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圖書館帶頭衝 文化滿岡山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沿著中山公園外圍的步道,一旁是當地居民休憩的好地方、一旁則接連著好幾間由鐵皮屋搭蓋成的小吃店,順路走岡山鎮立圖書館就在前方。一路上,鳥語與卡拉OK歡唱聲相伴出現,館長蔡香君說:「這是圖書館的另類特色。」其實,這所廣結善緣的圖書館由館內、外硬體以及對讀者的服務,相當一致。

藉由參與 引發情感

  岡山鎮立圖書館與鎮民信仰中心「壽天宮」、假日人潮聚集地「中山公園」比鄰而居,熱鬧程度當然不在話下。而岡山鎮立圖書館的屋簷仿如寺廟一般高高翹起的燕脊,讓圖書館就像文化廟似的,尤其在假日總是吸引許多鎮民前來。

  館前的小花園是圖書館與中山公園的連結;而圍著圖書館的低矮牆面,則是館方與當地居民情感的結晶。因為在陽光下閃耀的「馬賽克拼貼圖」以及鑲嵌在其中的「陶飾品」,是鎮長吳森發與塗鴉班同學學習成果的展現。而這是前任館長石英美為牽起圖書館與鎮民間情感而特別規劃的,「塗鴉班的小朋友長大後,還是可以回來這裡看看自己過去的作品,也看看圖書館。」

  石英美以鼓勵參與來激起鎮民與圖書館間情感的方式,雖然不是首創卻很深得人心。儘管當時承包的廠商因收益不符,只做了圖書館右方的牆面,但也已經讓鎮民感受到她的用心,並願意共同投入圖書館的經營。

  有一回,圖書館遭小偷,位於一樓的電腦被搜刮殆盡。當館長準備製作鐵窗時,一位熱心的讀者便表明願意協助設計。「因為他擔心生硬、冰冷的鐵窗會破壞圖書館的外觀,」所以,在此貴人的相助下,不僅運用鍛鐵美化了窗戶,還特別預留檯面以展示研習班的作品,從此以後也不需再擔心小偷會趁機闖入了。

館長蔡香君(左)與前館長石英美(右),長期推動岡山藝文活動,功不可没。凡走過,必以DVD留下動人影像。館內豐富的地方特產資料,有成為岡山鎮觀光資訊中心的濳力。

讀者至上 貼心服務

  光是館外就有這麼多故事,就更遑論館內的讀者服務與研習課程了。兩位身著制服、笑容可掬的館員,讓人仿如進到以顧客至上的連鎖速食店,若非她們背後大大的「岡山鎮立圖書館」七個大字,還真讓人忍不住想點個餐來吃哩!

  在真正拜訪圖書館前,便先在館長蔡香君與岡山鎮地方文史工作者張詠斯的熱情招待下,嘗了岡山的地方特產─羊肉,也從中了解為何岡山羊肉的名號得以享譽全台。岡山鎮位於高雄和台南之間,東與燕巢、田寮銜接,北與阿蓮接壤,東北更和大、小崗山兩山接連,境內腹地廣大。而因為早期田寮的羊隻買賣及繁殖迅速,為求地利之便就以岡山為集散地,久而久之在當地羊隻多、烹調手法多樣的基礎下,使得岡山的羊肉隨處可見。

  至於岡山鎮其他地方的特產及故事,張詠斯得意地說:「到我們圖書館內的文史專區,有實物也有深入的資料可供參考喔!」於是,離開羊肉專賣店返回岡山鎮圖書館的路上,對於圖書館匯集地方文獻與地方特產資料的作法,感到相當期待。

為研究者規劃的文史專區

  回應了入口處館員親切的微笑,在蔡館長與張大哥的帶領下,我們直奔二樓「文史專區」延續稍早對岡山地方特產的話題。跨過了一道圓形木製拱門,除了豐富的台灣地方文化、族群文化以及社區營造類書籍,還有完整的《台灣歷史文獻》、《岡山地方叢書》……等深具研究價值的政府出版品。

  岡山鎮立圖書館目前收集、整理台灣地方文獻與岡山地方文史資料,共有1000餘本,並且於去年舉辦「鄉鎮文志探索」書展活動,除了闡述岡山鎮歷史文志,也強調蒐集保存經濟、社會、文化等類型的史料,足以提供學術界作為研究題材,規劃施政方針的參考。

  一年多前,張詠斯也同時為文建會深入鄉鎮圖書館補助的地方生活學習中心營造員,「在那期間為便於台灣史的研究者,決定另闢具台灣特色的文史專區。」不過,這項以研究者為本位的作法,看在專業圖書館專家的眼裡似乎有些畫蛇添足,但從事社造工作如他的人,則認為收集資料方便多了。許多到館參訪,而想躍躍一試的圖書館也不在少數!

