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中華服飾文化中心」簡介

文:何兆華(中華服飾文化中心主任)

源起

  人類學家泰勒對文化下了一個定義:「文化是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所獲得的各種能力和習慣的複雜總體」,織品服裝是文化的表徵之一,除了禦寒、護體和美觀的作用,服飾在人類社會一直扮演和發揮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和功能。研究發現,在漢朝甚或商周以前,中國人已經能充分掌握織品服裝的材料及技術,同時發揮了高度的智慧,毫無疑問地,這種善用及改善自然資源的獨到功夫,是奠定中國古代的絲綢王國的功臣。在歐美工業革命以前,中國絲綢生產的技術水準一直是保持世界重要的領先地位,是古代重要的科技文明之一。但隨著現代化的影響,中國傳統的絲綢技術面臨沒落的危機,若不及時採集記錄,將迅速失傳,服飾文化的傳承與保存工作,將徹底斷層。我們深信這是國家及我們的責任,積極地推動服飾文化保存,使傳統得以延續不輟。

發展沿革

  天主教輔仁大學基於其建校的使命與理想,保存傳統文化、發揚傳統精神並促進福音與中國文化交談是其重要的一環。因此從初始階段便鼓勵織品服裝學系以其獨特的方式朝大學的目標努力,積極地保存、學習和研究豐富的傳統設計資源。自民國六十五年起,運用少數且不穩定的經費開始蒐集及保存工作,並從小規模贊助基金中運作,開始收藏少許臺灣原住民及清代織品服飾。在民國七十六年運用一筆來自德國的捐款,建立一個小型收藏儲存室,開始較有系統地保存。七十九年在企業的支持下,開始有計劃地蒐集並保存苗族服飾。民國八十年正式成立附屬於研究所之「中華服飾文化中心」,開始較有系統地保存及管理。八十一年至今持續進行織品服飾的徵集及研究工作,其間受過許多業界及私人的贊助,讓我們得以進行織品服飾之採集計畫,此外也有部分關心服飾文化的人將許多珍貴的衣物捐贈給中心,使得現有的收藏越來越豐富。兩年前在校方支持與企業贊助下,在本所四樓建築上增建兩層,去年已完工,其中約有六百坪,計畫做為藏品典藏庫,保存實驗室、展覽陳列室、圖書參考資料室等博物館應有之空間。朝小型的教學博物館的目標努力。期望將來各項設施完備後可以建立輔仁大學的「織品服裝博物館」。

設立目標

  美國名學者羅伯.尼斯貝特 (Robert Nisbet)曾說過:「大學是社會中唯一能緩和我們這個年代日趨野蠻,以及重視文明價值的機構。對大學而言,我認為要增加博物館和一些以收藏、保存、展示與闡釋我們文化和自然遺產為基本原則的機構。」這段話明確地指出大學博物館獨特且重要的角色,它能引導學生去接觸與思考物的世界,物所代表的文化意義與獲得美感經驗所有層面。大學博物館已成為實現大學教育理想的必要配備。

  「中華服飾文化中心」是保存、教學與研究、欣賞及活用資源的場所;年輕學子有機會直接和文化的內涵接觸,有別於今日他所習慣的模式,將有助於他學習尊重不同文化並發掘其中的價值與內涵。尤有甚者,全體師生皆懷著無比熱忱在文化保存及創新設計上,更顯示傳統文物是一個豐富且獨特的靈感資料庫,有助於織品及服裝上的創新並樹立自我風格。因此「中華服飾文化中心」發展計劃可分為短期:加強各族群之織品服飾樣品及研究資料之採集;以漢族、臺灣原住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為徵集之主要對象並奠定研究基礎。中期:完成收藏品之管理系統,作為開放使用之基礎;以利設計師及研究人員方便使用,並開始進行專題研究。長期:建立織品服裝教學博物館,保存衣飾文化,並積極地推展教學、研究、出版、展覽及國際交流等活動。

目前館藏

  目前本中心的收藏以臺灣原住民、中國傳統服飾及中國少數民族的織品及服飾為主。其它相關之研究資料:如圖書、照片、幻燈片亦在蒐集之列。目前臺灣原住民服飾:包括飾品、衣、裙、織品約兩百五十件。中國傳統服飾:包括衣、裙、章補、龍袍、荷包、劍套、繡片、其它織品共約四百五十件。苗族織品服飾:包括飾品、衣、裙、頭帕、圍腰、背扇、繡片、織帶等共約三千件。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包括銀飾、童帽、衣、裙、背扇、荷包及其它織品共約一千五百件。其他尚有圖書資料約兩千五百冊。幻燈片資料約五千片。圖片資料約兩千件。在完成搬遷工作後,將開放展示給師生及一般大眾參觀及學習,建立終身學習網。

未來發展

  織品系所及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創辦人德國籍羅麥瑞修女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我有一個夢想…」,乍聽她的構想時,總會覺得是天方夜譚!早在二十多年前,羅修女便覺得「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保存這些服飾,不要散失到國外,學生可以經常觀摩並且學習,那該有多好!」「如果可以成立教學的織品服裝博物館,讓身為中國人的學生能夠體會到中國的設計根源,不再一昧地抄襲西方的設計,那該有多好!」如今夢想已經逐漸成形!然而築夢總是辛苦的,夢想的實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私立大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多方奔走以爭取經費,如今大樓的外殼已經完工,內部設施的經費:如冷氣、地板、櫥櫃、桌椅的經費卻仍然沒有著落,但她仍樂觀地說:「Together We Can Make It!」(一起來,我們就能完成它!)相信還會有熱心人士願意襄助來共同築夢!沒有織品是不朽的,博物館裡珍藏的,將不只是實物而已,更是知識、文化和智慧的寶庫,我們期待「中華服飾文化中心」這粒種子的萌發,承諾為所有珍視服飾文化的人善存她並發揚她。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