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校園交響閱─屏東縣和平國小 給孩子一對隱形翅膀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和平國小的老師曾經在校園中導讀一本書,然後請學生為這本書的故事進行配樂,有個同學選用「隱形的翅膀」這首歌,老師從優美的配樂中得到啟示:原來學校力促孩子們重視閱讀,就像是給了他們一對隱形的翅膀,藉著翅膀,孩子們可以飛到美麗的國度!

林憲亮校長。小朋友邊玩邊讀,樂在其中。在圖書館閱讀,小朋友很自在。

深耕閱讀 書香滿和平

  和平國小積極推行閱讀,是五、六年來的事,校方從孩子開始有計畫性閱讀之後的表現,看出了閱讀產生的力量!

  在教育部大力倡導之下,全國學校都將閱讀置於重要的方向,但被動與主動,在孩子身上產生的效益是不同的!

  投擲多大的力量,就會產生多大的折射,我們看見和平國小積極推動所造就的卓越成績:95至98連續4年獲得屏東縣「國民中小學學生閱讀教育」評鑑特優,96、97年以「悅讀方案」代表屏東縣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佳作,97年度更獲得教育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閱讀磐石獎。

  和平國小以「書香滿和平」方案獲得閱讀磐石獎評審一致讚賞。在「書香滿和平」方案中,校方仔細列出閱讀推廣上的計畫與成果,當中包含「和平愛閱團」、「閱讀深耕活動」、「和平故事屋」、「展現閱讀教學成果」、「學校老師及家長的回饋」等內容。

  近年來,和平國小常受邀到他校分享教學經驗!對和平國小而言,「教學相長」 是最具體的成效;校方在要求學生重視閱讀之前,先讓老師們做足功課學習引導的方式,這樣的扎實度令人感動!

  為了推展閱讀,和平國小成立跨年級的教師工作坊,團隊除了研擬發展與閱讀相關的教學活動、培訓閱讀種子教師推動兒童閱讀外,也建構出學校本位的閱讀教學藍圖。所謂的「和平愛閱團」,則包含行政人員、教師、家長會等成員,固定每週聚會,發表推動閱讀模式。

  「和平愛閱團」主要召集人是教務主任林梅琴,她認為一個人做不了所有的事情,匯集眾人的力量,各自提供專長,才能有效提升績效。和平國小共有38個班級,每一班的導師各有專長,但未必人人對閱讀教育有足夠經驗,因此,「和平愛閱團」扮演重要的功能,由閱讀教學有經驗的人員共同研發教育引導方案,經過討論確認模式後,傳輸給全校的老師。

全方位創造新的可能性

  家長是孩子最初的老師,為了讓家長有能力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閱讀,和平國小成立了「社區家長讀書會」,由教務主任林梅琴親自每週固定時段導讀,除提升家長的深度與廣度,也教育家長如何在家中引導孩子。

  和平國小家長會感受到校方的用心,每學年撥款6萬元作為購書基金,因此這些年來,和平國小的圖書館藏書以及共讀的套書大量累積,在閱讀推廣上相繼得到肯定,去年除了教育處提撥的46萬元贊助費外,又加上磐石獎得到20萬獎金,校方認為購書經費充足,所以提報家長會經費預算時,刻意減低購書基金額度以減輕家長會的負擔,沒想到家長會堅持加碼,仍然撥足6萬元給學校。這是因為家長看到孩子的顯著蛻變,因此堅持提供充足的經費添購新書。這樣的心意,和平國小校長林憲亮點滴在心頭!

  林憲亮去年剛接任和平國小校長職務,他表示和平國小過去在閱讀推廣已建立良好的基礎,整體架構很有系統,接手校長職務後,除了繼續先前的模組運作外,也極力思考開拓新的可能性!

  和平國小目前在閱讀深耕活動中,常態性方式包含:

  1.每天老師陪伴晨讀10分鐘,書籍由學生自行準備,不寫讀書心得、不進行評量,讓學生在無壓力下自由閱讀。

  2.實施國語日報讀報教學,建立學生讀報習慣,並將讀報心得加以統整,以書面、口頭生動條理地發表分享。這樣的訓練,用以激發孩子發現問題、主動探索,經由讀報學會蒐集、整合、運用資訊,並培養獨立思考、研究的能力。

  3.推動親子共讀,鼓勵家長以身作則,營造家庭閱讀氣氛,進而成為書香家庭。

  4.閱讀與寫作結合,將學生作品製作專刊成為閱讀教材,除了每年常態性出版一本《和平之光》校刊外,日前還出版學生故事選集。

  5.透過演講、廣播、戲劇等活動,讓平面的閱讀做出立體的集體展現!

  除了上列的常態性活動外,校方也不定期辦理與閱讀相關的研討會、邀請名人到校園演講,分享閱讀的心得。

  知名童書作家哲也是孩子的偶像,他筆下的故事,充滿愛的真諦與光輝,為了讓學生能夠更貼近作家、接受知性與品行的薰陶和洗禮,林梅琴主任09年初主動邀約哲也到校與學生互動。哲也除了創作之外,也到處演講,實在無法安排出充足的時間而屢次婉拒,但是林梅琴主任毫不氣餒,透過電話歷經二、三十次的盛情相約,哲也終於在4月南下來到和平國小,上午除了和全校師生精采對話外,下午則和老師們進行一場近距離的深度對談。這一天結束後,作家搭火車離去,但學生高漲的情緒卻未因此而消退,校方鼓勵學生將發酵而起的興奮之情轉換為文字,匯聚了所有文章後,一本《與哲也有約》的專刊因此而誕生。

  這就是和平國小的作為,他們重視每一個細節,善用每一個機會,在平凡中創造新的可能性。

和平國小校園飄書香。透過各種活動,讓閱讀由平面延伸到立體。社區發展協會的行動圖書車進駐校園。

藉助社區力量

  對林憲亮而言,「社區」是他仰賴的力量,也是最大的資源。

  去年和平國小運動會,社區有一百多人組團參與開幕進場儀式,甚至還設啦啦隊!除此之外,社區發展協會的行動圖書車每月會安排兩次進駐校內,在玄關處擺放桌椅,讓學生們隨興的閱讀。

  承受社區的熱情,校方也大方回饋,提供場域給社區使用,不僅是開放式的運動場,若有需要,室內空間甚至人力支援都沒問題。

  因為互動密切,學校對孩子教育的細節與用心之處也容易被看見,因此,社區的民眾形成最有利的宣傳管道,當少子化造成各國小招生困難之際,和平國小卻因社區民眾口耳相傳肯定校方的優秀之處,因而入學的學生能維持一定人數!

  「社區有活動我們一定參加,學校有活動也一定邀請社區參與。」林憲亮校長這麼說。

  「團體作戰」向來是林憲亮校長運用的策略,因此學生們所吸收的養分,不僅來自班導師,更匯聚了社會大眾的能量!和平國小學生除了知識提升外,人際關係的互動力也因而比同年齡的孩子增進很多!這樣被培訓成長的孩子,縱使居住地處於市鎮,但胸懷卻很寬闊!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