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無私與至善—《新世紀的心靈安頓》好書導讀

文:林美玲(國立臺中圖書館科教中心主任)

著 者:傅佩榮
出版者:幼獅文化公司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新世紀的心靈安頓》一書為幼獅文化公司所出版的生活閱讀系列叢書之一,由臺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執筆;內容主要針對二十一世紀人們面臨新衝擊所帶來的挑戰時,該如何認清外在狀況,又該如何從我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尋求解答、激勵自我,因而可安穩的邁向新的千禧年。

  傅佩榮教授係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除曾任臺大哲學系所主任外,亦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擔綱過講座教授,著有《少年維特不煩惱》、《洋溢美感的人生》等七十餘本暢銷名作,他同時也特別尊崇我國孔孟儒學的主張與精神,在本書的自序中亦提到,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看法,面臨二十一世紀之際,自殺將成為人類的第三大死因,而這種造成自我了結的主因,常是因找不到活著的理由,一旦遭逢不測,頓時就失去奮鬥的意志,甚而放棄生命,此時儒家的經典就可發揮功效,能給這些失志的人啟動另一個思維空間,引領大家「脫胎換骨」,活得更精采。這本書分成三大篇幅,分別是第一輯的「認清時代的脈動」、第二輯「激發生命的潛能」及第三輯「再創文化的生機」;著者又以「從速建立新的生活文化」、「正視流行文化中的訊息」等主題深入剖析時代的脈動,建議大家在平日的生活中就要先能分辨世界走向,以便掌握正確的觀念與訊息,做為自己每踏出一步時的行動參考。

  「在迎接新世紀時,人類心靈陷入空前的挑戰」,著者在文章的開頭,即以如此的論點切入,他認為在此之際,人們的價值觀又逐漸回歸「零點」,完全可依個人的情況來自行決定,這當然與在此之前蓬勃發展的所謂自由化與多元化有極大相關;沒有了傳統的束縛,也很少人清楚的界定善或惡,因此「尊重個人決定」變成了最能適應的原則;又,因為視訊媒體的發展神速,我們往往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進行思考、訓練自己的「危機應變能力」;但,真正面對問題時,能否有足夠的聰明化解困境,並成功的學習呢?這就很令人質疑了。總之,這種「以自我為中心」、「陷入虛擬實境的幻覺」及「價值觀念的歸零」等等現象的後現代主義之社會,造成我們的心靈安頓出現缺口,因此如何將所吸收到的資訊轉化成知識,再進而累積成智慧,引導你我順利展開美麗的人生?傅佩榮教授認為今日是資訊時代,新的訊息不斷傳輸進來,需要以「有系統的方式」整理及消化,亦即將資訊變成「知識」的形態之後,對人們的吸收才有幫助;但,由資訊變成的知識也一直在累積增加當中,所以基於個人吸收到的知識、判斷力、文哲素養及信念等綜合而成的「智慧」,才是真正能讓每個人擁有明確的生活目標,並成就獨一無二精采人生的寶貝。

  著者特別引述教育家劉真先生的「三自主義」:自力更生、自強不息與自得其樂來說明這三個皆強調自我,但卻相當符合新世紀重視個人潮流的思想;首先,「自力更生」即是以自己的力量在社會立足,不斷充實自己,勇於親身體驗人生酸甜苦辣的百態,既不受長輩之福蔭,也不違法亂紀或行險僥倖,實實在在、正正當當的一步一腳印,隨著年齡、閱歷與經驗而深刻品味人生的意義;而「自強不息」則是指我們生活應有的態度,讓天天都保有高昂的鬥志、努力不懈,亦即孔子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至於「自得其樂」就是把握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使自己的快樂隨時都能泉湧而出,譬如每日增加新知的快樂、體驗生活的美好感覺、珍惜人間的溫暖至情等等,這種自得其樂的要件是既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也必須是溫和而持久的;因為活得快樂常是一念之間的無形感覺,但卻直接控制我們的生活品質,所以在現今壓力多多的社會裏,如何快樂的過日子,就相對的突顯出它的重要性了!傅教授認為心靈成長必然帶來自信與快樂,我們心甘情願去做的事,就不會在乎有多辛苦或多麼麻煩,這也是自得其樂的一種驗證。