  特別的是,位於二樓的「文史專區」不僅有完整、豐富的台灣與地方文獻資料,還在書櫃上展示岡山的地方特產,如:藺草、羊肉、豆瓣醬、蜂蜜等的介紹與產製過程。當有小朋友到訪圖書館時,館員就能提供實物讓小朋友們動手摸、用耳聽,還有一張張岡山鎮過去的黑白影像掛在牆上以供欣賞。

  而老照片中「岡山人的驕傲─籮筐會」則是張詠斯特別向公所收集來的影像,得以說明岡山地區特殊的民俗文化。籮筐會,也就是過去以物易物的市集,於每年農曆3月23日、中秋節前夕的8月14日以及9月15日義民節舉行,從鐵器、竹製品、藥品到現代百貨、食品小吃應有盡有。

  因此,岡山鎮立圖書館的「文史專區」不僅集結充足的地方文獻資料,經過地方文史工作者與館員共同的辛勤耕耘,也儼然成為岡山鎮觀光資訊的平台。然而,有心到此收集觀光資訊的讀者也不必擔心書籍資料會來不及更新,因為入口處提供查詢的電腦與書籍資料,恰好就能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

「大家一起經營」的理念

  拜訪完岡山鎮立圖書館的招牌「文史專區」後,樓梯間的藝文風景、岡山作家特展以及活潑明亮的兒童室,都是值得細細品嘗的圖書館風景。每年鎮公所都會舉辦「岡山羊肉文化節」而樓梯間則展示去年得獎的攝影作品,「框架內的岡山風景是岡山人共同的回憶,」蔡香君歡喜鎮民們透過影像,一起布置圖書館。

  同時,位於一樓的「兒童室」與「岡山作家特展」也是鎮民認同圖書館且願意情義相挺的關鍵。在公共圖書館空間營運改造計畫後,岡山鎮圖書館為鼓勵鎮民親近圖書館、讓閱讀從小扎根,特別將兒童室遷至一樓,規劃出的寬廣空間,可以閱讀、可以觀賞影片。館員蘇振明說:「每格書櫃都貼上不同顏色的貼紙,小朋友能依此將書放回原處,在落實生活教育之餘,也能減輕館員整架時的工作量。」

  而岡山鎮立圖書館除了致力於閱讀從小扎根,還在大門旁的牆面規劃「岡山作家特展」希望激起鎮民投入文學創作的興趣,如果光是知道當地作家的介紹還不夠,不妨到二樓「作家書展專區」借閱書籍,就能深入閱讀岡山地區人文的景觀。

  每年岡山鎮圖書館都會於文化局演藝廳舉辦「藝術饗宴」,以作為圖書館推廣活動的成果發表,今年也不例外。值得一提的是,七年前圖書館開的親子小提琴研習班延續至今,舊學員不僅已組成專業度十足的「弦樂團」,新加入的學員幾乎都維持著三班、每班26人的受歡迎規模。時常與學員交流的蔡香君說:「有許多學員,還是從鄰近的鄉鎮來學的喔!」

對讀者來說,館員親切的微笑,無價。文史工作者張詠斯是規劃「文史專區」的大力推手。到兒童室聽故事,醞釀閱讀的幼苗。(岡山鎮圖書館提供)

「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既非免費、也非有著極大誘因,岡山鎮立圖書館的研習活動為何就是受歡迎,就是有著令人無法抵擋的魅力?專業的老師與生動活潑的課程是其中要素,而多年前培養出的「使用者付費」觀念也影響深遠。

  因為鎮長吳森發對圖書館的支持,岡山鎮立圖書館獲得一筆開辦研習班的經費補助,前館長石英美基於讓讀者珍惜上課的機會與資源,要求參與者先繳交報名費、保證金,再依出席率予以退費。就這樣,一筆經費在她的分階段、有計畫運用下,持續辦理了好幾場極具教育意義的研習班。

  而每一個研習班、每一年的藝術饗宴活動,都經過館方的細心整理而留下情感的軌跡。不只留下館方的活動紀錄,館長蔡香君也延續著收集、整理與岡山鎮相關剪報的傳統,上呈給鎮長吳森發。因為她清楚知道,圖書館要受到主管機關的重視,本身就需要發揮圖書資訊的專業,而主動提供資訊就是圖書館專業其中的一項。

  岡山鎮立圖書館因吳森發鎮長的支持,透過以閱讀、影音、問答……等方式,讓閱讀不再只侷限於平面、靜態的活動,而是呈現多樣、動態的面貌。館方希望從點、線、面打造岡山為文化城,「天天換好書」、「主題書展」以期達到「邁向書香城市」等願景。這就是岡山圖書館對於實踐理想的衝勁與傻勁吧!

讀者登入
回頂部