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家鄉之美成果展

文:吳淑文 照片提供: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
「106 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家鄉之美成果展」連結18 所夥伴學校策展,由在地角度出發,融入校園議題,讓觀眾認識、反思家鄉之美。


桃園市光明國小學生分享策展任務的歷程。  日本小說家井上靖在他的著作《初始:井上靖的童年與青春》一書裡這麼寫著︰「每當我回憶幼年時代,都覺得能夠在故鄉伊豆的山林裡度過那段光陰實在是太美好了。」又說︰「我是在故鄉長大的,我喜歡故鄉這個字眼。我聽說不管哪一個國家的語言,故鄉這個字都有迷人的發音,也有美麗的字面。」


  葉啟田在《故鄉》這首歌裡這麼唱著對故鄉的情感,「有幾間厝,用磚仔砌,看起來普通普通,時常出現,我的夢中,彼就是我的故鄉。」


  不管是井上靖的故鄉,還是葉啟田的故鄉,裡頭都有著濃濃的家鄉之美。家鄉之美,也是廣達文教基金會106 年度「設計學習」計畫的主題。
 

主題與生活產生連結 讓設計學習計畫有感

  對年長的異鄉遊子而言,故鄉是長存心底的風景,為什麼會對較嚮往外面世界的國中、國小學生設定這個主題?
 

嘉義縣柳林國小學生練習歸納的邏輯思考。

  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表示,過去幾年的設計學習計畫主題都是以美感元素為核心關鍵,來嘗試不同的主題,例如從抽像概念的空間,到生活空間不可欠缺的元素「光」,或是主題明確的某個畫家等等,都具有美學的內涵,然而我們也明顯觀察到與生活產生連結,是小朋友在學習過程中最有感的媒介,因此決定透過更具象的「家鄉之美」主題,讓小朋友與老師的感覺可以更聚焦。
 

  其次是,「家鄉之美」除了跟美感有連結以外,又是在地的東西,資料蒐集起來也較容易,又可以發揮在地教學特色,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主題也吸引很多家長的興趣與參與,有位小朋友的爸爸是馬來西亞華僑,很喜歡攝影,這位小朋友就請爸爸拍攝家鄉美的地方,再根據爸爸拍照的地方,一站一站實地踏察,之後再記錄心得,讓家鄉之美的廣度更大也更豐富。苗栗通霄國中的學生則因其策展的主題是家鄉的「綠色生活—食戀農廚」之美,不僅很認真的蒐集資料,更在學校的空地實地體驗有機種植,很真實的表現出家鄉之美。
 

以策劃展覽 滾動教學氛圍

教師團隊嘗試逆向思考的任務導向學習設計。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背景與動機,「設計學習」計畫的緣起又是在怎樣的因緣下產生﹖
 

  徐繪珈表示,「設計學習」計畫的內涵就是「過程」。而過程是需要被計畫與被規劃的,簡單講,就是要打破老師長期以來在教室唱獨腳戲,學生在下面夢周公,或是自己玩自己的傳統教與學模式。希望透過「設計學習」計畫翻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老師與學生在教室的角色扮演,課堂上不再是老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而是學生講得多、老師聽得多,學生將蒐集到的資料在課堂上發表,或是主動提問資料蒐集過程遇到的問題;第二個層面是老師備課的內容不再只是單純的講授,而是老師必須設計不同的任務點,並規範範圍,哪些是要表現的,哪些是不要表現的,讓小朋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執行後再給予小朋友方向的調整與修正。簡單講,「設計學習」計畫就是要滾動教學的氛圍,讓老師有更多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有更多元的學習空間。
 

