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推廣親子閱讀」是許多公共圖書館努力經營的目標。然而,公共圖書館如何引領小朋友離開電腦遊戲、讓家長願意投入心力與時間經營親子共讀,的確是一大挑戰!除了館方有限的人力,還需要志工故事媽媽們「愛」的參與,親子閱讀的種子才得以成長茁壯。
那麼公共圖書館在推動親子閱讀方面,可提供的資源與活動形態為何?在此,我們以澎湖縣文化局圖書館「天人菊說故事劇坊」、彰化縣花壇鄉立圖書館「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與推動親子閱讀的「茉莉讀書會」,以及大力推動親子閱讀的高雄市文化中心圖書館共三個公共圖書館為例,分享各自推廣親子閱讀的經驗。



澎湖文化局圖書館 天人菊說故事劇坊
澎湖縣文化局圖書館的「天人菊說故事劇坊」是源起於文建會為推廣閱讀、活絡地方讀書風氣,於91年推動的「閱讀植根推廣工作計畫」。澎湖縣為落實文化下鄉策辦「故事媽&故事爸活動」,並擇定以湖西、白沙鄉的民眾為推廣對象,當時參與情況熱烈,「但當計畫結束後,如果沒有持續推動,還是無法顯現活動的影響力!」澎湖縣文化局圖書館館員趙素嬌明確地指出。
隔年,「天人菊說故事劇坊」初階故事媽媽培訓研習,便聘請有多場次演出經驗的「小袋鼠說故事劇團」團長劉書萍、總策畫金尚芳小姐,擔任故事主題課程指導培訓及故事媽媽團隊組織帶領研習課程的講師。從參與互演說故事技巧、圖畫書口述故事技巧、簡易道具偶說演故事技巧….等相關課程,並輔以幻燈機、投影機、錄放影機等多媒體教學,讓研習課程豐富又多元。
趙素嬌表示:「雖然剛開始寫企劃、申請補助不太簡單,可是看見大家從研習課程中有所收穫,就覺得很開心。」從學員們在名師的指導下,分組、自製道具、改編故事、粉墨登場,到分組討論、重組創編、分配角色,改編故事書,再分別以光影偶、圖畫書偶、角色扮演方式展現成果,活動結束後學員對「天人菊說故事劇坊」的熱情持續,因而招募到了35位志工故事媽媽。
直至現在,完整的故事媽媽培訓提升了「天人菊說故事劇坊」的層次與水準,也讓它的魅力依舊,故事媽媽顏美蘭曾寫道:「這些日子來,故事媽媽們從不間斷的服務,竭盡所能展現說故事的法寶,為的是那一群從個位數成長到六、七十位愛聽故事、最可愛的小天使們,還有在背後默默支持、投以鼓勵眼神的家長們。」而這也是故事媽媽們最基本的動力來源。
當故事媽媽們克服膽怯緊張的心勇敢表現、卯足了勁或說或演,故事媽媽想帶給孩子歡樂喜悅的心,與圖書館引領孩子充實生活、增進智慧的心是一樣的,都期望閱讀的種子可以往下扎根。因此,故事媽媽與圖書館的通力合作更顯重要,趙素嬌說:「彼此合作要能持續,愛心與貢獻是最大的關鍵。」
今年「天人菊說故事劇坊」成立將滿四年,除了於年初出版《故事媽媽工作手冊》分享故事媽媽的心路歷程、經驗的傳承,接下來,她們更要將說故事的觸角擴及到校園。由於澎湖縣文化局對於圖書館志工媽媽研習與再成長的重視,因而讓故事媽媽們不僅能從中學習,還願意將閱讀的美好送進校園。
看過鮮橘嫩黃、如同灑落一地的天人菊嗎?以澎湖縣縣花天人菊為名的「天人菊說故事劇坊」希望給孩子一雙透過閱讀就能翱翔的翅膀,並播下父母與孩子共同閱讀成長的種子,然後綻放、長成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花朵。
彰化花壇圖書館 大象媽媽說故事
與澎湖縣文化局圖書館「天人菊說故事劇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彰化縣花壇鄉立圖書館「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同樣也是以親和力十足的「說、演故事」方式,來拉近書本與孩子間的距離。不同的是,「天人菊說故事劇坊」的閱讀計畫是由公部門發起、圖書館自發性持續推動,以厚植親子閱讀的深耕;而「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則是由圖書館與當地幼稚園合作,共同推動親子閱讀。
