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所在地為中心,策劃一場代表臺中文化、精神的「都市地景記憶中的臺中公園」特展,從臺中公園帶您了解這座都市的發展與文化。
公園被譽為都市之肺,臺中公園與臺中的都市規劃同步誕生,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是承載臺中歷史、記憶與文化的重要地景。此次展覽使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館藏日文舊籍及舊報紙進行策展,帶領大眾深入了解臺中公園的前世今生。
湖光熠熠 臺中公園的百年故事
根據2024 年交通部觀光署的統計顯示,臺中公園在臺中市觀光遊憩據點,位居「熱門景點前10 名」的第10 位,2024 年上半年參觀人數達1,378,615 人次。都市公園的興起,源於18 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後的都市化,世界首座都市公園伯肯海德公園於1847 年向大眾開放。日本再將歐洲的都市公園理念引入臺灣,臺中公園成立於1903 年,位在臺中市發源地「東大墩」(今臺中市中區)附近,初期面積約25,000 坪。1908 年,臺灣總督府為慶祝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於臺中公園舉辦「臺灣縱貫鐵道全通式」,使其聲名大噪,成為臺日兩地知名景點。
隨著公園內紀念雕像、神社等設施的增設,以及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展覽、釣魚、划船、主題比賽等,成為市民休憩的理想空間。二戰後,臺中公園仍保有其都市綠洲的地位,市民在此散步、享受陽光,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1990 年代前,臺中市經濟重心西移之前,臺中公園一直是市政中心與市民活動的核心。
國資圖從9 月18 日起在總館3 樓設置「都市地景記憶中的臺中公園」特展,展覽結合館藏日文舊籍及舊報紙資料,並取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國立臺灣圖書館等單位提供珍貴圖檔,邀請大眾一起回顧這座超過百年歷史的都市公園,展區亦設有「大家的地景記憶」留言板,讓民眾分享心中最難忘的臺灣地景。臺中公園的歷史與其環境、紀念物已成為珍貴的時空膠囊,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故事。
「都市地景記憶中的臺中公園」特展
展覽日期:2024 年9 月18 日(三)至12 月22 日(日)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3 樓 政府出版品展示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