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基因食物面面觀》導讀

文:林美玲(國立臺中圖書館科教中心主任)

著 者:蘇遠志
出版者:元氣齋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這本書為元氣齋出版的保健暢銷食療系列好書之一,著者是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蘇遠志博士,有「臺灣醱酵之父」尊稱,發明多種醱酵技術,並分別獲得英美等國的專利權,是生物科技界的「泰山北斗」,也是國內研究基因改造食物領域的前輩;蘇教授早期畢業於臺灣大學農化系,有感於臺灣的資源豐富,但加工技術落後,為了提升祖國競爭力,乃出國學習新知識,因此東渡日本到東京大學攻讀應用微生物學;其在留學的這段期間,發心苦讀並到處採集菌種,每天出門帶著中午及晚上的二個便當,終日埋首於實驗過程,終於成功的培養出取代傳統味精醱酵的新菌種。這項發現不僅可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同時也受到歐美各國的矚目,因而更開創當時臺灣「味精王國」的地位;獲得博士學位後,經臺大錢思亮校長的禮聘,返臺回母校任教,並於一九六六年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在臺大任教的三十七載歲月裡,共歷任農化系所主任、農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等,也發表了二百二十多篇論文、獲得十項發明專利及獲頒優良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獎等十三項國內外榮譽成就獎。蘇教授於民國八十八年榮退,桃李滿天下,學生輩也人才濟濟,繼續接棒他的研究,積極為提升臺灣的生物科技水準而奮鬥不懈。

  《基因食物面面觀》一書的每個章節都訂得非常詳細,因此由各個章節的標題就可看出所談的內容重點;著者首先以「基因改造食物成為熱門話題」帶領讀者進入這個作物革命的新領域,再循序漸進的介紹「基因改造(轉殖)」及「基因(改造)食物」的定義後,即開始抽絲剝繭的深入說明:「為何要發展基因改造食品」、「基因改造食物優點多」、「種植面積與種類愈來愈多」、「基因要如何轉殖」、「生物技術帶來危機或轉機」、「是否影響健康猶未可知」、「層層規範確保吃的安全」、「各國的控制與管理略有不同」、「我國現況與對策」等,內容淺顯易懂,相當好讀。至於何謂基因改造作物與基因食物呢?著者談及自然界原先的規律是生物間的交叉繁殖只可以在相同的物種之內發生,而現今我們透過先進的基因工程生物技術,將一種生物的基因抽取出來後,經過連串的分離過程,可以成功的將特定的基因再轉移入另一種生物的體內,產生新的生物種類,例如科學家發現一種北極的魚有一個很耐寒冷的基因,就將這個基因從魚身上抽取後,再植入蕃茄的細胞內,即可以培育出比一般更防凍耐寒的蕃茄品種了;因此簡單的說,基因改造就是以人為的方法改變物種的基因排列,形成人類所期望的新品種;而利用這種基因轉殖技術所產生出來的食品,我們就將其稱為基因改造食物,或簡稱「基因食物」。

