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大學圖書館─大學圖書館 知識服務中心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許多人在大學的時候,因為租屋地點較遠,課堂間距時間都會去圖書館泡著,不知道在那裡K了幾套漫畫,啃了多少本小說,或是到視聽組借部電影邊看邊築夢,甚至就安心地打起盹來,大學圖書館那時就像是一個外地學子的避風港。

  台大圖書館剛完成的圖書館之歌:「有好多好多圖書在這裡,在我們最熟悉的圖書館裡,不管你起的多晚睡的多晚,台大圖書館永遠在這裡歡迎光臨你……」讓我們又在回憶起大學時期的美好記憶,這首歌改編自暢銷學生歌手盧廣仲的「早安晨之美」,輕鬆的曲調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哼著走進圖書館。

  在專題中採訪,我們發現幾乎每位大學圖書館館長,所碰到的館員,也都讓人有種舒服卻讓人信賴的氣質。台大圖書館館長陳雪華解釋:「這可能是一種圖書館界特殊的文化氣質,因為我們這行業就是為了他人的學問而做學問,除了專業外,更重要的就是以客為尊的服務,而每個館員都有著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地自我成長與發自內心的熱忱,這也是一間好的大學圖書館最重要的基石。」

為了服務而存在的建築物

淡江大學圖書館攝影比賽得奬作品─吳彥鋒(拾)。  陳雪華館長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座房子,他將經營圖書館當成是蓋房子,人力資源就是房子的地基,再來是資訊技術、館藏資源、服務深化及建築空間,當這5項功能皆俱備時,就會形成一座很棒的大學圖書館了。

  台大圖書館因為服務的對象是各學術領域的菁英,所以如何讓服務更深化一直是台大圖書館的目標,其中學科館員就是因應服務對象而衍生出的服務項目,跟公共圖書館不同,一般大學圖書館都必須設立專業的窗口,也就是學科館員來第一時間支援教學與學習,陳館長表示:「學科館員不只要成為系所與圖書館的橋樑更要主動出擊,讓師生懂得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台大圖書館也因為學科館員的因素,跟各系所的關係十分密切,產生雙向的交流合作,台大圖書館每年跟各機關提報的計畫都是全台之冠,這也都是靠教授的幫助才能達到的成果。

  陳館長認為由於台灣圖書館人才養成教育,都以人文領域為重,較缺少理科領域的人才,國外的教育則是採學士後養成圖書館管理專長,如此會有較多各種領域的館員,若是要更深化服務,大學圖書館就必須要有更多元的領域知識館員加入,但是目前台灣的制度就是如此,所以必須要館員的自覺與心態,如台大圖書館的醫學分館的館員,面對的是更專精領域的讀者,為了更準確知道讀者的需求,透過旁聽醫學院課程,再去自我進修讓服務品質不打折,難怪陳館長說:「人對了就甚麼都對!」

扮演協同學習角色

  在硬體館舍方面,目前大學圖書館新興一種學習共享空間的概念,新加坡管理大學圖書館便成立一個協同學習中心,也就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增進學習的效率,而圖書館館員就可以直接在旁協助,台大圖書館目前是與教務處合作,設立一間類似功能的中心,但陳館長認為這樣還不夠,必須跟圖書館更密切合作,才能真正成為以人為本的學習共享空間。

  台大圖書館身為全台大學圖書館的標竿,一直以來也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綜合型大學圖書館為目標,陳館長跟我們分享台大圖書館接下來要完成的夢想,成立一座科技圖書館,由於台大11個學院裡就有7個跟科技相關,不但可以讓理工科的師生有更好的研究環境,還能有如大陸圖書館的查新服務,就是幫助師生在寫論文時不會有重複研究題目的情況發生,陳館長表示:「如果館員可以協助教授做知識管理,做師生研究的後盾,不但可以深化論文內容也能增加研究的效率。」

  而在科技圖書館裡也能製作科普教育的展示,用簡單的文字、生動的圖片讓學生、民眾可以輕鬆進入科學博大精深的世界裡。陳館長還認為圖書館不能躲在象牙塔裡,應該跟外面的產業鏈結在一起,善用圖書館館員資料蒐集的能力與圖書館龐大的資源,為產業做調查顧問,做服務上的加值。上海公共圖書館就是一個例子,台商要去上海投資便會先委託圖書館做市場的調查分析,而且這樣的服務是有產值的,圖書館就不需要為了經費而煩惱。陳館長滿心期待地表示:「希望這些夢想能夠早日實現,為台灣的高等教育多盡一份心力。」

台大圖書館館長陳雪華教授對於大學圖書館的發展很有遠見。大學圖書館是師生最佳的研究後盾。利用圖書館資源,相互討論可以增進學習的效率。(圖為台大圖書館的學習共享空間)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