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後,台灣加入世界舞台,但相關史料卻十分缺乏。政府近幾年來積極致力相關史料的收集與研究。一部耗費7年,累積台灣歷史幾世紀的史料——《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終於完成。這是經過多方無數學者之努力蒐集、整理資料,以及台大圖書館進行系統化的數位檔案管理,到今年《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伍輯出版,《明清臺灣檔案彙編》共完成了110冊,是《臺灣史料集成》系列中最龐大之工程;內容從政治、社會、文化到常民生活等,更是台灣歷史脈絡參考的重要素材。
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遠流出版公司合作完成這套史料,殊屬不易,兩個單位在10月28日舉行新書出版茶會。台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郭碧娥表示,《明清台灣檔案彙編》史料編校能夠順利完工,文建會、台灣歷史博物館與發起人吳密察教授為重要推手,整套計畫背後更有無數關心臺灣史料保存的史學、文學教授和學者投入協助。台灣歷史博物館作為以台灣歷史為主題展示的國家級博物館,進行台灣歷史、民俗相關史料文物的蒐集、整理,並藉由博物館之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四大功能,妥適地將這些歷史、民俗文物安置保存,因此史料的蒐集與出版是無可推卸的重大責任之一。
《臺灣史料集成》計畫發起人,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吳密察教授表示,身為此項台灣歷史研究基礎工程的企劃者,深感光榮也自覺責任重大。吳密察說,出版計畫在2005年曾突然中斷,甚為可惜。2006年因為文化總會陳郁秀秘書長奔走籌集經費,方得延續出版其中的《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自2007年起,文建會責成台灣歷史博物館博持續負責此項台灣歷史研究之奠基工程。2007年、2008年年底出版《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參輯、第肆輯,至今年年底再出版《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伍輯。吳密察認為,台灣歷史博物館能持續此項工作,是關心台灣歷史研究的國人所樂見的美事,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這樣的工作。
《臺灣史料集成》目前合計出版189冊(包括《臺灣史料集成提要》),其中《明清臺灣檔案彙編》共編製成110冊,是近年來最龐大、最全面整理的明清檔案,也是研究台灣歷史最有系統的國家史料。國家史料的奠基工程將向前邁進一大步,為台灣史的研究開闢一片寬闊的視野,建立更全面、多元的史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