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海端鄉立圖書館 從蛻變中成長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建物脫胎換骨 老地方新亮點

  動工時,因建築牆面嚴重斑駁陳朽,空間格局狹小侷促,大幅度增加了修繕工程的困難度,簡直可以用拆房子形容,不過,館方還是排除萬難,在短短3個多月內完工,讓圖書館猶如脫胎換骨般煥然一新。先從門面介紹起,館外入口處原採用磁磚鋪面,下雨時只要稍微閃神,一不小心打滑就可能摔個四腳朝天,加上部分破損的磁磚、窄小的階梯設計,四處無不是埋伏著危險因子。於是高金蘭改以摩擦力較大的洗石子作為建造材質,把尖銳的階梯轉角處整修成圓弧狀,為讀者的安全作第一線把關,並建置無障礙設施及殘障坡道,增加身心障礙民眾出入圖書館的方便性。
 

民眾可以隨心所欲挑選自己喜愛的位置,輕鬆享受悠閒自在的閱讀時光。  館內一樓則運用開放空間及複合式餐飲休閒小站的概念,分別規劃出嬰幼兒閱讀區、青少年兒童閱讀區、書報閱讀雜誌區、電腦使用區、休閒娛樂區、接待區、服務台等區域,營造出閱讀、休憩、討論、娛樂、親子互動等多元服務內容。書籍擺設也以矮式書櫃取代一排排偌高擁擠的舊式書架,並選用褐色人工木質地板作為地面材質,讓原本陰暗沉悶、動線凌亂的負面評價,頓時變成明亮通透、流暢寬廣的閱讀空間。接著轉往二樓,穿越白色拱門,宛如走進自家的大書房,格外溫馨自在,這裡是成人閱覽區,也是高金蘭最滿意的設計區塊,她說:「讀者可以隨心所欲挑選沙發、大桌面或角落位置坐下來,時而享受休閒的愜意時光,時而感受閱讀的文字魅力,讓自己沉浸在輕鬆舒適的環境中,等待充電後重新再出發。」
 

  此外,圖書館物盡其用的美德,也相當值得效法,對於可用之物,絕不任意丟棄,一樓色澤鮮艷飽和的圓形桌便是佳例。不說鮮少人猜得出它前身是一張占據空間的大型會議桌,館方略施巧思,截去橢圓狀桌子的中間段,妝扮抹粉換上黃色鋪面,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新桌子。二樓擺放的書架也是運用同原理,將舊式的鐵製書架加上木質封板,便直接晉升為質感良好的高級書架。
 

高金蘭宛如兩館總督 鄉長余尚志讚譽有加

海端鄉是一個以布農族為主的原鄉部落,鄉民可過閱讀,增加對族群文化的認知。  「可惜,若是圖書館開放時間能延長到夜間就更完美了。」民眾反應,但這也是高金蘭的心聲,她認為,圖書館開放的最佳時段,應該是鄉民放假的時間,礙於人力嚴重不足,目前館內只能從早上8點開放到下午5點半,中間休息1個半小時,剛好卡到上班族工作的時間,不少人因此無法使用到圖書館的資源,但高金蘭承諾會努力實踐鄉民的訴求。海端鄉鄉長余尚志開玩笑的說:「高金蘭一人獨挑起圖書館與布農文物館的業務工作,不虧是海端鄉的兩館總督。」這雖然是余尚志表現幽默的方式,卻也道出對下屬的不捨,他期盼能在短時間內增加正式人員的編制,以協助館方正常運作,同時也肯定高金蘭對海端鄉的付出,特別是偏鄉資源不比都市,許多文化層面的提升尚處於啟蒙階段,必須投入更多心力改革現狀。
 

  然而經費匱乏卻是偏鄉地區不曾消失的首要問題,過去余尚志也曾看不起總是伸手向中央政府要錢的基層單位,任職鄉長後有了不同的想法,他領悟到很多困難或許有解決之道,但某些建設空有滿腹的理想,沒有足夠的經費是無法施行的。不過,余尚志強調:「錢要給在對的地方,更要用在對的方向。」他指出,以往向中央單位提報申請計畫,常常得仰賴書面資料的審核,援引補助資源,但雙方不免產生認知上的落差。余尚志建言,上級人員應實際走訪地方單位,聆聽基層的聲音,並針對缺失處提出建議與指正,補助的資源條件,也不該以過去案例作通盤處理,必須因地制宜,考量地方需求,就實際狀況給予最合適的協助,才不至於造成大筆資源的浪費。


從閱讀帶動文化傳承 連結布農文物館經營

  海端鄉是一個以布農族為主的原鄉部落,鄉民自是背負起傳承、發揚族群文化精神的使命,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家園的文化脈絡,還有誰能夠把這些寶貴的資產推廣出去。在這樣的前提下,余尚志對於民政課課長林忠平提出海端鄉立圖書館建築應與布農文物館串聯的構想,大表贊同。目前圖書館仍設置於校區內,雖然有助於學生使用圖書資源的便利性,但圖書館畢竟屬於公共空間,一般人皆可自由進出,對於校園的出入管控不免造成某種程度的困擾。他認為,將圖書館改建於布農文物館旁,是最佳的選擇,地段鄰近海端國中,步行即可抵達,學生使用權利不打折,鄉民也能在享受閱讀樂趣之餘,加深自己對族群文化的認知。余尚志企盼未來圖書館與文物館能夠相輔相成,雙軌並進,共同帶動知識與文化水平的提升。
 

圖書館有義務篩選優良的書籍內容,引導讀者朝向正常的心靈成長發展。  但建置新館工程浩大,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從籌劃到建設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余尚志表示,在實踐理想前,當務之急必須先培養當地的閱讀風氣。不過,海端鄉面積幅員遼闊,位居臺東縣之冠,加上交通不如市區便利,造成鄉民往來圖書館的困難度。近幾年來,圖書館運用行動圖書站的概念主動出擊,下鄉推廣閱讀,讓民眾進一步了解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與位置,同時也加強嬰幼兒閱讀的推動,從小養成孩童的學習樂趣。在圖書館重新開幕後,館方更規劃出嬰幼兒閱讀區、青少年閱讀區及成人閱讀區3大區塊,購置不同年齡層適讀的書籍,啟發民眾對閱讀的興趣。余尚志說:「圖書館有義務篩選優良的書籍內容,並透過多元的閱讀形式,引導讀者朝向正常的心靈成長發展。」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