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南部文人 傳遞文學香火

文:莊金國

  《文學台灣》季刊自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創刊以來,已經走過了十五年餘坎坷不平的路程。相對於《台灣文藝》在這段期間數度易手,發行時斷時續,《文學台灣》不曾發生脫期狀況,與《笠》詩雙月刊攜手併進,使台灣文學香火得以永續傳遞下去。

曾貴海、鄭炯明、陳坤崙 鐵三角合作無間

《文學台灣》鐵三角:鄭炯明(左一)、陳坤崙(左二)、曾貴海(右二)及主編彭瑞金(右一)。(莊金國攝)  至今年年底,《文學台灣》將屆滿十六年六十期,加上其前身《文學界》七年廿八期,經營團隊均由詩人曾貴海、鄭炯明、陳坤崙組成的鐵三角,三人一路走來合作無間,在台灣文壇堪稱最佳搭檔。

  從創辦《文學界》到推展《文學台灣》,這三位一體的經營主幹,也從青壯年逐漸邁向中老年,年齡的重量,促使他們必須面對未來的接棒問題。

  要維持這份穩賠不賺的文學刊物長期發行,單靠他們三人每年各出資十萬元,不可能維持這麼久,還得靠許許多多有心人,贊助成就這項文學事業。接棒者有無相同地緣、經營理念、各司其責默契,以及基本經濟能力、充裕人脈募集外來資源,可說缺一難以成全。

  以《文學台灣》鐵三角來看,曾貴海、鄭炯明本業為醫師,陳坤崙從事印刷、出版業。台灣醫界具有人文素養者頗多,在醫界聯盟號召下,醫師紛紛響應贊助《文學台灣》。陳坤崙出錢出力之餘,以成本價印製,節省不少支出。投稿作家也不乏以稿酬贊助,甚至樂當長期贊助訂戶。在大家贊助維護下,《文學台灣》的財務從未出現吃緊情況,並且還有餘力辦理台灣文學獎徵文活動。

  《文學界》和《文學台灣》的發行人,一直由鄭炯明擔任,自認是個文學園丁,為台灣文學義務奉獻,卻也因此減少詩的創作。前社長、現任社務委員曾貴海,是社運健將,創作力旺盛,連連出版詩集。社長陳坤崙過去在幕後推動,最近才願意公開亮相,跟鄭炯明一樣,詩作銳減。

  沒有鐵三角,《文學台灣》不可能成為奠定台灣文學的重鎮基石。

  台灣文壇素有「北鍾南葉」之稱,這兩位文學大老,北鍾──鍾肇政,接辦文學耆老吳濁流所創《台灣文藝》,一九八一年年底前傳出有停刊之虞,南葉──葉石濤策動鄭炯明,設法找人共同籌資在南部延續台灣文學的命脈,催生出《文學界》。後來《台灣文藝》繼續出刊,南北互相照映。葉石濤於《文學界》創刊號編後記中指出,文學界出刊主要以居住在高雄附近的詩人、作家為核心,分擔合作辦起來的文學刊物。他說,雖以高雄的作家為主,但並沒有狹窄的地域觀念,更沒有畫圈圈獨善其身的意思。

葉石濤 文學台灣精神領袖

《文學台灣》精神領袖葉石濤。(莊金國攝)  比較《文學界》與《台灣文藝》的差異,那就是前者對詩與小說同樣重視,後者偏重小說。「北鍾南葉」都是資深小說家,葉石濤創作、評論左右開弓,他在《文學界》連載完成《台灣文學史綱》,首度將台灣文學推向學術殿堂。

  葉石濤常說,高雄或許詩人較多,從《文學界》到《文學台灣》,詩作品一直占有相當的篇幅。他舉例說,從彰化搬來高雄居住的資深詩人錦連,即以《文學台灣》為主要耕耘園地。

  在南部文友的眼中,葉石濤是《文學台灣》的靈魂人物暨精神領袖。他曾培植過的高雄在地小說家許振江,曾任《時報副刊》與《文學界》執行編輯,不幸於二○○一年五月英年早逝,讓他非常傷心與不捨。