  「新世紀的健康心理」,著者坦言二十世紀是由病態心理學在主導,亦即人們認為「犯錯是人的天性」,因此造成犯罪的事實;但是當我們迎接新的世紀時,也應該揮別舊疾,以健康的訴求重新再出發,特別強調:一、兼顧身、心、靈的整體;二、明白人生有捨與有得;三、以健康人格為學習的典範;四、以高峰體驗為個人快樂的來源。其中,關於「靈」的定義,其以「自覺能力」為對應,認為有許多人身體健康、心智正常,但卻活得毫無樂趣,原因即在於生活缺乏「意義」,而此意義又與我們的自覺能力息息相關;這個「自覺能力」既可內調身心資源,又能外定出處進退,但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靈」的存在,才會茫然追尋人生的意義而無所獲。

  第二輯「激發生命的潛能」,傅佩榮教授首先提出因為有人類才有文化,特別是「愛」與「美」正是順乎人性要求、求其心之所安的鑰匙;如道家的向大自然看齊,以不仁為大仁,讓一切生命自由而自行發展以求其永恆的和諧與安詳,因此其所彰顯的是虛靈之美,不受空間大小、時間長短、生死所拘的逍遙飄渺;或如儒家所樂道的充實之美,著重於人文與人格的主張,以盡善盡美為理想而非只單單取決於美的本身。「文化像是百寶箱,但若不經由學習與領悟,再多的寶貝也只能徒供觀賞或憑弔」,著者如是說;因此,唯有進入文化的世界,我們才能求得個人的心安與快樂,進而調適內在的優良質素;若再加上機緣成熟,還有宗教的薰陶,更能提升自我,這樣美好的人生當然值得欣賞與稱羨。至於「對人生意義的省思」,傅教授以「人既然最後都會死,為什麼要活呢?」及「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等問題為例,將其歸納分析後認為:「活著是為安心、忠於自己的感受」,就像辛棄疾的「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何等豪氣干雲,令人為之動容;人生的意義在於積極的增益生命的價值,每一個人都在寫自己生命的歷史,惟有認真的活著、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分鐘,人生的意義,自能豁然開朗。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又該如何將危機轉化成生機呢?文內的「逆境智商」頗值得我們參考,著者認為中國人的逆境智商相當高,歷史上常常有絕地大反攻的實證,就如我們選擇「愈冷愈開花」的梅花為國家的象徵一般;但在經濟繁榮的現代社會,長期處於順境的青年學子,沒有機會學習與逆境共存,變得脆弱不堪,有為感情而自殺,有為貪慾而沉淪,令人憂心。因此傅教授建議在逆境時先讓自己停下來喘口氣、穩定腳步,設法理解身陷逆境的原由,接下來試著以旁觀者的眼光來分析,降低自我中心的情結,最後安撫自己,一切都會復歸平淡。總之最重要的是逆境不可怕,怕的是喪失迎接挑戰的勇氣。

  著者在「心靈的溝通與喜悅」一節裏提到了「心靈捕手」,以二位老少主角的互動提醒世人,沒有人是完美的,但若了解對方的不完美,並且真心接受,甚至進而欣賞,則自己的不完美將可與對方的不完美形成一個完美,亦即完美不是客觀的,而是需要彼此合作,共同努力造成的,所以我們如果不願敞開心靈,坦誠相待,則永遠無法獲得人生的答案;只要有善意,再加上談話與溝通的技巧,生命的分享與交流不正是生命意義的另一個美好詮釋嗎!

  談到無私,傅教授認為它是快樂的秘訣,譬如宗教的無私,有佛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基督教的「要愛你們的近人」等,皆是對眾生的大愛;而儒家的無私有「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等都是說明人性向善與孔子的無私之志。但是,既然無私可以快樂,為何許多人不願選擇無私?這當然是對「快樂」有偏差的看法,所以真正的「樂在其中」就是依循人性最自然的向善要求,在人與人之間力求眾人之福祉,這種無私所帶來的快樂不僅能讓人我關係得到圓滿和諧,更是洞識人性奧秘的極致表現。

  第三輯「再創文化的生機」,著者帶領大家將視野擴展至全球的國際觀,先將舊社會不正確的價值觀一一導正,同時檢視我們臺灣的現況是否也面臨相同的問題?果然也一樣令人不安與憂心!因此,對於人類未來需要何種價值觀才能永續與和平?在一九八二年,一群諾貝爾獎的得主們於巴黎的聚會中也提到了類似的問題,這些頂尖的菁英分子爭論中獲得的解答,就是我們的「孔子思想」;傅教授分析孔子的價值觀,將其分為三階六層,三階是:自我中心、人我互動與超越自我;六層是:生存與發展、禮法與情義、無私與至善。這些孔子窮其一生洞察人性的哲理,不僅歷久彌新,也是最合適引導我們順利跨越世紀的心靈雞湯。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