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國中圖大變身─陳昭珍期待國中圖 擴大知識對話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早在95年,國立台中圖書館新館遷建計畫開始,當時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就受國中圖之邀請,擔任研究計畫的主持人,為新館的未來發展提供專業意見,雖然已經身兼多職,十分忙碌的她仍然一口答應,她說:「國中圖舊館館舍已經非常老舊,無法負荷國立圖書館應具備的功能,所以遷建新館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對於台灣圖書館界的發展也是一大助力。所以我們這些學者說甚麼也都要協助幫忙。」

知識的傳達是進步的動力

  圖書館為何如此重要?陳昭珍認為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想法,想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進而改變整個社會的氛圍。許多名人皆是在圖書館自學而成功的,例如比爾蓋茲就曾說過一句話:「培養出我今日成就的,是我家鄉的一個小圖書館。」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也是在圖書館完成他許許多多影響世人的巨作,圖書館是一個創造奇蹟的空間。

  一個先進的國家就一定有先進的圖書館,現在國中圖正好碰上急需擴充館舍及思考轉型的契機,陳昭珍表示:「國中圖必須站在樞紐的角色,輔導全台灣的公共圖書館,變為全國的大書房,並且建立全國書店與圖書館的結合機制,真正成為知識倉儲的中心。另外,除了建築體本身更要吸引人,讓人駐足流連,不能因為數位化的定位而空間設計上變得冷冰冰,更希望能創造一個可以對話、討論的溫暖空間。」

創造Real的圖書館

  國中圖為使數位新館的規劃能更臻於完善,因此曾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進行研究。同時也是師大圖資所教授的陳昭珍指出國家數位公共圖書館的目標即是在凝聚社群,協助個人,無論是為學習而閱讀、從閱讀中學習,或為追求個人興趣、探索知識或找尋工作,是一個結合實體與虛擬的公共空間,也是除了家庭及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因此並不是狹隘地認為數位化的圖書館就是要將圖書館虛擬化,它還是必須要有實體的館舍,是一座Real的圖書館。

  而「REAL」同時也可以代表Read(閱讀)、Explore(探索)、reseArch(研究)、Learning(終生學習)。總而言之,國中圖未來的經營方向,將朝向結合數位圖書館服務與民眾資訊需求來努力。並結合文化綠廊、文化創新服務,兼顧休閒生活、藝術,提供多元開放的文化沉浸環境,提供民眾一個更為自由自在、舒適便捷的數位資源利用與學習的優質環境。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在人力資源方面

  陳昭珍教授認為針對這些可能的改變趨勢,未來的公共圖書館不要像過去一樣,只知躲在制度後面,用僵化的、一致化的舊思維面對快速的變遷,圖書館館員也是如此,尤其未來新館有許多創新的概念與服務,因此館員必須重新訓練,透過不斷的教育訓練及標竿學習,引進民間企業的經營理念及作法與行銷策略,提升人員的素質,以符合新服務的需求。而且新館空間擴大、新服務模式增多,依國中圖目前的人力是嚴重不足,所以陳昭珍也呼籲主管機關能正視新館人力的問題,才能提供讀者優質的服務。

  這次國中圖新館遷建,也讓我們見到圖書館界的團結力量,從陳昭珍教授、國中圖歷任館長、北高兩市圖書館館長、中央圖書館分館館長,乃至各大學圖書館館長和圖資系所的教授,無不一起為國中圖新館絞盡腦汁,提供各種面向的建議,因為只要能多一座好的圖書館,台灣就又可以向前邁進一步。雖然新館尚未落成,也還有許多地方等著修正改進,但光是這股圖書館界所凝聚起來的力量,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新館將會施展出溫暖且正向的魔力,讓更多人愛上圖書館,讓台灣因為圖書館而更加美好。

  最後陳昭珍教授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公共圖書館建設經歷了10幾年時間,但我們全國圖書館甚至加上國家圖書館的館藏都還不如紐約的公共圖書館;全國500多個公共圖書館的購書經費總和卻不如一間大學圖書館的購書經費。」由此可知,整個社會對公共圖書館的重視還是很少,期待政府不是只是出錢把圖書館的硬體建好,後續的內容充實與維護更為重要,如此才能真正給民眾一座超棒的國中圖數位新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