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環繞赤道一萬六千里 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

文:許瓊丰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中研院

日治時期建造的嘉南大圳是當時東亞最大的水利工程。2009年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評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時至今日,已完工近百年的工程,仍是嘉南平原的農業命脈。

 

烏山頭水庫空照圖。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提供。

  嘉南平原位於臺灣西部土地廣袤的平原地帶,是臺灣最大的平原,但土地是缺水乾旱僅能靠雨水灌溉的「看天田」,與沿海為數甚多的「鹽分地」,這兩種土壤皆不易耕種。為解決灌溉問題,清代多為私設埤塘,但水權為埤圳主壟斷,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01年發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藉以穩定灌溉水源。接著,為糧食增產,派遣臺灣總督府技師八田與一進行嘉南大圳灌溉調查與規劃。


  八田與一(1886年至1942年)是日本石川縣人,1910年自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土木科畢業,隨即來到臺灣擔任總督府技師。他自1918年受命著手調查嘉南平原水利情況,翌年1919年成立公共埤圳官佃溪埤圳組合(1921年改為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並完成嘉南大圳工程設計。1920年日本帝國臨時議會通過興建計畫,同年9月正式開工,八田也辭去總督府技師,接任嘉南大圳組合監督課長兼工事課長,並兼任嘉南大圳烏山頭出張所所長,負責建造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工程期預定6年,經費4千2百萬圓(當時日圓),採民間團體施工及管理營運,由政府監督方式進行。

 

歷十年之艱辛 留傳世偉業

「環繞赤道一萬六千里―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展覽於國資圖總館3樓展出中。

  嘉南大圳是一項十分龐大的水利工程,其主體包括曾文溪系統之烏山頭水庫、烏山嶺隧道、南幹線與北幹線,及濁水溪系統的水利設施。為讓工程順利,八田與一首先向美國、德國購買大型新式土木機械,而此經費幾占工程經費的10分之1。其次,烏山頭水庫是利用曾文溪支流官佃溪山谷興建的大型人工貯水池,因建設水庫堰堤時考量到地震發生的情況,而採至今仍是世界少見的半水力填充式工法,主材料是黏土層、砂礫、大小卵石等,僅使用少量水泥,完工後是當時亞洲第1、世界第3大水庫。而在最艱難工程的烏山嶺隧道開鑿過程中,亦曾發生天然氣爆炸的重大工安事件,加上1923年日本本土發生嚴重傷亡的關東大地震,工程受到牽連,期程被迫延長4年,興建經費也追加到5千4百餘萬圓。

 

北港郡崁頭厝區甘蔗與水稻種植。

  儘管中間發生許多挫折,但克服種種困難後,歷經10年時間,終於1930年3月正式完工,並於5月15日舉行嘉南大圳通水典禮,此時曾文溪水源經烏山嶺隧道進入烏山頭水庫,將送水口的水閘全開,以每秒70噸的水量傾瀉進入導水路,再於臺南官田分岐點分從南幹線與北幹線,灌溉了嘉義、臺南地區約9萬8千公頃農地。另外,從雲林縣林內鄉取濁水溪河水的濁幹線,則建設了林內第1、第2取水口,及中國子取水口3個取水口後,經灌溉線路,完成灌溉雲林境內約5萬2千公頃農地,濁水溪於北港以暗渠連結北幹線,而建設排水圳除了排灌溉餘水外,亦有沖刷土地鹽分功效。於是整個嘉南大圳的灌排水道長度總計近1萬6千公里,接近地球半圈,灌溉面積達15萬公頃,並能發揮防洪、蓄水、消除鹽害功效,農作物產量大增,有數十萬農民受益。為讓民眾了解這項偉大工程,故利用本館藏書《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策劃本展覽。

 

流水潺潺 化阡陌良田為穀倉

20萬分之1嘉南大圳平面圖,綿密的水道線路宛如人體血液循環構造。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整個嘉南大圳的水利系統,經由層層的灌溉與排水系統設計,綿密的水道線路宛如人體血液循環構造。再者,為了讓灌溉達到最佳效果,設計了全臺獨特的3年輪灌制度(即3年一作),及實施土地改良,嘉南平原農作物收穫量提高,成為臺灣的最大穀倉。


  嘉南大圳水利系統自1930年完工後迄今已近百年,期間因1973年曾文水庫完工,及行政區域重新劃分關係,將濁水溪幹線系統劃歸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管轄,今日的範圍已與日治時期不同,但仍是嘉南平原的農業命脈,在2009年更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評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它是永遠的臺灣之光。


「環繞赤道一萬六千里―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展覽

展覽時間:2023年9月12日(二)至12月27日(三)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3樓 期刊櫃檯旁迴廊區(週一休館)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