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基百科搜尋為「圖書館利用教育」釋義,所謂圖書館利用教育(又名圖書館利用指導),是圖書館為了幫助讀者使用圖書館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及各種不同類型的館藏資料,所特有的推廣活動。透過圖書館自行制定一套完整的規則與計畫,包括對館藏資料的性質及存放種類的初步認識、參考工具書的利用,以及資訊素養的能力培養,幫助讀者認識各種不同資源,提高館藏的使用率,並塑造知識提供者的角色。
圖書館利用教育,讀者可以明瞭資訊在生活的重要性,並注意到生活的應用。同時,培養讀者自行資訊檢索的能力,也有助於圖書館員業務負荷的降低,進而將時間利用在提供更好的服務。「圖書館利用教育」目的為讀者親近圖書館喜愛閱讀、認識圖書館與閱覽室的功能,以及培養運用圖書館的能力。這樣的活動規劃,期望讀者透過學習歷程,培養自身能力、認識圖書館可供運用的資源。
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方式為提供各種圖書館資源利用教育課程,以增加民眾的學習經驗和提升資訊素養,是圖書館的一項使命。課程的安排與設計,以滿足一般讀者之需求為目標。提供的課程內容包含班訪「圖書館導覽」、「資料庫使用指導」、「圖書館利用研習」……等。本文以「班訪」參觀圖書館導覽、資訊檢索的「數位資源」利用指導、「故事媽媽志工」圖書利用教育研習、「數位資源種子教師」圖書利用教育研習為探討與概述,並以案例來分享︰
「班訪」參觀圖書館導覽
圖書館導覽是「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基本功,依國民小學低、中、高年級作為區分。以低年級來說,課程安排為基本認識「親近圖書館、愛上圖書館」為主題,希望小朋友知道圖書館的方位,了解圖書館的功能,學習進入圖書館使用的閱覽規則,以及圖書借閱的方法。中年級部分,設定在「參考工具書的使用、閱讀心得報告的撰寫」,希望透過教學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圖書分類法、工具書的運用,同時使中年級學生能夠學習讀書筆記心得寫作。對高年級而言,希望學生「閱讀圖書館,以圖書館為友」,因此以「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為主軸,其目的在於讓學生知道並運用圖書館資源,同時對書產生興趣,培養愛看好書的閱讀習慣。
班訪課程內容包含圖書館各項設備如安全系統、蓋到期章、影印使用、借還書、辦證、影片借閱、檢索(上網)索書碼(類號、架號)、館藏書配置、書目查詢、通借與預約、線上共用目錄查詢區、自助借書機說明與操作等。班訪,是為增進小朋友對圖書館的認識與使用,同時為吸引小朋友的專注與迴響,也會在導覽過程播放圖書館的簡介影片,再透過「如何使用圖書館?」的有獎徵答,達到圖書館教育的功能。
而圖書館利用教育,不僅能增進讀者從中認識與利用圖書館,對帶領班訪的館員來說,也常有意外的收穫!有一次,筆者在帶領國小學童參訪圖書館後,到住家附近一家商店購物時,竟有位小朋友指著我說,「媽媽,她是圖書館導覽老師唷。」也因有了這層關係,當天買東西還享有折扣的優惠價,可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數位資源」資訊檢索的利用指導
圖書館為提供多元、豐富之館藏供民眾使用,除提供圖書、期刊及視聽資料外,還積極引進資料庫、電子書等數位資源,以滿足民眾對資訊之需求。另,為提升民眾資訊素養能力,瞭解資訊並善用圖書館數位資源,還於每月在館內辦理「網路e點通」數位資源利用教育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基礎電腦操作、共用性資料庫介紹、輕鬆上網、電子書閱讀、「遠距圖書服務系統」簡介與操作實務等。
如果想迅速、正確地獲得網路資訊來圖書館準沒錯。筆者身為推廣網路資源的推手,在每個月舉辦「網路e點通」活動,主要內容分別為,簡易網路資源搜尋入門、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的查詢、圖書預約、個人借閱記錄查詢、如何收發電子郵件、部落格建置與應用研習Netlibrary電子書、共用性資料庫簡介、如何上網以及電腦網路研習與「文書處理入門」等。
筆者於民國96年開始擔任參考組的館員,主要負責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業務,曾教導過沒上過網卻很想學會上網,甚至對電腦有恐懼的初學者,如:銀髮族及外籍配偶,而這也是最讓筆者感到有成就感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伯伯年齡高達70歲,為了與遠在美國的孫子通信,特別到圖書館學習「如何使用電子信箱?」。當他老人家學會使用e-mail後,如獲至寶地與筆者分享天倫之樂。他很感謝我的講解,還一直將廣告詞「足感心」掛在嘴上,李老師長、李老師短的,彷彿小學生的天真,讓我感動不已。
