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志工 讓台灣更美麗

文:陳家詡

  「志工」(Volunteers)是十八世紀中葉時,在英國開始使用的名詞,在當時是指參加自治警衛團的人而言,隨後在時代變遷和陸續發展下,志工將服務的對象和目標,擴大定義給需要幫助的人和各種需要他們的地方。

  其實在台灣的志工發展概念在很久以前就已存在,只是當時的名稱制度上和現在有所不同,像是「義莊」指的是家族互相幫助、「義倉」是糧食互助之意、「錢會」則是經濟上互助等;另一方面,古早時期在民間人士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的情形下,出現了修橋、鋪路、興學、濟貧等善行義舉,都可以算是志願服務早期的表現。

  隨著社會發展,台灣的人民生活也日趨多元化,在工作、家庭、日常生活休閒之餘,許多人開始尋求新的方式以豐富個人生活。

  所以投身志工行列成為一種新的生活趨勢,讓許多人在每日固定生活之外,找到新的生活活力和成就感,但要如何掌握這個社會趨勢,讓更多志工加入工作團隊時,有效運用這些的資源,都應該有一定的標準,是當前非常重要的課題。

  志願服務在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對社會有極大的貢獻,相對的,在快速變遷中,也對志願服務帶來新的變化,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民眾期望的提升、政府的倡導、人口結構的改變等,均使得志願服務必須不斷的調適。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