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時間地圖》導讀

文:陳祖輝(國立中正大學研究生)

著 者:勒范恩(Robert Levine)
出版者: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本書是社會心理學家對於「跨文化」研究的一本嘔心瀝血之作,整本書發展的核心概念是以「時間」為主,所以它鋪陳所聞所見的內容無不與「時間」有關;因此,本書是一本有關「時間」的故事,同時,更是一本「時間文化」的故事。在書中一開始的地方,著者即援引雷夫金的{時間戰爭}一書中的一段話,作為開場白:

  「時間帶著口音發言。每個文化都有一套獨特的時間紋路。了解一個民族,就是在了解居民看待時間的價值。」

  其次,為什麼著者要寫出這樣的書籍呢?主要是係因為著者在巴西授課時的一次靈感所致-學生放老師鴿子,由於巴西學生上課的不守時,令著者發出驚嘆之餘,他更體會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震撼的侵襲。於是,他試圖拋棄所謂的「西方中心論」價值標準,重新體察不同國家、文化與種族對於使用「時間」,這裡的「時間」不全然是鐘錶科技決定論所建構出來的「時間」;而是指文化與人類自行衍生出的「心理時間」或是「文化上的時間」。

  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十個章節:第一部分是時間與文化,共占五個章節,內容主要凸顯出的意義是,因「文化相對性」的差異,所衍生出不同民族、文化對於「時間」背後的法則詮釋,呈現出差異的現象。第二部分是時間與社會,共占三個章節,內容強調時間步調在不同社會有著不同意義的解讀方式,不僅如此,更因此大至影響國家競爭力,小至影響個人身體健康與日常作息規律與否。第三部分是時間與個人,共占兩個章節,內容提出「時間智商」的概念以及教導人類學習如何掌握時間的品質與時機。

  第一部分的時間與文化方面,著者透過「跨文化」的實際觀察,找出不同國家與地區對於時間的精準掌握情形;以及逐漸發展出一個生活步調的綜合評量標準,分別是:經濟安定、工業化程度、人口規模、氣候、文化價值等。著者在經濟因素這一項發現,經濟體質愈健康,該地居民的生活步調就愈快。同時,由於經濟牽連於國家整體競爭力,是故,時間在這裡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衡量經濟力強弱與否的唯一判準。換言之,「時間就是金錢」的真理觀,即便應驗在這等因素之上。第二因素是工業化程度,書中強調工業化程度愈高,該國民每天的空閒時間就愈少。這裡著者揭櫫一項弔詭的現象供世人省思,即為什麼隨著工業化腳步的加快,人類發明了許多為人類省時的機器,可是卻始終不能增加人類休閒時間,工作時間與工作量依然是那麼的沉重?誠然,導致人類視休閒時間轉變成消費時間,因為花在生產和消費以外的時間,都被看成是一種浪費。此時,人不是役物;而是役於物。第三因素是人口規模,城市愈大,居民的生活步調就愈快。第四因素是氣候,主張當地氣候愈是炎熱,居民的生活步調就愈慢。一般刻板印象中,總認為氣候炎熱的地區人民是好吃懶惰的。因此,拿時間與大自然氣候所產生的關聯性而言,我們知道炎熱地區的人民主要是受到氣候因素,因炎熱之故,日常所需的慾望就相對降低,以致缺乏刺激需求之下,生活步調自然緩慢;也自然擁有更多的休閒時間(這裡的休閒時間,常為西方中心論者誤解為偷懶的結果)。第五因素是文化價值,主要揭櫫尊重個人主義的文化,比起強調集體主義的文化,前者生活步調較快。研究發現,個人主義的文化強調個人的成就,而非放在合作上;通常會導致「時間就是金錢」的想法,在時間的需求上,希望每一時每一刻都能物超所值。相反的,集體主義下的生活步調是慢節奏的,目的是全體一致性的要求,如:阿爾及利亞的卡拜爾族為例。另一方面,著者研究人類的「心理時鐘」差異,他援引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一個例子:

  「跟一個漂亮女孩並坐兩個小時,你會覺得那只是兩分鐘;叫你在熱爐子上坐兩分鐘,你會覺得那是兩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在這裡著者試圖提供「心理時鐘」的概念,讓人們了解如何更有意義地處理日常活作息。除此之外,人類發明了時間這個概念,目的無非是想讓作息有所依歸;但在我們掌握時間的同時,時間卻已悄悄地支配了我們身心,如:美國泰勒定律,即透過時間的精準控制,機械式的將人類一天最大產能與時間一併計算,目的要達到提高效能並增加企業管理與企業產值的高效率。至於,時間就是權力的命題方面,著者企圖從非西方的角度來嘲諷西方講究高水準守時與高效率時間運用的背後,就是一種權力機制,也象徵社會階層不平等的原因之一,例如:有權勢者,相對就是時間的主宰者。無權者的生存之道,就是以剝削自我時間,來換取有權者的等候與青睞。

  第二部分的時間與社會裡,著者企圖將不同國家社會的社會整體節奏做了一番比較,結果發現瑞士是排世界第一。這項研究結果也顯示,時間的步調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如:A型與B型性格之別。許多社會都陸續發現「文明病」或特有的病症,如以亞洲日本為例,日本人較易罹患胃病或過勞死;很明顯可以發現人類在時間超額付出後的慘痛代價。因此,歐洲人開始重視休閒的重要性,他們強調休閒不只是帶給人類身心壓力的紓解,更是下一階段提升生產效能的來源,亦即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第三部分是時間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部分當中,著者試圖以有效率、有彈性與有智慧的面向,提出他認為的「時間智商」課程,內容一共有八課:學會闡述約會時間的意義、了解工作時間與社交時間的分野、學習等待的遊戲規則、學習重新闡釋「無所事事」的意義、探詢既定的順序、當地人過的是鐘錶時間或自然時間、實習、不要批評你不了解的事物等。舉凡上面六項課程訓練,主要告訴我們,要對時間產生彈性靈活的解釋與開放多元角度的時間運用,最簡單的例子是:「入境隨俗」,不帶自我中心的色彩。其次,最後一部分主張,注意你的時間之餘,還要注意你的心。我們如何組織及利用時間,最終將決定我們一生的特質與品質。人生,不過是學習如何主控時間的過程。這當中以中庸時間最好,目標是告知人們找尋理想壓力範圍的經驗,好讓時間不為我們生活行為的負擔。

  看完之後,感觸良多,現代人的「忙」與「盲」,再到「茫」,這一連串的行為演變,總是歸根於對時間上貪求與僵固利用所致。我不禁感嘆要問:「人的一天真的只有二十四小時嗎」?會善用時間、會懂得利用時間投資(增加休閒生活)的人,恐怕一天的感受是不只二十四小時的。我們從著者的跨文化研究發現,人類隨環境與文化差異,心理衍生出的自然時間會比科技決定論的時間(二十四小時)來得有彈性。因為身處文化時間中的人類,總是相信時間為人所用,而非倒過來反支配我們。這一點是著者摒棄「西方中心論」的眼鏡之後,對於不同地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種族所採行的更開放、更尊重的「文化相對性」包容視野,而「時間」只不過是著者用來觀察、體會的線索之一而已!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