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社區向前走─藝術與社區激盪 找到文化自信

文:楊順明 照片提供:楊順明

  今年的一整個夏季,北回歸線通過的嘉義縣,10個社區、10餘個藝術家,共同經歷一場特殊而深刻的交遇。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學習以居民的身分生活並與居民一起創作,而社區居民藉由藝術家的觸動,不僅重新認識自己的土地、環境,發展自身的藝術經驗,甚而重新定義藝術與人以及環境的關係。

藝術家與民眾直接對話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廟會踩街活動  此一長達二個月多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是嘉義縣政府繼去年「日照嘉邑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成功將藝術與環境結合的經驗後,進一步將對藝術與環境的思考,從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做為表達的媒介,深化為藝術家與居民對話的嘗試,並且從這個對話關係延伸,發展出各自不同的藝術呈現。最為特別的是,這些藝術呈現並非行動的目的,而是反映社區與藝術家互動過程的結果。正因為如此,隨著不同社區所在位置的不同環境分布—平原、高山或者海邊,以及相應的社區結構與處境,這些南台灣寧靜的小村莊,在藝術家駐村的洗禮之下,不僅換上各自新的表情,同時也有了相似的,新的心情,而這些改變,在十月初藝術大團聚系列活動中,一一地呈現,成為這個秋季最豐美的收穫。

三角社區 妝點新色彩

盧銘世在三角社區的作品,企圖喚起大家對土地及環境的重視。  長期在嘉義推動生態復育與環境藝術的藝術家盧銘世,這一次的駐村地為大林鎮三角社區,他帶著居民以不同的角度觀察環境與生活的連結,以及生活與藝術的可能性。三角社區過去雖有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但關於社區環境改造的想法與做法,以角落空間整理與綠美化為主,這一次由於藝術的引動,居民對於環境改造的認知有了更豐富的想像與實踐方式,一點點色彩的妝點,原本灰暗的街道牆面便有了自己的個性、自己的顏色,就像是從塵埃中開出的花朵般,改寫了生命的軌跡。一個個以投影方式烙印在牆上的居民身影,不同的動作姿態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更是凝結瞬間的永恆紀念,成為社區居民長久留存的共同記憶。而這些美好關係的改變,不僅是形象的,也是感官的,甚至是空氣中流動的氣息,在田間諸羅樹蛙的鳴叫,都成了居民傾聽生態環境健康與否的線索,從而使居民與環境之間建立了不一樣的聯繫。藝術所帶來的視野與能量,讓這些社造經驗豐富的居民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悸動。

塗溝社區 創意上街

  過去以劇場設計為主要藝術工作的藝術家溫曉梅,則在水上鄉的塗溝社區邂逅了她的第二個家鄉。從將一個廢棄近40年的老房子整修成為她在塗溝的家開始,駐村藝術行動便隨之展開。由於她落腳的住所便在村子裡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南天宮旁邊,是居民每天必去祭拜甚至泡茶聊天的聚會點,因此她的每一個整修過程,對居民而言,就像親眼目睹一個環境與生活關係的練習,當居民看到溫曉梅從社區撿取廢棄的東西並且將它們變身成生活的工具的同時,對於甚麼是有用、甚麼是無用,以及原本以為的無用,透過一些巧思與改造,變成有用而且有趣的經驗,產生了奇妙的觸動,而這些微妙的、一點一滴的刺激,最後促成了一個與當地文化活動結合的廟會踩街遊行,社區的阿公、阿媽、大人、小孩將廢棄的紙箱、報紙、碎布,創作出一個又一個的面具與大型傀儡,土地公、三太子、牛頭、老虎甚至是毛毛蟲,都是居民重新認識生活與環境的媒介,當他們舉著自己做的充滿創意與混搭風格的玩偶,在臉上、身上塗上從來不曾增添的顏色,在最傳統的廟會場合,走在再熟悉不過的社區小巷,這一路,每個人已經歷一個最不凡的生命過程。塗溝村長呂銘珍不禁開心地說,「在藝術來到這個以老年人口為主的小村落之前,他們的人生是黑白的,而在此之後,他們的人生變成彩色的。」遠從台東特地來參與這個藝術大團聚活動的藝術家則感動地說:「在嘉義發生的一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這是一次人與土地、人跟神明都同感快活的經驗。」

三角社區駐村藝術家盧銘世帶領大夥一起騎鐵馬「巡田水」藝術家盧銘世和大家種植一棵「村上村樹」透過藝術家駐村的過程,讓居民也能創作出令人驚艷的藝術品。

猶如藝術大地震

  除了這兩個社區,事實上,無論在大崙、布袋、紫雲、春珠、和興、豐山、十字、特富野,這次參與環境藝術行動的10個社區,藝術與社區的相互激盪正在重新改寫屬於當地的故事。策劃這次藝術行動的藝術家吳瑪認為:藝術在嘉義帶來猶如九級的大地震,無論對社區或藝術家而言,都是非常深刻而強烈的震撼,並且它的後續效應與影響,將隨著波長一波波地擴散出去。而大力推動這項藝術行動在嘉義縣落地生根的文化局長鍾永豐也認為:透過藝術的激盪,面對產業與觀光焦慮的嘉義縣,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自信。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