《文學界》的緣起

《文學台灣》創刊茶會,詩人、作家、學者齊聚一堂。(文學台灣文教基金會提供)  《文學界》於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五日創刊,在此之前,高雄的文友曾在一九七九年十月廿五日創辦《鹽》文學首期秋季號,鄭炯明、陳坤崙均加入為同仁並發表詩作品。同年十二月十日高雄大圓環發生美麗島事件,因有《鹽》同仁受到情治人員恐嚇制止再發行,被迫中止。《文學界》第一期推出,從桓夫發表的〈安全島〉詩:「在速度裏/互爭快慢的大小車輛/偶然會跳上島/惹出不可收拾的車禍」,即有美麗島事件的影子。

  《鹽》集結詩人、散文家與小說家,以非賣品方式發行,雖只推出一期即告結束,但企望透過文學抒發苦悶心聲的文友,終於再催生《文學界》。

  鄭炯明以〈穿越八○年代的台灣文學〉,回顧從《文學界》到《文學台灣》的參與感想。他指出一九八二年伊始,國內的政治環境還籠罩在美麗島事件暴風雨後的低氣壓下,台灣作家普遍有無力感,尤其兩位小說家楊青矗、王拓雙雙被捕,當局顯然藉此壓抑鄉土文學論戰後台灣文學的蓬勃發展。但南部的詩人、作家毅然下定決心辦一份具水準的文學刊物,共期《文學界》的誕生,能表達自己的文學主張,進而帶動文學發展。

  在《文學界》發表的眾多作品中,以連載陳冠學散文《田園之秋》、東方白長篇小說《浪淘沙》和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最受重視。

  《台灣文學史綱》使台灣文學建立了歷史傳承的脈絡,鄭炯明認為此著讓台灣作家更有信心地走向自主性的道路。篇幅長達一百五十萬字的《浪淘沙》,在《文學界》刊登了約一百萬字,鄭炯明經常藉催稿與東方白連絡,當東方白在加拿大陷入憂鬱症而寫不出一個字時,他不斷透過越洋電話加以安撫、打氣,事後慶幸能分享小說家的創作氛圍。陳冠學因堅持《田園之秋》必須完整刊出,無法被其他報刊接受,陳坤崙得知後,主動索取,在《文學界》連載,這部台灣散文經典作品的出現,震撼了散文界。

  《文學界》除了提供園地發表各種文學創作,另一個任務是開闢台灣文學史料的整理與研究窗口,在《台灣文學史綱》尚未連載前,就發表一系列學者收集、整理、挖掘的文史資料,有助於葉石濤提前完成史綱,儘管著者事後自我批判其中缺失,應該重寫,但已老邁,亟待更有雄心壯志的作家學者,完成一部更形完備的台灣文學發展史。

組織文學台灣基金會

  《文學台灣》是在《文學界》走過了八○年代的階段任務,主動停刊三年後問世。在《文學界》刊行期間,刊物名稱雖不標榜台灣,但已為台灣文學主體性做出相關的基礎論述。《文學台灣》的成員加入了學者群,激發台灣文學進入大學校園成立系所的能量。如今,已有部分大學增設台灣文學系所,台灣作家及作品研究論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連中文系所也著重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素材。

  相較於《文學界》發行七年即告結束,《文學台灣》即將屆滿十六年,發表的各類作品更加豐繁,各家論述更為寬廣深入,呈現台灣文學的多元多變風貌。

  《文學台灣》目前由文學台灣文教基金會負責推動,鄭炯明擔任基金會董事長,主編為學者作家彭瑞金。在葉石濤薰陶下,彭瑞金已成中生代研究台灣文學的知名學者,以前主要研究評論小說,近來也涉及詩與散文。

《文學界》與《文學台灣》創刊號。(莊金國攝)  從《文學界》到《文學台灣》,在近廿三年發展歷程中,期刊結集近九十冊,每期均以廿五開本超過二百頁甚至三百頁篇幅出現,充滿台灣詩人、作家、學者的心血結晶。要了解台灣文學,《文學台灣》是不宜錯過的文學雜誌。她為讀者開啟台灣文學大門,引領入門欣賞各種文學情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