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百年老屋探索 閱讀的純粹力量

文:黃泓馨 照片提供:林宜賢

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郭怡美書店,自成立以來便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經營理念及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來自各地的讀者與書迷。這間以書為本的獨立書店,承載著百年老屋的歷史記憶,書店內保留的歷史建築,也形成郭怡美書店獨特的文化氛圍。

 

  郭怡美書店的起點可追溯至讀書共和國創辦人暨社長郭重興家族的興衰與傳承。書店位於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屋內,這裡是郭家三代的故居與商業起點。郭怡美書店經理人趙偉仁說道:「這裡不僅是家族的起家厝,也是郭家歷經風霜後重返的見證。」

位於大稻埕的獨立書店—郭怡美書店是郭家三代的起家厝,承載著百年的歷史記憶。 位於大稻埕的獨立書店—郭怡美書店是郭家三代的起家厝,承載著百年的歷史記憶。


以書為本 成為閱讀的核心力量

  郭怡美書店秉持著「以書為本」的經營理念,將純粹視為核心價值。趙偉仁表示:「我們希望每位走進書店的讀者,都能感受到我們對書籍的專注與熱情。」因此書店不引入文創商品、不進行折扣促銷,致力於打造純粹的閱讀環境。書店內藏書超過30,000冊,涵蓋文史哲、地方文化、社會科學等多樣主題。書籍的分類方式更別具巧思,趙偉仁說明:「我們以『文化圈』作為基準進行分類,例如日本文學會與日本美學、歷史、風俗等書籍擺在一起,讓讀者能從喜歡的文學延伸到對整個文化圈的全面理解。」這樣的陳列方式,不僅讓讀者更容易發現未知的興趣,也成為書店營造閱讀驚喜的特色。

 

多元活動推廣閱讀 加深在地連結

  除了提供優質書籍,郭怡美書店致力推廣閱讀文化與地方連結。每月初,書店會在臉書的粉絲專頁發布活動節目單,包括講座、攝影展與插畫展、音樂會等多元內容。重點活動「獨立書店店長說書」,邀請到9家獨立書店的店長分享各自的選書故事與閱讀理念。趙偉仁希望:「藉由說書活動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不同書店的特色與精神,同時也促進書店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郭怡美書店也積極連結在地資源,推動閱讀在社區的扎根。例如「沃土計畫」與雙北國小合作,邀請學生至書店參訪導覽、讓孩子們自由看書,並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由書店送給他,希望能成為喜愛閱讀的開端,或舉辦大稻埕歷史文化的主題講座、書店的夜間導覽向大眾進行理念推廣等。透過這些活動,郭怡美書店成為連結書籍與地方、讀者與文化的重要平台。

書店以「文化圈」作為基準進行分類,如日本文學會與日本美學、歷史、風俗等書籍擺在一起。 郭怡美書店積極推動「沃土計畫」,連結在地資源,期許閱讀在社區扎根。


應對數位化挑戰 閱讀的創新嘗試

  面對數位化的浪潮與電子書的興起,郭怡美書店選擇擁抱改變,未來將與電子書平台讀墨合作,讓讀者也能在書店購買電子書。趙偉仁表示:「有些讀者因家中空間有限而選擇購買電子書,但他們仍希望支持實體書店。因此,我們提供不同的選擇,讓書店的價值更多元的呈現。」這項服務預計在2025 年1 月起開放,增加民眾閱讀的管道。

 

  趙偉仁認為,獨立書店不僅是賣書的場所,更是文化與理念的傳遞者。「讀者來書店,不只是買書,而是感受氛圍、挖掘新興趣,甚至是支持這個空間的存在。」書店的經營目標,便是用純粹的書與文化活動吸引喜愛書籍的人,為他們帶來靈感與啟發。趙偉仁還特別提到,郭怡美書店的存在也是對「書店能否在現代社會存續」這個問題的實驗與回答。日漸電子化的時代,郭怡美書店以其獨特的經營方式,為愛書人提供不同於網路書店的深度體驗,展示獨立書店的多樣面貌。


  郭怡美書店不僅是書店,更是一個讓文化扎根、與歷史對話的場域。百年老屋的風華與閱讀的力量相輔相成,吸引讀者駐足,感受書籍的靈魂與書店的精神。在快節奏與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的意義從未消退,郭怡美書店以一頁頁豐美的故事,書寫著屬於獨立書店的未來篇章,並為傳統書店找到嶄新的定位,透過純粹的力量與文化的交織,逐步成為閱讀愛好者的心靈歸屬地。

趙偉仁認為,獨立書店不僅是賣書場所,更是文化理念的傳遞者。 郭怡美書店藏書涵蓋文史哲、地方文化、社會科學等多樣主題。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