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電影都會看見一則最新皮克斯動畫預告片,描寫一位78歲高齡的老爺爺懷抱著環遊世界、體驗精采人生的夢想,於是將自己房子的屋頂上綁滿成千上萬顆的氣球,房子便帶著他翱翔天際到各地去;在幾年前也有部電影敘述著一位魔法師的移動城堡,穿梭於時空之間,發現愛是戰爭紛亂中唯一救贖的力量。這兩部片子都不是在告訴我們未來會有怎樣的高科技,人類可駕馭著房子到處走,而是住在裡面的人有著夢想與目標,為了追逐而散發的熱情就轉化成為動能,就可以讓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使得最冰冷的建築物都彷彿有了生命。
回顧台灣的鄉鎮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從早期的「一鄉鎮一圖書館」推展至今,文化教育建設已不再是盲目地追求量的擴展或是點的普及,而是必須廣義地讓閱讀習慣傳遞至各個角落。國內的公共圖書館或許沒有魔術師,也沒有很多的經費,卻有一群對於推廣文化教育、閱讀生活充滿熱誠的人通力合作,一樣使得圖書館的功能不再只是侷限於館內,而是不斷地向外延伸,到國外、到社區、到家中,甚至到您的心裡,就像是一座有靈魂的屋子,邁開大步向前走,施展名為「書香、文化、藝術」的神奇魔法。
在「圖書館走出去」這個專題中,將從「以人為本」的概念來探討圖書館的經營,在時代潮流快速變遷下,圖書館也要主動去了解讀者的需要,因為終身學習、文化建設、心靈改革的目標,與知識系統的建立等,都需要以圖書館做為後盾。國立台中圖書館館長蘇忠就表示:「一間好的公共圖書館除了要具備生活機能的實體圖書館外,還要向外拓展,應具有線上導覽的虛擬功能,甚至建構客製化的應用服務,更重要的是要走入地方社區,拓展民眾的文化視野,如此才能發揮社會教育的功能,讓台灣更具競爭力。」
因此,除了善用網路科技的資源,建構無縫數位服務,讓圖書網路一指通外,圖書館的管理者可以與社區團體合作,及利用行動書車深入偏僻鄉里,以達到推廣書香的目的,貼近社區民眾的心裡,同時向外招募志工加入行列,加強館際合作與交流並擴及到各級學校,營造文化教育大家庭的團結氣氛,或是邀請在地優秀藝文學者增加圖書館的深度;到國外觀摩吸收養分,也增加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不只要超越先進國家的圖書館,還要激發出更多的巧思,為台灣的閱讀文化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圖書館不再是您心目中老舊的建築物或單純的K書中心,而是可以與您一起往夢想前進的新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