  在眾多的教學方法當中,為什麼會選擇以「策劃展覽」為工具來翻轉制式教學﹖
 

桃園市建國國小由校長親自頒發任務信,賦予學生「玩真的」的任務。

  徐繪珈表示,策展的基本流程是先「設定主題」,然後「蒐集資料」,之後是「歸納分類」,再來是「組織架構」,最後才是「呈現故事」。這個流程跟小朋友的思考方式是很類似的,也跟企業界解決問題的模式是相近的。若能讓小朋友從小就具備策展的能力,將來遇到問題,即能運用這個方法解決問題,即便我們並沒有明確告訴他們策展的目的是什麼、可以在什麼時候派上用場,但這是可以潛移默化、培養觸類旁通的能力。例如已是第三年參加「設計學習」計畫的嘉義柳林國小,這批小朋友們有次去上跟「設計學習」無關的課程,老師帶他們出去做踏察,看到五花八門的東西時,小朋友們馬上可以透過在設計學習學到的方法運用在他們的觀察上,讓老師十分震驚。所以,能力的培養才是策展最主要的目的,也是翻轉教學最終的企圖與願景。
 

任務導向學習 形成正向循環

雲林縣新生國小學生跟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進行展品導覽。

  令人好奇的是,「設計學習」計畫推廣的對象為什麼選定國中、國小,而不是高中或是大學﹖
 

  徐繪珈表示,設計學習的內涵是任務導向學習,最開始運用在大學的醫學院,用問題導向及任務導向作為教學方式,經驗證明這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於是慢慢擴大到其它領域的教學。而廣達的設計學習計畫推廣對象之所以選定國中、國小,是考量到這個階段的小朋友的學習力與學習空間最大,也沒升學壓力,相對的學習力、思考力、想像力及自主空間也較大,若能從小就給他們方法,等到高中、大學階段時就可以運用。再者是,年紀愈小就開始學習東西、實做東西,可以透過不斷的嘗試與犯錯,提升內化的程度。
 

  推動如此縝密周詳的「設計學習」計畫,希望能為臺灣教育帶來哪些改變或是影響?
 

  徐繪珈表示,有老師反應,教學氛圍被滾動之後,小朋友因為任務的參與,意識到學習與自己的關係,整個人動了起來,變得更渴望學習,也希望能完美達成任務,過去學科表現不佳的小朋友開始發揮亮點,所以這個計畫又被稱為「撿珍珠計畫」。小朋友的學習齒輪被啟動之後,還會產生一種後座力,那就是小朋友不再滿足扮演單純的接收角色,他們會自主性丟問題給老師,逼得老師也跟著被推動,一旦這樣的氛圍建立起來,師生雙方都可以經驗到一種感動的能量在流動,套句小朋友的話就是「感覺很爽」,而老師們見到這樣的改變,初始當教師的熱情與使命,會再度被喚起、被激發,教與學、師與生,互相作用形成一個正向的滾動循環!
 

轉動師生角色 改變力量大

新竹縣興隆國小策展主題「潺流彎彎河樂融融」。

  「設計學習」計畫的參與過程或許很辛苦,但改變力量大!徐繪珈分享了幾個師生同時被翻轉的案例。
 

  第一年參與計畫的桃園市光明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廖健茗反應說:「在孩子眼中,我看到學習烈火的噴發,讓我感受到知識產生的美感,那不單單只是作品表象的美好,而是藉由策展,讓孩子與我都有如獲至寶的感覺,很令我癡迷及狂喜。」
 

  桃園市建國國小教學組長孫道庸的體驗是:「老師們其實也是學習者的身分,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吸收彼此的經驗與想像,以彌補不足的部分,超棒的!」
 

  桃園市光明國小資訊老師潘詣昀的感想則是:「透過策劃、展覽的過程,師生角色被翻轉,衝突需要協調解決,困惑需要思考解疑,有時很無奈又很鼓舞,這翻轉很令人驚艷與感動!」
 

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頒發教師任務信,開啟與夥伴學校一同努力的委託。

  新北市大同國小導師宋春珠表示,班上有位領身心障礙手冊的小朋友,對於班上的活動很疏離,卻自願當頭套作品的介紹關主,結果表現超乎我的預期,很令人震撼!
 

  苗栗縣通霄國中導師廖逸秋指出,班上有位小朋友因為情緒表達的問題,進而影響團隊合作的氣氛與進度。這次活動該生擔任組長,在一整學期的小組討論合作中,已能適當處理與表達情緒,帶領大家一起腦力激盪。
 

========================

「106 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家鄉之美成果展」

------------------------

時間:2018年4月19日(四)~5月27日(日)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五樓(週一休館)

========================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