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國片《海角七號》描述一段跨越60年未竟的異國戀曲,而一樣在「國境之南」的屏東竹田也上映著一齣比電影還感人的真實故事。
日籍的水谷雪奶奶因為她的先生水谷政美於二次大戰期間在竹田喪生,她為了追憶亡夫,26年前首次來到竹田,卻沒想到從此情牽竹田。她將對亡夫之愛化為對地方學子的關懷,這幾年來陸續捐助竹田國小乒乓球桌、圖書、獎助學金興學,近年竹田鄉子弟赴日求學,水谷雪家人也幫忙照顧,對水谷雪來說,台灣早已不是傷心地,而是她的第二故鄉。
這樣的大愛也感染了台灣社會,今年初水谷雪的女婿西田忠幸與所屬的日本久居扶輪社6名社友來台訪問,特別安排到竹田國小植樹,並捐款興學慶祝竹田國小百年校慶,久居扶輪社在台期間與鳳山扶輪社交流時提起與竹田鄉這段淵源,鳳山扶輪社長林玉水很感動,事後專程和社友造訪竹田國小,發現雪婆婆圖書文庫還不足,決定捐贈書櫃,擴大雪婆婆圖書文庫規模。源源不斷的暖流注入竹田國小,讓水谷雪奶奶的大愛繼續延伸。



水谷雪的故事
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竹田國小原址設野戰部隊軍醫院,日兵水谷政美被徵召來此服役,之後即與摯愛的妻子水谷雪天人永隔,當時水谷雪28歲,長女加代僅2歲大,她肚子裡還懷著身孕,獨力守著家在日本痴痴等候良人歸來,但等了24年,才確認水谷政美早已客死他鄉。
1982年水谷雪在女婿西田忠幸陪同下,首次到竹田國小憑弔先生,校方知道水谷雪的心意後,熱誠給予協助,退休的教務主任宋天蔭回憶,當時水谷雪一看到校園竟情緒激動忍不住落淚,因為她想不到先生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去世。
水谷雪返回日本後,立即為先生做了墓園,隔年帶著日籍和尚同行再訪竹田國小,按日本習俗,在外地過亡者必須請和尚作法,並帶回過亡地的泥土,混入新墳才能鎮魂,因此水谷雪特地從竹田國小帶了一把泥土回去圓墳,這把泥土也彷彿連結起她和台灣的心,「感覺好像嫁來這裡一般」,在這裡,水谷雪重新找到了情感歸屬。
其實水谷雪和水谷政美當年憑著媒妁之言介紹而結為連理,牽手的緣份才短短幾年,但在動亂的年代,夫婦倆珍惜彼此相依相守的情感,「至死不渝」,水谷雪曾如此對友人說,即使先生早已不在人世,卻不曾改變她的愛,對照現今的速食愛情,水谷雪的深情堅貞格外顯得珍貴。
水谷奶奶我愛妳
一償宿願後,水谷雪把對先生的愛移轉到竹田。去年9月已經87歲的水谷雪由女兒西田加代、女婿西田忠幸陪同再度來訪,竹田國小師生熱烈歡迎這位異國奶奶,音樂人出身的竹田村長傅民雄感謝她對地方的貢獻,不僅特地頒給她竹田村第一張榮譽村民證,還為她寫歌〈莎喲娜啦!竹田〉,傳誦愛情。
「想到你介笑容,麼人比涯過記耶得,莎喲娜啦竹田,月台邊吹來介風,吹不燥涯慢慢流出來介目汁,莎喲娜啦竹田,天頂亨落來介雨,涿不去涯深深放不下介思念」,這是〈莎喲娜啦!竹田〉的客語歌詞,意思是想到你的笑容沒人比我記得,月台邊吹來的風,吹不乾我慢慢流出的眼淚,天上的雨水洗不去我深深放不下的思念。
後來,這首〈莎喲娜啦!竹田〉描述的水谷雪的心境,也被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收錄在專輯「旅客」裡。
感動屏東作家曾寬
屏東作家曾寬也深受水谷雪感動,他出版的新書《小村之秋》,第一篇〈多情的阿巴桑〉寫的就是水谷雪愛情故事,揣摩水谷雪當年搭機到竹田國小追悼的情景,她走訪校園四周,懷想日軍野戰醫院的景況,臨走僅帶了一把泥土回日本為先生圓墓,卻留下獎助學金鼓勵學校,化小愛為大愛。
「沒想到一位未曾謀面的日兵,牽起這段台日情誼」,竹田國小校長嚴江喜說,校方運用水谷雪的捐款成立「雪婆婆文庫」,鼓勵學童閱讀,每次水谷雪來訪,全校師生都熱情歡迎,事後還把相關資料、照片寄到日本,及爭取縣政府頒發獎狀表揚她的慈愛,可能因此讓她對竹田更感窩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