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焦點話題─獎助博碩士論文 4名研究生獲殊榮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國中圖非常重視博碩士圖資論文收藏。(林耿玄提供)  由國立台中圖書館舉辦的99年度「獎助博碩士班學生研撰圖書資訊學位論文」專案,今年共計有14位學生申請,日前已完成評審,最後有碩士班4人入選,每人各獲得8萬元的獎助金,林美玲副研究員表示:「今年評選的過程十分順利,這4位學生的論文皆一致獲得評審教授的肯定。」

  已邁入第三屆的國中圖論文獎助專案,深受圖書資訊界的肯定,同時也是全台獎金最高,競爭最激烈的論文獎助活動,就連今年新就任的國中圖館長呂春嬌,在兩年前也曾想要申請博士論文的獎項,但礙於她已經從博士班畢業,並不符合學生身分的申請條件,因而無緣角逐。

  國中圖表示:「辦理博碩士論文獎助,除了希望可以稍微減輕學生在研究時的經濟負擔外,更希望可以鼓勵學生,帶給他們自信。獎項的榮譽也會push他們,讓論文變得更加完美。」由於評審發現未入選的論文素質也都相當不錯,所以未來國中圖也不排除增加入選名額,讓更多學生可以獲得肯定,繼續在圖書資訊研究上邁開大步,持續深耕!

  4名入選研究生,分別從理論與實務探討圖書館發展的問題,範圍觸及各領域,這些研究成果當可對未來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的營運,提供寶貴的參考。

劉純純 商管與圖資研究相結合

劉純純  從高職到二技都是學商的劉純純,直到在職場工作3年後,發現自己有顆不斷想要學習的心,而圖書資訊正是一門不斷在改變、進步的學問,於是她毅然而然決定轉換生涯規劃,一路從輔仁大學圖資系一直讀到輔大圖資所。

  在輔大念書期間,劉純純也曾到中美洲巴拿馬與貝里斯,各擔任為期2個月的圖書館志工,幫當地的圖書館做系統建置,劉純純表示:「這兩次出國的經驗,幫助我很多,因為在國外必須獨自解決許多問題,而當我在寫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瓶頸,我可以獨立思考、反省,去做自我覺察,很多人以為我去國外幫助其他人,但這樣的生活幫助我更多。」

  劉純純這次論文題目是《公共圖書館中階主管有效領導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為例》,結合她商學的背景與圖書館學術訓練,加上論文指導教授是領導經驗豐富的北市圖曾淑賢前館長,便以北市圖的各分館主任為例,探討圖書館領導人的特質,如何帶領圖書館發展,將其經驗傳承下去。

  劉純純在訪談的過程發現,15位中階主管當中,就有八、九位即將在幾年後退休,所以這些領導經驗可以分享給讓未來有心在圖書館發展的新生代館員,圖書館界不會產生人才斷層,因此是一種很重要的圖書館領導經驗的傳承。她笑著說:「這次論文的研究過程,收穫最多的是我與年輕一輩的館員,基本上這次獲獎,榮譽是屬於指導教授與這些優秀的中階主管,沒有他們無私的經驗分享,我的論文也不會有今天的成果。」

陳盈蓁 重視大學圖書館部落格迴響

陳盈蓁  陳盈蓁原本就讀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後考上北市圖的公職,先後在東園分館與建成分館擔任館員,有感於自己專業不足,決定要再進修,考上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開始了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的辛苦生活。她表示:「雖然工作要早晚輪班來配合上課時間,有時候壓力真的很大,但是可以學到新的東西,現在又能獲得國中圖的肯定,一切都很值得。」

  在修課的過程中,陳盈蓁發現新興媒體部落格對於圖書館的影響,很早就決定了論文的研究方向,在論文《大學圖書館部落格迴響之研究》中,陳盈蓁除了分析大學圖書館部落格建置後的成效外,還強調「迴響」這部分的觀點,因為她認為圖書館服務最終都還是要回歸到讀者身上。

  陳盈蓁覺得部落格的操作介面簡單,圖書館若透過部落格來發布及時訊息,就不需要再透過專業網頁資訊人員,每個館員都可以自行操作,縮短作業時間同時降低了人事成本。而在觀察全台大學80幾個圖書館部落格後,她也發現讀者通常留言都是與自己權益相關的發問或建議,網路匿名的功能也比較能讓讀者說出心裡話。另外,有所大學的部落格,還討論起大廳銅像命名的有趣現象,如此也形成一種圖書館與讀者或讀者與讀者之間很棒的溝通管道。在論文中,陳盈蓁也會用問卷與訪談等方式,分析獲得較多讀者迴響的部落格的風格與館員經營的方式,提出建議,希望能讓圖書館善用部落格的宣傳優勢,更貼近讀者的心。

曹淑娟 探討大學電子書資源

曹淑娟  電子書的話題最近被炒得火熱,但早在3年前,由中興大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及台灣師範大學等4校圖書館組成維運小組,共同負責成立「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進行電子書資源需求調查、辦理採購電子書作業及後續使用推廣事宜,已有將近100所大專院校圖書館加入,成為台灣目前最具規模及代表性的電子書聯盟。

  曹淑娟的論文就以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做為她論文的實證研究對象,透過聯盟內部成員的訪談與加入的圖書館的問卷調查,探討《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營運模式對國內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之影響》,希望可以做為未來其他電子書聯盟的借鏡與營運的經驗分享,她表示:「台灣的大學圖書館加入電子書聯盟儼然已成為趨勢,運作過程也越來越成熟。用聯盟的方式引進電子書不但不會對圖書館館舍空間造成壓力,還可以讓經費較為不足的圖書館,同樣可使用電子書,提升教學與研究品質。」

  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資系的曹淑娟,目前在朝陽科技大學圖書館的採編組工作,因為工作的瓶頸,她決定尋找自我成長的機會,到中興大學圖資所進修。由於自己的工作就是與電子書建置、採購相關,所以便以電子書聯盟的主題來進行研究。她開心地表示:「知道入選的那刻,我就有如蔡依林得到金曲獎時的心情,謝謝那些曾經鼓勵我的人,這項榮譽遠遠超越獎金帶給我的意義。」

張如瑩 研究大學資訊素養通識課程

張如瑩  政治大學圖檔所的張如瑩曾參與楊美華教授所規劃的「圖書館和資訊素養課程在大學通識教育的開設」計畫案,她發覺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素養的重要性,若是學校能在大一規劃這類的通識課程,對於學生來說會是一大幫助。因此以《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規劃研究》作為研究主題,希望藉由自己與教授在資訊彙整專業來規劃,透過資訊素養的通識課程,讓一個大學生除了具備各種資訊硬體與軟體操作與使用能力之外,還可以用來詮釋與建構自己的知識與形成使用資訊的能力,而不是以為會上網就是會掌握資訊的偏見,那反而只會在無邊無際的龐大資訊內迷失方向。
計畫案中的18種課程,張如瑩會透過問卷、訪談來與學校老師作意見交換與溝通,試著了解課程的發展可能性,進而推動各大學開設資訊素養的相關課程。

  張如瑩表示:「這次入選真的很開心,一方面也會更讓自己要將研究作好的決心。希望論文完成後,可以幫助資訊素養的養成概念能真正被正視與施行。」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