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大學圖書館─老字號大學圖書館 散發行銷新活力

文:林明志 照片提供:林明志

  現在的大學圖書館,不管是建築外觀與典藏書籍,都呈現更新穎豐富的面貌,同時也重視與學生的多元互動。它扮演的已不再只是知識的殿堂,也是知識交流的新平台。位於中部的兩家老字號大學──中興大學與靜宜大學就有這樣的特色。

  以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為例,館長詹麗萍說︰「圖書館要兼具熱情與自由」。而靜宜大學的蓋夏圖書館副館長陳敏麗也表示︰「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更強調行銷與服務」。由此顯示,當下大學圖書館對於行銷與服務的用心。

  除了有心之外,經費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國立中興大學每年預算約9千萬元,私立的靜宜大學也有5千萬元之譜。這些數目雖然不如許多國立大學圖書館的上億元的經費,但他們仍對於圖書館經營展現強烈的企圖心。因此這些大學圖書館的館員說,如果談戀愛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那圖書館更是大學生必修中的必修課程。

中興最重要的資產是日治時期學生的畢業論文。大學圖書館普遍使用電腦查詢圖書資料。

中興大學 重視農業文獻典藏

  中興大學圖書館,建築造型有如書架與書櫃,橫式的書架與直立書櫃,一看就知道是座圖書館。舊中興大學圖書館是69年啟用,當時命名為「中正圖書館」,是一棟四層樓圓型閱覽室,與五層樓的長方型書庫連結而成,總面積11,844平方公尺(3,582坪)。

  921地震受損後在原址重建,前後費時3年,耗資6千多萬,94年圖書館落成啟用,為一棟地下一層、地上七層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34,492平方公尺(10,433坪)。館長詹麗萍說,中興大學原以農學院起家,典藏的書籍以農業文獻為重要特色。

  中興大學是日本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後來遷到台中設立農學院,館長詹麗萍說,日本撤退留下日治時期農業、林政等書籍約4萬冊,其中珍貴的帝國大學畢業學生論文手稿673冊,中興大學將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卒業報文,首批挑選台灣農業重要發展資料102冊進行數位典藏,也是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之一。

  館長詹麗萍說,日治時期的學生畢業手稿書寫精美,不乏有精工手繪圖稿,令人讚奇,但是當時台生受教育權被限制,因而日籍學生留下的資料遠比台籍學生多,但研究的範圍都在台灣,例如平川勝研究台灣黃麻產業、萱島秀樹的鳳梨產業等,中興大學透過日本中興大學校友會「榕畔社」,由家屬簽署同意書進行數位典藏台灣農業史料。

書架書櫃造型的中興圖書館。中興大學有各式的地圖典藏。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外觀。

靜宜大學 保有珍貴西洋文學史料

  而中部另所具有悠久歷史的私立靜宜大學,在2005年擴建地上十層,地下二層的蓋夏圖書館,面積為21,931平方公尺,在中部學校圖書館規模僅次中興大學。

  蓋夏圖書館副館長陳敏麗說,除蓋夏圖書館外,數位學習中心、藝術中心都隸屬圖書館轄管,走進靜宜大學到處可見室外藝術雕像,圖書館內可見到當代藝術作品,充滿人文氣息,副館長陳麗敏說,藝術中心會定期策展,將當代藝術帶入校園,因此館內與校園隨處可見藝術創作,這些都是蓋夏圖書館的重要工作。

  陳麗敏說,靜宜大學是以語文學校起家,東方語文、西方語文是書庫重要典藏,東方、西方的文學史料是典藏重要特色,她說,位於台北的耕莘文教院曾保有重要西洋文學珍典,耕莘文教院圖書館撤館時,當時大批的西洋文學史料,就是遷入靜宜蓋夏圖書館。

  耕莘與靜宜同屬天主教系統,經連繫後,典藏書籍捐贈蓋夏圖書館,靜宜派專車將書籍打包運回,副館長陳麗敏說,許多大學講師研究西洋文學,都到蓋夏圖書館借閱,蓋夏圖書館典藏的東西方語文、文學史料等,在大學圖書館是屬一屬二的專業典藏。

蓋夏圖書館視聽中心。讓畢業生懷念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隨著時代轉型,圖書館不再是典藏資料庫而已,大學也興起圖書館行銷熱,例如,蓋夏圖書館熱衷行銷圖書館,認為圖書館要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陳麗敏說「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不只主動提供老師、學生需求;也要將學校每個分子拉進圖書館,就像血液由心臟供給;回流再輸入心臟。

  蓋夏圖書館各組推派約6人,組成圖書館服務小組,主動熱情的服務老師與學生。副館長陳麗敏是蓋夏圖書館最資深的圖書館員,她說,蓋夏圖書館最大的特色是服務,只要從靜宜畢業的學生都會懷念圖書館,近來興起的圖書館行銷與蓋夏圖書館的服務理念相符,更進一步舉辦各項活動,拉進圖書館與師生的距離。

  只要走入蓋夏圖書館,幾乎整年都有活動,例如,靜宜50週年校慶,圖書館舉辦「愛上靜宜的50個理由」、「角落部落格」,迎合時潮的「魅力北歐」主題展,畢業期間的「畢業大作戰」多元提供求職面試技巧、蓋夏達人的借書、全勤、知料庫達人選拔等,陳麗敏說,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學生走入圖書館。

  從蓋夏圖書館的活動設計,看到很嚴謹且有系統的吸引學生,更尋求校外協辦單位,將外部資源及獎品等帶入校園,從校園裡到處的當代藝術作品與活動延伸到校園各角落,蓋夏圖書館是超強的行動圖書館,不是侷限在校園某角落而已。

圖書館與社區結合

蓋夏圖書館精選書籍─閱讀光廊。  新穎的中興圖書館,強調挑高的空間設計與大型落地窗採光,不少閱讀區採用歐風休閒舒適桌椅,視覺上是非常爽朗的閱讀空間,加上中興大學位在市區,不少社區民眾喜歡到校園散步運動,也到圖書館閱報看書,中興圖書館的便利與服務很受社區的歡迎。館長詹麗萍說,校園與社區結合相融,圖書館提供借書證給里長,方便民眾入館閱讀,也可以辦臨時證件進入。

  現代大學圖書館幾乎都與社區相結合,但大都只提供一般民眾入館閱讀。大學圖書館之間興起聯盟運作,簡單說就是聯盟圖書館的資料共享,電子資料庫共同採購分享,例如,中部大學圖書館聯盟圖書互借,目前有中興、靜宜等19校圖書館為資源共享,成立「中部大學校院圖書館聯盟」,開放各校師生跨校借書。

  另外,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NDDS),約有400個圖書館加入,提供讀者快速、便捷的館合服務,由系統與聯合目錄結合,節省建入刊名的時間,又不受圖書館開館時間影響,只要你的電腦能連上網址,支付工本費即可享有館對館的書籍借閱及期刊文獻傳遞服務,目前是大學圖書館廣為運用的資源分享模式。

  新興的電子書也是大學重要典藏,例如,中興大學的電子書63萬冊;電子期刊4萬多冊,中興與蓋夏圖書館表示,電子書是未來的趨勢,透過電腦的搜尋方便查閱相關資料,目前電子書大都是學術性,非普羅大眾書籍,中興圖書館長詹麗萍是台灣學術電子書聯盟計畫主持人,她說,未來的電子書會由學術單位、校園逐漸普及到一般大眾。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