「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三年前由當地幼稚園園長康蓁容發起、承辦,每逢週日就會有幼稚園老師到彰化縣花壇鄉立圖書館與家長、小朋友分享故事。一開始,知道的人不多、參與的人也很有限,所以全靠老師單打獨鬥,待知名度漸大、做出口碑後,「現在說故事團體成員不只老師,還有媽媽們也願意加入共同為孩子說故事,」李翠瑰開心地說。
談到圖書館與幼稚園合作的源起,館員李翠瑰表示:「圖書館因有足夠的場地與許多大、小讀者,但礙於人力有限,要照顧到每一族群的讀者實在不易。」於是,幼稚園園長康蓁容便向圖書館提出:「請圖書館提供場地,讓幼稚園的老師們來為大家說故事吧!」
公共圖書館與當地社區網絡的合作,不僅能克服圖書館經費與人力不足的問題,還能為一起合作的幼稚園打響在當地知名度,可說是相輔相成的絕妙組合。不過,這甜美的果實也是經過一番波折哩!李翠瑰簡單一句「萬事起頭難」也足以道盡當初推廣的難處了。
「圖書館辦活動最怕參與的情況不踴躍,」所以,館員們就將活動訊息廣散布於服務台、公布欄,還在辦理借、還書服務時,花盡腦力說服家長帶孩子一起來參與……,李翠瑰無奈地說:「這是圖書館辦理活動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最需要面對的部分。」
平常當父母與孩子一同到圖書館時,館員就要關心他們的需要並適時提供幫助,一旦建立起情感上的認同,對圖書館的永續經營便有持續加溫的功效。因此,為讓親子持續參與館內的說故事活動,故事老師與媽媽總是使盡渾身解數,無論在規劃延伸活動,或是設計角色扮演與遊戲,都為了讓親子能共同成長而出發。
對公共圖書館來說,經營親子閱讀這一塊,對於閱讀的扎根與推廣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圖書館如何在媒體發達、網路遊戲環伺等外在因素下,藉由說故事及其延伸活動吸引親子共同發現書中樂趣,並願意進一步討論說故事的內容與意義,是值得努力的課題。
高雄市文化局 寢前讀好書做好夢
公共圖書館在推廣親子閱讀時,不僅可以如「大象媽媽說故事團體」與學校間透過人員的彼此交流,以圖書館為基地共同使力;也可以如同高雄市立文化局一樣將琅琅的閱讀聲送進學校、讓書本走進社區!
高雄市文化中心推廣親子閱讀始終不遺餘力,上個月還規劃一系列的「寢前閱讀周─讀好書,做好夢」活動。高雄市文化局圖書課課長劉秀珍表示:「推廣寢前閱讀,除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還能增進親子間的關係。」因此,活動特別邀請高雄市市長陳菊與文化局長王志誠,帶動市民共享閱讀之樂;同時,也請專業團體進行好書推薦與導讀,以培養市民選書、賞書的能力。
「寢前閱讀周」活動與學校合作的部分為─「小菊子夢遊仙境」,先請高雄市文化局長王志誠錄製精采有趣的故事,再於推廣期間於校園午休時間播放,希望透過生動活潑的故事,引發孩子閱讀的興趣。當孩子聽完故事後,還可回家與父母親一同分享並上網票選最愛聽故事。
另外,「寢前閱讀周」與地方社區合作的部分則為─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圖書館前草坪的「綠光森林Reading Party」分為綠光森林故事屋、綠光森林劇場與好書推薦區。透過戶外派對的方式,邀請父母親與孩子一同參與充滿童話氛圍的饗宴,有高雄市長陳菊為大小朋友說一段精采故事、有專業團體精采演出與活動,還有透過分享親子共讀與說故事的互動,發覺閱讀的樂趣。除此之外,現場還展示許多繪本、圖畫書,以提供大、小朋友聽故事、看好書的絕佳場地。
綜觀以上所述,如果光從家庭裡的「親子閱讀」出發,父母要兼顧孩子的認知能力、閱讀興趣、評斷書籍的好壞與掌握新書的資訊,實在不是件易事。但是,對於能掌握知識傳遞與交換的公共圖書館來說,應是當仁不讓。當圖書館運用各種活化閱讀的方法推廣「打開一本書,打開一個世界」的興味,父母除了參與其中並賦予孩子一雙翱翔的翅膀,也不妨一起飛向浩瀚的書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