  在「為何要發展基因改造食物」此章節裡,蘇教授認為因人口增加、水資源減少及土地利用受限等因素衝擊全球農作物的供需,因此若能適當的應用人類科技文明,以提高作物產量之外,還能降低污染、保育環境,則基因食物的研發即是這些科技文明之一;因此著者提出「增加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以餵養地球上愈來愈多的人口」、「改善作物品質以利人類食用」、「提高栽培效率達至生產最大效益」及「環境得以永續利用」為發展基因改造食物的四大訴求,特別是全球人口在二十五年內預估會由五十億增加至八十億之多,因此利用生物技術來增加農業生產力是解決未來人類不至於陷入飢荒的重要方案。而「基因改造食物優點多」一章,著者以實際的幾個案例剖析,如育成一種新的高抗蟲害的木瓜品種,可以讓木瓜的自我保護提升、農民的利潤變好、消費者也不必擔心農藥的殘留等,或是育成富含維他命A的甘藷品種以提高作物的營養價值,甚至於發展出同一作物品種兼具兩種以上的「多種組合性狀」,將抗蟲害、耐冷熱、延遲老化、營養增多等優良基因皆具備之超級作物,不僅提高作物附加價值及農民的收成,亦可增進人類的健康,造福大眾。也因為這種種的優點,讓人類所懷抱的夢想逐漸實現,因此基因轉殖植物所種植的面積與種類也愈來愈多,由早期的「種與種」間雜交到突破不同「界」間的藩籬,使得具有特殊作用的基因,能在各種生物體內發揮人類期盼的功能。著者也特別於此回顧基因轉殖的歷史,大概是始於一九八三年的一個根瘤菌的研究,無意間發現某一內含物質可以當作DNA轉殖用的載體,且當時另外又有科學家也研究出抗生素的抗體可作為基因轉殖作物的篩選標識,如此就好像要運送物品的車子與鎖匙都有了,當然可以整裝待發,將被選定的基因由此岸送往彼岸,因此在這十多年間,至少有一百二十種植物被轉殖成功;根據著者蒐集的資料顯示,截至一九九八年,全球進行田間試驗的這類作物估計有二萬五千件之多,包括四十五個國家及六十種作物以上。在一九九四年時,美國首先研發出基因轉殖蕃茄,這種蕃茄具有不易腐爛、口味良好等特點,並於同年取得生技農產品銷售核准書,而中國大陸則是全球第一個將基因轉殖植物商品化的國家,其於九○年代即核准具有抗病毒性狀的菸草上市。同時,為因應基因轉殖作物種類的增加,全球此類作物的栽培面積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間亦擴展了十五倍之多,由一九九八年的紀錄得知,以美國的栽種面積為全球之冠,約有二千零五萬公頃,次為阿根廷,約有四百三十萬公頃,居第三的是加拿大,大概有二百八十萬公頃左右的土地用來種植基因轉殖作物;至於種類方面,在一九九六年以菸草為最廣,約有一百萬公頃,次為棉花、大豆及玉米,但一九九七年則由大豆躍居為第一位,玉米其次,而一九九八年的排名,仍是大豆(佔52%)獨佔鰲頭,玉米(佔30%)緊接於後,再次為棉花及油菜(分別各佔9%);而在作物的基因轉殖性狀方面,一九九八年以耐除草劑的轉殖為第一位(佔71%)、具抗蟲性的為次(佔28%),而具耐除草劑和抗蟲性的雙重性狀的則佔3%,至於具有品質性狀改良的作物則只佔1%左右。這些作物種類除了上述的主要作物之外,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科學家正努力的嘗試將水稻、馬鈴薯、甜菜、小麥、木瓜等植物的基因轉殖工作開發成具經濟效益的商品。

  在快速發展生物技術之際,它可能帶來的若干潛在風險,如全球作物品種單純化的速度加快、基因轉殖作物的花粉隨著大自然的媒介傳播給原生種而衝擊農業、影響環境生態的生物多樣性等等,都是我們人類需要細細思量之處;又,經過基因轉殖之後製造出來的食物,人類或動物食用後,到底會有什麼我們無法預知的不良後果?著者在「研發成果不小爭議不少」一章內舉出目前已知的一些例子,像美國康乃爾大學在實驗室餵黑脈金斑蝶幼蟲吃基因轉移玉米花粉,結果大量死亡;或德國科隆大學讓老鼠吃下基因改造食物後,此人工轉殖食物的基因卻殘存在老鼠腦內,對老鼠產生不良影響,這種種的實驗結果,雖不至於就此定論基因食物的負面可能性,但長期食用是否會對人體或其他生物的健康構成威脅,我們還是要審慎評估並加以防範之。目前最為大家質疑的問題,著者在「是否影響健康猶未可知」內列舉三個疑點即是:「可能誘發過敏或危害健康」、「標識基因殘留的安全」及「所用微生物的健康狀況」為較具爭議的論點,但其也強調基因改造食物至今發展才短短十多年,還無法依現有的資料斷言對健康或生態產生何種影響,惟有尊重大眾的意願與選擇,誠實標示是否為基因食物,讓消費者自行決定,可能是截至目前為止較為妥善的處理方式。

  基因改造食物在國內因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的檢驗公布,再經由傳播媒體的報導後,引起全民嘩然,並因而持續的在產官學界進行多面向的討論;元氣齋出版社隨即因應讀者需求,邀請由各方極力推薦的蘇遠志教授執筆,將目前尚無絕對好壞定論的熱門話題,深入淺出的介紹給所有關心的消費者,本書用詞遣字流暢簡潔,在著者的豐富資料下,相信原本惶恐的消費者,在細讀《基因食物面面觀》之後,對於作物、科技的發展應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有助於大眾在面對各式各樣的食品時,做最合適的選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