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台北舊書市 回憶滿行囊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易繼中

專業化經營或許是舊書店發展的契機  「一本舊書猶如承載時間記憶的空間容器,經過歲月的淘洗,往往讓當時或許平凡的圖與文,醞釀出不同世代間特殊的歷史情感。」有人說,舊書最引動人心的或許就在那散發出的淡淡腐朽味,而有人卻也以為舊書生命的移轉,顯現出的更是大環境下的歷史縮影。當我們縱觀台北舊書店發展的軌跡,從牯嶺街、光華商場到台大公館地區,也彷彿為台北地區城市的發展做了印證。

牯嶺街書攤源起

  台灣光復初期可說是台北舊書店黃金歲月的開始,當日僑回國之後,牯嶺街兩邊的日式住宅多被國民黨接收,而當時日僑丟棄的書刊、藝品與日常器物,被拾荒小販接收後,因為看見路邊擺攤不會被取締,所以很多人也偕同妻與子一起在牯嶺街擇地擺攤。西元1954年到1969年是牯嶺街發展的階段,往後的10年也是牯嶺街舊書市鼎盛的時期,當時舊書店經營業者的知識程度相當混雜,有目不識丁的人,也有隨身攜帶家藏古玩珍本的藏書子弟。

  此外,還有不少由中南部北上的城鄉移民者,或從事三輪車夫或撿破爛拾荒工作,後來再改行從事舊書買賣,自己盤貨、賣貨以維持生活所需。牯嶺街舊書店的黃金時期,一直維持到1973年牯嶺街完成全線路面改建工程為止。

  然而舊書攤就在市府的安排下,移到了光華橋下剩餘空間闢建的光華商場中。不過,由於內部空間因陋就簡,加上平均每攤只有2至3坪的狹小空間,讓才剛搬遷的舊書攤商們經營意願普遍低落。在外來者大量入行、競相爭食之後,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也呈現迅速銳減的樣態,一直到了80年代中期,光華商場的生意因古董店家與電子零件業的進駐,才逐漸穩定。

  當光華商場舊書業趨於沒落的同時,也充分顯現新書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會反映在舊書市場的買賣中。於是,在1986年後,光華商場已不再以舊書為主要的買賣,舊書攤商們在面對消費潮流的轉變,儘管處於舊書業景氣低迷的時刻,還是順應時勢轉型。

「舊香居」提供深具人文氣息的閱讀環境  發展至今,在內部的先天環境限制下與外部的都市發展變遷,讓有心從事舊書買賣的攤商們,便在80年代後期陸續遷出光華商場,轉而為舊書店。之後,整個台北舊書業逐漸由集市型態轉變為散市形態,並且形成幾個不同區域性質的集散地,包括:台大及師大一帶的文教區,台北縣市的觀光特區,還有位處都市邊緣的橋下跳蚤市場。接下來,從了解文教區的舊書店開始,去發現舊書店的美麗與哀愁。

見證集市變散市的舊香居

  舊香居是台北遷居率最高,且最能依勢轉型的舊書家族,從1976年環河南路擺攤開始,其中約30年的時間在信義路、建國南路、興隆路、金華街、永康街、羅斯福路以及龍泉街都有以吳輝康為首「吳家班」的家族蹤跡。

  雖然舊香居曾因種種原因而搬遷,但因長久累積下來的珍貴貨源,卻也還能成為現今舊香居受到專業人士青睞的古書店。從吳輝康先生經營舊書店的歷程,恰好能成為台北舊書業從光華商場到80年代後從集市變為散市的重要對照。並從中舉出過去與現今舊書店如何因應時代巨輪而做轉變與其發展的侷限。

  以文史哲藝術類書本為主的舊香居,兩年前在師大附近成立,是公認的專業型二手書店。而舊香居第一代店主以吳輝康先生為首,他早期與退役的山東籍父親一起從事資源回收的工作,而最後會從事舊書與字畫的買賣,則導因於一幅畫有「老虎」的日本畫。

  吳輝康回憶多年前,與父親做資源回收時,收回了一幅畫。當時還不識畫的他,在與牯嶺街曾老闆的多次交涉下,最後,他以700元成交。這次的經驗讓他心想,「買賣字畫的價格那麼好,那為何不直接做字畫的買賣呢?」於是,他跟父親商量後,便從資源回收的工作轉而為做字畫的買賣。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時期,台北的資源回收商大部分都因利潤較好,而轉而為舊書或字畫的買賣。於是,在轉型的過程中,便也興起一股拜師學藝的風潮。

