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3輛希望閱讀巡迴車,一年到頭上山下海跑遍200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傳遞書香。這樣的閱讀資源,對市區小孩可能不以為意,但是對於偏遠地區的孩童來說,希望閱讀車的到來就像仙女棒一樣,發出閃閃光亮,指引出閱讀的方向,讓他們恣意馳騁在充滿希望與想像力的國度。
每當希望閱讀巡迴車抵達偏遠小學時,總會看到孩童們興奮地圍繞在書車旁,迫不及待地翻開新書。多年來推動希望閱讀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看見小朋友在書車附近開心的閱讀模樣,感到無比的喜悅。
已捐贈超過1,000本英文繪本的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年更額外贈送20套英語教材,贈書儀式11月10日在台北縣新店直潭國小舉行。AIT文化新聞組組長裴士蓮(Sheila Paskman)及發言人萬德福(Christopher Kavanagh)在現場為小朋友們朗讀英文繪本,希望台灣的孩童能透過閱讀認識不同文化。
透過英文繪本書 接觸多元文化
贈書儀式活動當天風和日麗,直潭國小的操場在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裴士蓮、萬德福以及天下基金會的閱讀志工,一起為小朋友朗讀英文繪本,期望孩童可以輕鬆學習英文,發覺英語的樂趣。
在說故事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少小朋友的英文程度相當好,可以了解文本內容外,也可流利地讀起繪本裡的英文字句,互動良好,他們開心地度過一個難忘的午後時光。
裴士蓮回憶起兒時閱讀的記憶說,當她還是小孩的時候,每個月也會有圖書巡迴車經過她所居住的城鎮,可以閱讀到平常所看不到的書籍。兒時的她,每每看到巡迴車都會非常激動。而今台灣也有一樣的閱讀機會,希望透過英文繪本可以讓小朋友慢慢了解多國文化。
從閱讀出發 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自2004年開始推動「希望閱讀計畫」,集結企業與社會各界的善意能量,共同認養台灣偏遠地區200所小學,帶著25,000位小朋友閱讀,捐贈超過11萬本好書,並且發放閱讀護照以及獎勵品,號召超過3,000名大學志工前進偏鄉服務。
今年希望閱讀計畫已邁入第7年,有些偏遠地區的小學生,以前可能沒有機會接觸到書,不喜歡上學,甚至常常會逃學,但是因為有了「希望閱讀」,讓他們開始從看故事書一點一滴引發閱讀的興趣,進而增加自信心。基金會董事長殷允芃充滿喜悅地說,「如果小朋友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他們的世界會變得非常寬廣,所看到的天下是跟別人不一樣的。」
「哇!好像台灣藍鵲!」「好神奇喔!有兩個翅膀!」這是山中孩童對於希望閱讀車的最初想像,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說,「在山區中孩子的眼裡,這台希望閱讀車,就好像山上時常看到的台灣藍鵲一樣,不斷環繞著山區飛翔。」在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後,巡迴車會優雅地將車身的長尾羽翼展開,與此同時,也把社會的關懷隨著希望的翅膀帶給偏遠孩童。
閱讀體系完整向上提升
閱讀巡迴車每學期都到這200所學校,學校也會安排閱讀日的活動,老師帶著孩子到車子旁邊一起閱讀,或是安排一些活動,例如早上是大哥哥講故事給小弟弟妹妹聽,下午則相反,在放學後請家長一起來,由小朋友講給父母聽。此外,天下教育基金會還舉辦老師和校長辦研習營,以期建立完整的閱讀支援體系。
因為閱讀不再孤單 不再畏懼
不少偏遠地區的孩童因為「希望閱讀」的計畫,大大的提升閱讀以及創作能力,其中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小萬大分校裡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在2007年天下教育基金會主辦的「我的家鄉小書」創作大賽中,萬大分校的小朋友就囊括中高年級第一名。
天下教育基金會人員表示,當時得獎的小朋友如今已升上國中,這幾位孩童中有的到城市求學,並沒有因為城市競爭力大而深感壓力,反而因為過去多年的閱讀深耕,讓他們不會因為資源缺乏而感到自卑,扎實穩重的展現實力,在班上名列前茅。
閱讀真的可以開創未來的無限可能,特別是對這些偏遠地區的孩童來說,透過希望閱讀巡迴車的到來,將希望的翅膀飛到這些孩童身邊,也讓這些小朋友添增了飛翔的翅膀,讓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飛到心中的美麗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