻毫不起眼的關公蟹,頭一回看到竟然有螃蟹的腳長在背上,而頭胸甲的紋路竟又如此「詭異」,開啟了我旺盛的好奇心,也開始了標本製作的摸索;一直到認識了一位長年觀察螃蟹的朋友,才知道原來「活」著的螃蟹更有趣。這時,成立螃蟹博物館的想法開始萌芽了。

  望著漸被污染的海洋,望著因人類過度捕撈而日漸稀少的海洋資源,螃蟹博物館成立的想法很簡單:期望能為我們的後代子孫留下一些紀錄,讓他們知道在這婆娑之洋曾如此豐富過;期望這兒能成為國內外研究甲殼動物的交流站,多窺探一些奧妙海洋生物的祕密;更期待散播海洋保育與永續經營的觀念,讓臺灣成為海洋之子。

漁港的全「民」運動

  1998年夏天,螃蟹博物館正在最初的籌備階段。

  下午兩三點,漁船正陸續進港,一簍簍的魚貨擠進了狹小的市場,鹹濕的空氣中瀰漫著腥味,踩著溼漉漉的地面,搜索著堆在一旁的雜魚堆,如尋寶般的翻撿著,忍受著別人異樣的眼光,但這就是我最重要的螃蟹來源。

  2000年冬天,手上正忙著工作,腰間的行動電話響了。「小李!卡緊來漁港,撈到一隻大的,還活著!」電話那端傳來船長興奮的聲音。衝到了漁港,一顆心怦怦跳著,目不轉睛的看著卸下來的大傢伙,乖乖!一隻甘氏巨螯蟹呢。

  以前的漁民是厭惡這些螃蟹的,總嫌牠們掛在網上妨礙作業,習慣拿了石頭敲爛丟回海裡;但是現在,船長朋友們小心翼翼的幫忙蒐集著,意識到從大海來的東西不再只區分為能吃或不能吃,能賣錢或不能賣錢;這成了深海螃蟹最主要的來源。如果你要問最近漁港的「全民運動」是什麼?既非行動電話熱,也非總統選舉熱,而是螃蟹熱。

對螃蟹的認識不只是在餐桌上

  螃蟹博物館除了蒐藏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宣導,這得要透過生動、互動、而且生活化的解說,而非硬生生的解說牌。

  對「民以食為天」的臺灣人來說,對螃蟹的認識似乎只限於在吃的食物上,當他們聽到螃蟹的基本構造、與寄居蟹的關係、生活習性…等,莫不露出驚訝的眼光與嘖嘖讚嘆的聲音;省略了艱澀難懂的知識理論,從生活面切入引發大家的興趣,我想這才是民眾想要的博物館吧!

感「蟹」、感謝

  北關螃蟹博物館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屬於大家的。感謝父母的支持、學者專家的幫忙、船長朋友的蒐集、業餘玩家的意見……,許許多多的協助讓這兒從零到有,從空虛到充實,一點一滴的成長都是大家辛勞的付出。

  更感謝大海所賜予無窮的寶藏—螃蟹,讓我有新的方向與理想,貢獻一己微薄的力量給社會。萬分的感謝與感恩之情,謹藉此文獻給大海、所有的朋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