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走讀台灣─走向新店渡口文學步道 溪流與創作陪你沉思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新店市公所

  「坐船囉!」站在現今台灣唯一的人力擺渡渡口─新店渡口邊,我們大聲呼喊著,這裡沒有嗆鼻的柴油味,沒有阻礙視線的黑煙,更沒有馬達吃力的哀號聲,擺渡人李清,「唷!」了一聲,就這樣搖著槳駛了過來,輕輕在潭上留下一抹優雅的船痕。

幽靜的氛圍環繞新店溪流

全台唯一僅存的人力擺渡船渡口,現在更多了濃濃的文學味。  百年來,新店溪就是以渡口來聯繫兩岸居民日常交通,隨著時代發展,從上游到下游共9個渡口漸漸走入歷史,只留下新店渡口,讓現代人可以以時速10公里的緩慢方式體驗新店溪的美麗,那是又有別於以巨型天鵝造型踩踏的人工浪漫,也或許是背負著8個手足生命延續的使命,新店渡口即使距離熱鬧的碧潭商圈僅有200 公尺的距離,還始終保留著幽靜、獨特的氛圍。

  曾經在新店市立圖書館任職的觀光產業課課長陳麗卿,知曉有許多文人定居在新店,新店包含了都市的便利性與自然山水的景致,彷彿像塊大磁鐵,吸引許多文人決定在此生活,於是在市長的大力支持下,將順著碧潭新店渡口左岸至和美煤礦前原本因颱風而淤積的高灘地,重新整頓,結合新店在地文人所創作的詩文,讓新店渡口除了古老擺渡船外,還多了一股詩情畫意的魅力。

收錄當地作家珍貴手稿

  陳麗卿課長表示:「真的十分感謝作家們的大力支持,我們不僅獲得席慕蓉授權,更留下柏楊先生珍貴的手稿,與周夢蝶老師從未發表過的詩作,同時還收錄管管、陳幸蕙、吳念真、桂文亞、陳銘磻等,生活在新店市的18位作家珍貴手稿,並以銅版刻成文學碑,塑造一條150公尺的文學步道,也是北縣首創的文學作家步道。」

  原本陳課長遲遲等不到周夢蝶老師的回覆,但一直不厭其煩的聯絡,某日,周老終於與陳課長見面,完全了解公所的用心後,馬上提供兩首從未公開的詩作《無題》,還與陳課長分享寫作時的小故事。原來這兩首詩是寫給詩人管管的夫人,她就是近幾年竄起的新銳女詩人黑芽,她曾拿著詩作去像周老請益,周老覺得她已經有管管的傳授,而且寫得很棒了,就沒多說些甚麼。但黑芽的詩作與來訪引起他的文思,就為她寫了這兩首極富巧思與趣味的小詩,讚賞黑芽的文采。

  陳課長興奮地說:「沒想到能得到大師的手稿,還是兩首,這真是當初始料未及的。2009年11月文學步道的啟用典禮,周老還推辭了台北詩歌節的邀約,特地來參與開幕式,表達對新店人文新地標的重視,讓我們很感動。」

  另外,如作家陳幸蕙就是將平時的生活體驗,寫入詩中:「在光陰大道上,我期望以馬拉松精神完成的生命…,陳幸蕙平時就有在跑馬拉松的習慣,她說從這樣孤獨的運動中,可以再次透析人生的意義。所以陳課長希望能在新店多創造出與其他觀光勝地截然不同的閒適感,除了原有山水美景還能加上人文景致與完善的設施,陪伴著喜歡獨處、沉思的民眾。

戶外教學重要景點

新店渡口文學步道,設置在地18位作家的銅版手稿作品。  從今年開始,文學步道也會成為新店公立中小學校外教學的重要景點之一,希望讓小朋友從小就能了解在地文化資產。另外,公所還特地在河堤的柱子上設置40個新店意向的圖象銅版,可以讓小朋友拓印在紙張上,增加趣味性,同時也在步道與柱子上留下位置,搭配校外教學的活動,舉辦徵文比賽,讓新店未來主人翁的作品在文學步道中出現,與大師並排。

  新店渡口對面和美山步道的改善工程目前已經動工,預計今年8月完成,將與渡口水路形成完整的觀光路線,而今年也繼續在二叭子、花園新城社區設立有詩文小徑,讓新店的人文旅行地圖更加完整。陳課長笑著說:「文學是省思自己的最好朋友,以前在圖書館推廣是一種方式,在觀光上也能持續推展下去。加上新店的藝術家與文人相當多,文學步道也成為另類的展現舞台。」

  看見作家涂靜怡在這寫下:「讓我們啟程吧/拋下所有的羈絆/不再徬徨/幸福像是一節節急駛/一不留神/就會越站」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在捷運新店站這站下車吧,走向碧潭最深層流動的綠,紛亂就此如擺渡小船搖起的水面漣漪、如白鷺絲切開的鬆軟雲朵,消失不見,走向新店渡口文學步道,換你寫下專屬於自己的心情詩篇,幸福原來可以很近。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