  以對字畫全然不了解的吳輝康來說,開始積極地設法想要習得判別字畫好壞的功夫,希望能在此領域學有所成。終於,經過多次探訪,中華路上一家舊書店的唐老先生,願意讓他幫忙顧店,以當作學習字畫判別技巧的代價。「他在向唐先生學習的過程中,邊聊邊學,等到出去收舊畫回來後,便由唐先生教他分辨,哪些可以留下,哪些不好的就可以賣掉。」

除了豐富的藏書外,「舊香居」還打造出懷舊的空間感受  經過長年累月的鑽研,也讓吳輝康經營字畫買賣,頗有一番成績。等到獨立判斷的能力養成後,他便開始在環河南路、信義路等地開店。雖然曾經將經營主力轉移到古董畫廊的生意,不過收書的工作也始終持續地進行著。他憑著累積多年的經驗,對字畫與書的價值判斷有他的一套標準,從不占人便宜,也因此贏得了很多小販對他的信賴。所以,奠定了舊香居質量俱佳的堅實基礎。

  現在吳輝康將舊香居經營權交給他的兒女負責,自己則負責大陸的拍賣市場及當地搜書佈線的事宜。他的女兒吳雅慧自從法國習畫返台後,便與弟弟一起負責舊香居的工作,以自身對設計藝術類的專業認知,對於淘書客的需求,她總是能盡量滿足。

  身為第二代的吳雅慧,在經營舊書上承襲了父親累積下來的人脈與貨源,從而舊香居才能以專業服務,走出與一般舊書店不同的路。在舊書店經營這條路上,她有很多關於書、關於人、關於人與書的故事可以分享,從她與吳輝康的言談中,也不難發現台北舊書市發展至今,的確也在時空的移轉下,發生了巧妙的變化……。

  而去年,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研究生李志銘以《半世紀舊書回味》為題,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研究西元1945~2005年台北舊書業的變遷過程,並以同名印刷出版成書,為台北舊書市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資料。

觀念價值的轉換

  先從接手舊香居近3年的吳雅慧,分享台北舊書市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談起。她指出,「以前玩書的人少,價錢便宜;現在玩書的人多,價錢也相對的變高」,也就是在大環境經濟力的提升與接收資訊管道的多元化,讓舊書市的人口起了微妙的變化。

  過去,舊書店有價值的書以抗戰前的書較為熱門;現在,價值隨著市場需求的不同而呈現無法理解的地步,吳雅慧補充,「在經濟力的提升下,過去認為有價值的清末線裝書現在的價錢可能還不及50年代或60年代的漫畫!」會有此變化的產生,她認為是加入舊書市場的年輕人變多了。而這人為瘋狂的購買熱潮從網路的拍賣空間就可嗅到,所以,電腦資訊的發達更加促成舊書市場的流通。這現象也顯示位處資訊時代的舊書店,在實體店面與虛體空間兩者間,都必須兼顧。

  然而,吳雅慧也捐出,「舊書店的長久經營,不再只是專注於台灣的市場。」以舊香居來說,舊書市場需要以更大的格局、視野與中國大陸或其他地方的文化做交流,才是達成舊書商與顧客間雙贏的局面。

書源是經營舊書店的關鍵

  另外,李志銘針對舊書店最重要的舊書來源作論述,提出台北舊書店過去與現在的差異,以及舊書店對此如何做因應、轉換。80年代以後,廢紙回收市場最大的變革在於公部門以環保之名的介入與收編,包括資源回收運動、垃圾不落地運動;以及社會居住型態改變,如,專業搬家公司興起、高樓大廈出現了管理員;甚至是宗教社區團體崛起,例如,慈濟的資源回收站……等,讓原本屬於民間回收系統的單一市場,逐漸變成公私單位爭相競食的情況。為求自保,大部分的舊書商與回收業者也以「拒陌生人於外」的封閉政策,鞏固既得利益。

  如此一來,新進的外來者與過去相較更難打入主流市場,李志銘表示,光是他研究台北舊書市的一年半裡,就已經看見台北地區新開張的舊書店都難以立足,到最後不是慘澹經營,就是關門大吉。

  吳輝康以舊書業者保護文化財的角色來看,他提出,「政府實在是需要在將所有紙類變成紙漿前,先讓一些舊書商去挑選,或是請內行人分類將有價值的文化財留下。」這樣才不會因為沒有篩選的機制,而讓不少珍貴的老舊資料就此消失了。

同業合作再現契機

日治時期出版品現今都成為重要的參考史料  走過舊書市美好的年代,吳輝康認為,「牯嶺街的風華年代,隨著大環境的轉變將不再復見。」對此,李志銘提出,「推展舊書文化必須要有民間與政府單位持續參與。可惜的是,目前類似的活動格局都僅局限於社區活動的範疇。」面對舊書業今不如昔的現況,實在有賴於現有店家間共同的合作,而在大時代下孕育出的舊書業,也將漸豐自己的羽翼。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