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雪霸國家公園雪山之美— 高山攝影展

文:凃心怡 照片提供:林文和、吳峻德
網上最夯的的拍照景點—雪山登山口~您打卡了嗎?

為了善用公共資源以及提倡跨機關的合作,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簽訂合作備忘錄,除了舉辦一系列豐富生動的生態保育講座,也在2024年6月26日至8月11日於國資圖4樓藝文走廊布置攝影展「雪霸國家公園雪山之美―高山攝影展」,期待民眾能透過鏡頭中的影像,感受到雪霸國家公園的四季之美與保育成果。

 

  自2017年開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即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展開一系列的合作,透過講座、展會等不同活動,讓民眾即使沒有登上高山,也能一覽臺灣高海拔瑰寶,並在欣賞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山林保育的重要性。


  2024年6月底,雪霸國家公園將透過高山保育志工吳峻德鏡頭下一幅幅寧靜而動人的畫面,引領民眾走入畫面裡的高山美景,用心領略高山之美。


動植物群聚 稀有物種遍佈

「長鬃山羊」為臺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亦是臺灣的特有種,又稱「臺灣野山羊」。

  為了保護珍貴的環境資源,臺灣本島與離島總計設有9座國家公園,其中就有3座高山型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即是其一。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林文和驕傲表示,公園內不僅有臺灣第2高峰「雪山」,同時泰雅族及賽夏族人的聖山「大霸尖山」也在公園的領域內,加上從日治時期就形成的登山路線「聖稜線步道」,天然地景優勢讓雪霸國家公園每年都迎來不少登山客。


  「除了高山美景,雪霸國家公園也擁有許多珍稀的物種。」林文和進一步解釋,由於園區地勢落差大,因此擁有從低海拔闊葉林至溫帶高山苔原等各種植物聚落,此外也由於溪流、高山湖泊、草原與森林密集,為動物們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讓此地形成多樣性的棲息環境,光是哺乳類的種類,就曾傲居所有國家公園之冠。


夏季盛開的「阿里山龍膽」相當稀有。  不僅物種豐富,雪霸國家公園內更保育著許多瀕危及珍稀物種,如臺灣櫻花鉤吻鮭、觀霧山椒魚、寬尾鳳蝶、臺灣黑熊、帝雉、藍腹鷴與白喉噪眉(舊稱白喉笑鶇)等。林文和提到:「在雪霸國家公園裡,隨時都有機會親眼看見珍貴的動植物,有時候山羌、帝雉還可能站在距離你100公尺處而已!」


  除了珍稀動物外,雪霸國家公園四季也有各類植物展現風姿,包含了418種特有植物與79種稀有植物,一如春天的高山杜鵑花、櫻花,夏季的阿里山龍膽,秋季則可看見巒大花楸的樹葉由綠轉紅,其中產於觀霧地區的棣慕華鳳仙花,是全世界僅一產地的小眾族群植物,亦可在園內欣賞到距今約180萬年的第三紀上新世留存至今的臺灣檫樹。


山林保育 呵護大山

林文和表示,登山這件事需要體力,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因此希望透過攝影展讓無法上山的民眾也能一飽眼福。

  對於此次攝影展的舉辦,林文和心有所感表示:「登山需要體力,還有很多主客觀因素,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機會看到這些高山美景,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攝影展讓無法上山的民眾也能一飽眼福。」
 

  暖心的初衷裡,林文和坦言,還有著一絲絲的期待與祈願—希望能透過鏡頭下的美,讓民眾進一步領略山林保育之責。


  一生懸命用來形容林文和最恰當不過,1990年考上高考之後,林文和的職涯就未曾與國家公園分離過,從最初的玉山國家公園再到島國之南的墾丁國家公園,2023年9月他回到最愛的高山,承接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職責,他笑著說,這一生可謂從一而終,也因此在數10年的職業生涯中,見證了臺灣高山國家公園的發展脈絡。

 