另外,還有一位越南籍的新移民來參加學習上網的課程,透過教學指導由利用滑鼠開始e點通,遨遊於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不只如此,她還與家中的小朋友共同學習,藉此培養良好的互動與達到溫馨和樂的親子關係。許多透過圖書館利用教育與讀者們的交流,都使我有如沐春風、功德圓滿之感,並時常很喜樂地以為完成好事一樁。
曾經也有一所國中的資優班來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動」校外教學參觀,並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網路檢索,托兒所及安親班以「我愛故事書」為主題來班訪。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是圖書館未來的主人翁,更要認真去帶領、好好教育幼苗,每一次班訪導覽後會得到小朋友親手彩繪的感謝卡及會心的微笑,謝意聲音仍不斷在我耳邊迴響,讓我滿滿的愛有份好幸福的感覺。
筆者深感榮幸能為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推廣者,時常心存「小兵立大功」的意念,儘管無經費預算的配合,利用現有資源課程內容,如:UDN數位閱讀電子書的主題,包含文學、生活休閒、心靈養生、社會人文、商業理財等。NetLibrary英文電子書有繪本書,主題包括藝術與人文、商業、兒童與青少年及電腦等,這些數位資源是很優質的,希望能廣為宣傳使用,雖為小小螺絲釘,仍默默耕耘,希望能發揮圖書館利用教育,達成寓教於樂的使命。
故事媽媽志工圖書利用教育研習
除推廣圖書館參考業務,還負責故事媽媽的養成教育,以故事為媒介擴及學校社區,散播閱讀植根的種子培訓,以推廣故事媽媽閱讀活動,課程包含:檢索網路說故事協會的blog,上網到貓頭鷹圖書館,那裏有許多的繪本及相關課程及讀書會的培訓課都很完整。培訓內容有關口語表達技巧及正音、如何說好一個故事、如何運用圖書館資源來準備講故事,以及說故事經驗傳承、讀物賞析、創意教學等。故事媽媽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教導故事媽媽說故事的理念與技巧,希望協助故事媽媽運用故事,認識並幫助孩子發展自身思考與價值觀之外,同時也希望受訓學員能於結業後奉獻所學。透過互動的說故事方式,讓社區內孩童能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達成有效的學習,並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



「數位資源種子教師」圖書利用教育研習
同時,為促進圖書館及學校了解網路數位資源內容,學習利用方式並體驗數位資訊服務,進而引導教師、民眾及學生增進資訊素養,共享數位閱讀樂趣,並推廣至國中學校辦理利用資訊課程的時間,進行公用性資料庫檢索使用推廣教學。藉由學校資訊設備提供,引導教師與圖書館從業人員進行資料庫查詢教學,活化共用性資料庫建置功能。
課程包含公共圖書館數位資源入口網簡介與操作、電子書服務平臺介紹、昆蟲圖鑑小百科資料庫、台灣百年時空歷史知識庫、台灣古蹟學習知識庫、世界美術資料庫、故宮線上資料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牛頓教科書影音資料館資料庫、牛頓教科書自然教學寶庫—實驗篇、新聞知識庫(報紙標題索引資料庫)、小魯兒童文學電子書、Tumblebooks電子書、Tumble TalkingBooks英文有聲書等資料庫簡介等。
充實學校圖書館館員數位資源服務的專業知能,以提升圖書館數位資源服務的品質;加強國中小教師認識數位資料庫的功能與檢索技巧,並應用於學科教學、教案設計,以開發創意教學活動的能力,進而促進民眾及學生接觸多元資訊產品,達成資訊書香社會目標。
在圖書館服務將邁入25年,從96年推廣活動與志工業務卸任交棒後,97年改轉至參考諮詢服務的工作,進一步接受圖書館利用教育職務的挑戰。過程中,以充滿感恩的心來執行各項業務,不論在大活動如全國性好書交換,小型活動如:各種主題書展、影展及說故事,館員在職進修與志工召募培訓皆一肩挑下來。憑著從做中學,學中做,來完成各項業務。在辦理圖書館利用教育的點點滴滴,烙印在我心中的是培訓故事媽媽的萬花筒故事列車,遍及平溪、雙溪、林口、鶯歌、金山、萬里等社區閱讀植根,撒下閱讀種子,期盼能發芽生長欣欣向榮。且在志工培訓中,也結識不少的志同道合與知心的好友。
曾因緣際會的得到一首詩籤︰「徒有好心,如果不去化為行動,就不能成為好事,意味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圖書館利用教育是參考服務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對我而言是一種人事的挑戰與創新的考驗。希望能以一番不同的模式與學習,秉持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去身體力行,期望我永遠是圖書館的生力軍。(作者為台北縣立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