  「早年高山國家公園是沒有總量管制的。」他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任職時,一次中秋節連假上山巡查,一到排雲山莊,入眼所及,令他震驚不已,「當時排雲山莊頂多只能睡50個人,那天硬生生擠了200多人進去,有些人沒辦法躺,只能坐著休息。」


雪花緩緩飄落,妝點銀白翠池。  高山之美,高山之險,山林裡的憾事從未歸零。林文和那一晚幾乎無法入眠,高山之美吸引登山愛好者前仆後繼。同好眾多,他理應欣喜,但長年登山的他也明白,倘若沒有充足的體力,在高山上能領略的就不再是美景,而是風險。於是他開始著手制定總量管制辦法,只為了讓眾人能歡喜上山,也能帶著心滿意足平安下山。


  除此之外,國家公園也肩負著環境教育之責,林文和回憶過往,歷歷在目,「以前登山,從登山口就得一路撿垃圾撿到山頂。」如今,透過講座、攝影展等宣導活動,他衷心期待民眾在讚賞之餘,也能體悟到眼前的美麗並非始終如此,而是眾人同心呵護的果實。

 

高山保育志工 用心守護大山

藍天白雪伸展台秀出玉山圓柏的婀娜多姿。

  對於林文和內心那最柔軟的感觸,此次高山攝影展的攝影師吳峻德也深有同感。


  雖然時常笑言自己是為了不用和別人搶抽籤、搶山屋床位登山,所以才報名雪霸國家公園高山保育志工的甄選培訓,然而吳峻德服勤時數已超過3,000小時,曾是國軍高空跳傘特技神龍小組成員,退役後加入臺中市消防局國光特搜義消分隊,取得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證照,運用國軍麗陽營區習得的特戰技能,加上義消分隊培訓的救護技能,在許多山域緊急救援案件中,協助受難山友平安下山。


三六九山莊的大火後,二葉松的一邊是翠綠的地,另一邊是被火燒過的枯黃。  熱愛攝影的吳峻德也時常在服勤過程揹著相機,透過鏡頭將眼前的美景一一記錄,這些珍貴的照片他也不藏私,透過攝影展、義賣所得,全數用來購置輕巧型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目前總計4部AED,無償提供雪霸國家公園使用;武陵管理站設置1部,供志工服勤攜帶;七卡山莊設置1部供緊急狀況取用;未來三六九山莊改建完成,也會設置1部。平常高山值班巡察時也隨身攜帶1部,以備不時之需。

  談起他最愛的大山,吳峻德的字語間滿是笑意,然而談起希望自己的攝影作品能給民眾什麼省思時,他一反常態地語氣一沉,談起2019年年初發生在三六九山莊的那一場大火。


吳峻德期待,透過此次攝影展的現場導覽解說,提醒民眾在山林之間裡應懷持敬畏之心。  「那次整整燒了一天,延燒面積高達3.5公頃。」吳峻德永遠記得,當他接到消息奔赴火場的過程中,入眼所見的一棵棵玉山圓柏已逐漸失去生命力,還看到1對長鬃山羊背對著背緊緊蜷縮在一起,望著遠方的濃煙,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地裡不知所措。


  那一幕刺痛他的雙眼,他也將心中的沉重透過鏡頭展現,在火勢控制下來之後,吳峻德拿起隨身相機,拍下了這次在攝影展展出的作品中最特殊的一幅照片―1棵二葉松孤伶伶地站在那裡,樹的一邊是翠綠的地,另一半則是被火燒過的枯黃。


  「我一直很希望能透過這些作品讓大家知道,人為的小小疏失,就可能對山林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吳峻德期待,這次長達1個半月的攝影展中,透過現場導覽解說與互動,提醒民眾在山林之間應懷持敬畏之心,除了維護自身安全,也要成為大地的守護者。

 

「雪霸國家公園四季之美─高山攝影展」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 4樓藝文走廊
展覽日期:2024年6月26日(三)至8月11日(日)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